分享

夏代都邑考(上)

 黑老赵 2012-09-06

夏代都邑考(上)

(2010-07-15 15:16:00)

都和邑在远古都是指氏族聚落。但是都和邑又是有区别的。《左传》对那个时代的都和邑作了细致的区别:“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曰都,无曰邑。”也就是祖宗牌位(神主)所在的邑可以叫做都,也就是國之所在。或者说氏族长子嫡传的邑因为是氏族的“社”的所在地所以叫做都,也叫做國。

一,安邑为鲧禹氏族的国都

欲考证夏代祖先的都之所在应该从共工和鲧说起。

帝尧十七年,命共工治河。《竹书纪年》

“昔共工弃此道也,虞于湛樂,淫失其身,欲壅防百川,堕高堙庳,以害天下……共工用灭……鲧称遂共工之过……”                           《国语·周语下》

结果共工被流放幽州。帝尧启用了四岳推荐的鲧继续治水,鲧继续走共工的老路,结果被舜“殛鲧于羽山。”

这个时候舜已经在担任了二十八年帝尧的助理以后继尧为帝,是为帝舜。帝舜命令鲧的儿子大禹继续治水。黄河西河的治理才有了起色:

“禹之行水也,行其所无事也。”                      《孟子·离娄下》

“禹以为河所从来者高,水湍悍,难以行平地,数为败。乃厮二渠以引其河。”

                                                   《史记·河渠书》

“伯禹念前之非度,厘改制量,象物天地,比类百则,仪之于民,而度之于群生。”

                                                    《国语·周语下》

所以,大禹治水是远古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考证夏代先民的都邑必须从这里开始。大禹治水前,尧的唐國地域现在已经为考古发现在山西汾浍两河间的临汾、襄汾、曲沃一带。其余各国基本上分布于冀州境内。《史记》屡次提到“禹凿龙门,通大夏”,说明大禹治水以前大夏和河西的雍州是不通的,所以尧的子民都居住在冀州境内。其中鲧、禹应该居住在安邑;稷居住在龙门附近的稷王山一带;契被尧封于太行山以东的亳即商地,又称帝丘。据郑玄《诗谱》载:魏者,虞舜、夏禹所都之地。所以虞舜氏族居住地应该也应距今山西夏县不远。《史记·陈杞世家》载唐虞之际有功德之臣十一人,《史记》说他们“唯禹之功为大”。这十一人是:舜、禹、契、后稷、皋陶、伯夷、伯翳、垂、益、夔、龍(《五帝本纪》无伯翳有彭祖)。应该都率领各自的氏族居住在冀州境内。皋陶后代封于英、六是大禹称帝以后的事情。

“安邑,禹都也。”                                   《水经·涑水注》

“安邑都城在绛州夏县东北十五里。”                   《括地志》

“安邑古称禹都,殆因洪水即平,民始安居,因以为名,紀禹之功,实乃奠定山河之嘉称也。”                                                 《安邑县志》

所以,史书记载说安邑是禹都,不是因为帝禹以此地为国都,而是为了纪念大禹治水的功绩。但是安邑无疑应该是夏代祖先在尧时曾经定居的城邑。商汤伐夏桀,自东向西,夏桀逃亡安邑,那是夏人的大本营。于是商汤与夏桀“戰於鸣條”,这个鸣條应该是解释为安邑西边为是。有关记载见于《书序》《吕氏春秋》和《伪孔传》

夏禹治理黄河西河首开孟门,于是自河曲到龙门始贯通。但是龙门山阻挡住了千里黄河,使黄河西河的水沿汾河倒灌冀州的今山西境内。每当洪水来临,山西境内一片泽国。人们只能居住在山顶上。从今天山西省汾河水文地理分析可知这种黄河西河倒灌山西境内的地理现象确实可能。今天汾河入黄河河口的侯马到河津一段河水甚浅,正常时期河津一段的汾河河水只有五十厘米到一米五的深度。设想,倘若龙门不开,黄河西河的水位高于汾河水位必然出现黄河水倒灌的现象。

其实这种黄河倒灌山西盆地的现象先秦文献中是有记载的,只是我们的研究者没有细心揣摩:

《孟子·滕文公下》“当尧之时,水逆行,汜滥于中国。”

这里的“水逆行”便是黄河西河之水逆行山西境内的现象。

所以大禹治理黄河西河的重要一役便是凿龙门。龙门凿开以后黄河西河的水便从龙门奔腾而出东入大海。冀州山西境内的洪水也可以借黄入海,所以冀州是大禹治水的起点。

“禹行自冀州始。冀州:既載壺口,治梁及岐,既脩太原,至于嶽陽。覃懷致功,至于衡漳。”                                《史记·夏本纪》又见《尚书·禹贡》

请注意文中“既脩太原,至于嶽陽。”的记载,这说明太原是在大禹凿龙门,通大夏以后才“脩”的。在此之前,太原盆地被淹没在洪水之下,是冀州九泉之一。所以,史学界长期以来有一种帝尧都太原的观点不攻自破。从山西地理条件看,介休以南地势在1000米以上(最高点2487米),太原盆地海拔只有800米左右,如果汾河水位不降低的话,太原盆地只能是一个汪洋大湖。以上两个原因说明:帝尧不可能定都太原。但是这并不妨碍在太原盆地以东的太行山区的山腰或山顶上出现仰韶文化遗址和龙山文化遗址的可能性。

太原应该是大禹疏通大夏境内洪水以后,发现的一块平原。根据文献记载是大禹造就了这一方土地。《诗经·商颂·长发》有这样一段诗文:“……洪水芒芒,禹敷下土方。外大国是疆,幅陨既长。有娀方将,帝立子生商……”《楚辞·天问》的佐证:“禹之力献功,降省下土方。”这一方土地长期为大禹氏族的邑,商代以后被称作土方。有商一代,土方国与商王之间的战争一直没有停止过。殷商卜辞中有多处记载。详见拙著《土方考》

在龙门未凿以前,大禹的氏族只能定居在安邑。无论从为官的角度,还是治水的就近和便捷都应该如此。大禹氏族迁徙中原应该是治理冀州以后的事情。当大禹率领民众治理黄河的南河和东河时,他们必须为持续多年的治水在中原建立治水的大本营。

大禹为什么迁邑到了黄河南河的阳城(今河南登封)、阳翟(今河南禹州,即新砦遗址)一带去了呢?据史书记载,这个时候帝舜已经将帝位让给了大禹。(阳城为今河南登封市东南35里的告成镇)

《孟子·万章上》:“舜崩.三年之丧毕,禹避舜之子于阳城,天下之民从之。”

《周书·度邑解》“自洛汭延于伊汭,居易无固,其有夏之居。”(非“有夏之國”或“有夏之都”,说明大禹居阳城只是在建造国都之前的一段时间里,年代不会很长。)

《史记·周本纪》集解:“徐广曰‘夏居河南,初在阳城,后居阳翟。’索隐:“言自洛汭及伊汭,其地平易无险固,是有夏之旧居。”正义:“括地志云‘自禹至太康与唐、虞皆不易都城’,然则居阳城为禹避商均时,非都之也。

注意《史记》中说“自禹至太康与唐、虞皆不易都城”是存疑的一句。这句话如果按照文理逻辑应该是“自唐、虞与禹至太康皆不易都城”。从历史事实上看,“与唐虞”三字是衍文。而“自禹至太康皆不易都城”是可能的,我们将在后文论及。

 

在考证禹避商均居阳城这个问以前,我们首先要搞清楚一个地理学前提。这个前提在远古史研究考证中是普遍适用的。就是远古之时地广人稀,阳城可能是一个地理范围较大的地区,其中就很可能包括整个洛汭和伊汭地区。正如我考证“禹封阳翟”,阳翟的地理范围就很可能包括了现在的禹州、新密,即考古学已经发现的夏代新砦遗址。

从地理上看,新砦遗址位于新密东,新密北有长达五公里的古崆山洞和荥泽,新密西有可容纳万人的天爷洞。这里正是建都、御敌、藏身的绝好地方。

二、大禹选择阳翟建都的原因

原因之一:禹避商均首先到了阳城这个地方。《史记·周本纪》索隐说阳城地区是“言自洛汭及伊汭,其地平易无险固,是有夏之旧居。”正义:“括地志云‘居阳城为禹避商均时,非都之也。说明禹居阳城并不是定都而是暂住,所以说阳城是“夏之旧居”。大禹暂住阳城的原因是什么呢?

我们还可以从《尚书·禹贡》和《史记·夏本纪》里找到禹居阳城的旁证。大禹继承舜的帝位以后,确实是率臣民迁徙到了黄河的南河以南。具体地点虽然没有确定,但是地理范围可以大致确定,我们从下表中(据《尚书·禹贡》和《史记·夏本纪》整理)可以知道:梁州贡品经渭河到达黄河边,即下文所说的渭汭。雍州贡品在积石装上船只经黄河西河抵达龙门,转运到渭汭。说明经过大禹的治理以后,此时的黄河水运从积石段到龙门已经通畅。渭汭就是渭河和黄河的汇合处。其余各州贡品均送达黄河南河。说明大禹的都城应该就在黄河南河南岸不远的地方。其余各州的贡品也都是以黄河的南河为目的地。这说明大禹此时已经称帝并纳贡。其居住地一定距黄河的南河不远,而洛汭和伊汭地区就是最好的九州贡品的集散地。

图表见后发文章,亦可参见本博《九州贡品》一文图表。

 

    相关参考文章:《禹都阳翟的又一史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