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少年时觉得李纨很一般,越长大越觉得李纨了不起

 君笺雅侃红楼 2019-04-13

李纨是金陵十二钗中唯一一个寡妇。这个出身金陵巨宦之家的女子,娘家是真正的书香门第。李纨从小被父亲要求少读书,不以学问为能。所以,当李纨上任大观园诗社的社监(评委),很多读者质疑李纨的能力。那么,李纨真的不能胜任么?显然并不是!?

?这李氏亦系金陵名宦之女,父名李守中,曾为国子监祭酒,族中男女无有不诵诗读书者。至李守中继承以来,便说'女子无才便有德’,故生了李氏时便不十分令其读书,只不过将些《女四书》、《列女传》、《贤媛集》等三四种书,使她认得几个字,记得前朝这几个贤女便罢了,却只以纺绩井臼为要,因取名为李纨,字宫裁。因此这李纨虽然青春丧偶,居家处膏粱锦绣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无见无闻,唯知侍亲养子,外则陪侍小姑等针黹诵读而已。?

原文关于李纨在家当姑娘时的经历交代的清清楚楚,主要有这么三点令人印象深刻。??

第一,李纨父亲是前国子监祭酒。这是非常了不得的身份,等于全国最高学府的校长。是天下所有读书人的老师。林如海高中探花很厉害,见到李守中同样也要称呼一声先生。李纨出身这样的家庭,起点太高!??

第二,李家族中男女无有不诵诗读书者。所有族人都能出口成章,吟诗作对。这种学习风气,是《红楼梦》中独一份。李纨在这样的家庭长大,耳濡目染都可以学习很多诗词文章。??

第三,李守中只令李纨学习《女四书》、《列女传》、《贤媛集》等几种贤女书。这也是出身最好的书香世家,李纨反不如薛宝钗林黛玉等会作诗的原因。??

从原文看,李纨学习的不过就是那几本教育女子的书籍。可问题是,李守中不让女儿读书,李纨就不读书了么?答案显而易见是否定的。李家是书香世家,俯拾都是学问,随处都是书籍。李纨读书根本就不需要费劲。李守中所谓“不十分令其读书”已经说的清楚,不是禁止读书,而是不令上学请老师系统教育!??

林黛玉五岁请了进士出身的贾雨村做家庭教师,奢侈程度令人发指,可李守中是所有进士都要尊称一声先生,与李家相比,林黛玉的进士老师也不算什么。林如海那么支持林黛玉读书,林黛玉进贾府之前,也不过熟读了四书!贾家三位姑娘同样上学,贾母的说法是“不过略识得几个字罢了”。虽是谦词,但事实是众人上了十岁后都不再上学,每人都在家自学而已。??

古代女子学习与男子不同。男子科举可以一直上学。但女子有了男女之防后就不再上学,都是在家自学。林黛玉如此、三春如此、薛宝钗如此、李纨当然也如此。??

薛宝钗曾就林黛玉读禁书的问题剖白心迹:??

先时人口多,姊妹弟兄都在一处,都怕看正经书。弟兄们也有爱诗的,也有爱词的,诸如这些“西厢”“琵琶”以及“元人百种”,无所不有。他们是背着我们偷看,我们却也背着他们偷看……就连作诗写字等事,原不是你我分内之事…?

薛宝钗透露自己小时候看禁书的事,完全能佐证李纨守着家中藏书不可能只读那么几本书。她女红结束后日常消磨时间都应该是读书度过。父亲不许她在诗文上用功太多,她的诗文也确实一般。不过,看李纨几次评价众人诗文,公道,公允。能够一针见血抓出诗中精彩和不足,证明她的鉴赏能力非常强。??

李纨道:“若论风流别致,自是这首;若论含蓄浑厚,终让蘅稿。”探春道:“这评的有理,潇湘妃子当居第二…”  ?

李纨笑道:“等我从公评来。通篇看来,各有各人的警句。今日公评:《咏菊》第一,《问菊》第二,《菊梦》第三,题目新,诗也新,立意更新,恼不得要推潇湘妃子为魁了;然后《簪菊》《对菊》《供菊》《画菊》《忆菊》次之。”?

李纨道:够了,够了。虽没作完了韵,剩的字若生扭用了,倒不好了……李纨笑道:逐句评去都还一气,只是宝玉又落了第了。?

李纨在大观园并非无所事事,教养幼子和陪侍小姑等针黹诵读是她的责任。李纨坚持要当评委,当然是要审核弟妹们的诗文内容,避免出现所谓“淫词艳赋”被长辈追责。她当诗社评委责无旁贷!??

李纨最厉害的不是当诗社评委,而是培养出贾兰这个科举成功的儿子。古代科举极难,贾兰能高中,自己努力是一回事,李纨国子监祭酒之家的系统性科举教育才至关重要。李纨课子,比当个诗社的评委难万倍,她能完美完成任务,足见李家底蕴之深。如果不是父亲反对,李纨的才学绝不会输给薛林二人,其实就算诗文略逊一筹,其他学问李纨未必就差。少年时觉得李纨很一般,越长大越觉得李纨了不起!您觉得呢???

【文/君笺雅侃红楼】? ??

欢迎关注:君笺雅侃红楼,每天为您带来更多红楼故事! ??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 ??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80回本 ??

【石头记】周汝昌校订批点本80回本 ??

【红楼梦】通行本120回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