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院品牌没做好?那是因为你没有“佩奇”

 茂林之家 2019-04-13

来源:医略营销

作者:仲崇海

这几年,12生肖的猪估计是最火的,首先是投资热潮时的一句话,“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

因为某大咖的强调,搞得大家不知道这句话都不好意思在投资创业圈混;再就是2019年猪年来临后不久,一只叫“佩奇”的猪火遍了朋友圈,同样让品牌从业者不借这个势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做品牌的。

为了不out,我也凑了热闹,聊聊医院品牌与“佩奇”之间那些不得不说的事。


首先要强调的是,本文只是站在“佩奇”的角度,而不是医院品牌全部。根据医略营销的“四度16维”诊断法,医院品牌有多种四度组合(知名度,美誉度,满意度,忠诚度)的可能性,总体可以分为内部和外部两大部分:内部是品牌得以存在的基础,涉及技术、服务、费用等,内部如果不回归医疗本质,我建议就别奢想品牌了。外部是品牌得以提升的落脚点,本文重点讲外部,也就是对外推广。

很多医院在咨询的时候,会迷茫于自己的品牌为什么没做好,觉得自己钱也花了人也配了,貌似该做的工作都做了。但根据我们对其团队构成的调查,发现90%以上的医院存在同样的问题——没有“佩奇”,团队没配齐,很多工作自然就难以落实。

医院品牌,只有四个字,但涉及的专业非常多:医学、新闻、广告、设计、市场营销、程序开发、网络营销等,需要掌握的技能也非常多:数据分析的话起码得掌握excel的很多函数,短视频的话需要掌握基础的非编,文章排版的话要有基础的审美观,设计不仅要会PS、AI、CDR要,还要懂PNG、GIF、EMF等十多种图片格式的区别,网络涉及的技能就更多了,如PHP、MYSQL、DIV、CSS、H5、框架、SEO、SEM……仅靠两三人,几乎不可能!

对于规模比较大的医院,医略营销在品牌团队建设方面,一般建议要配齐以下部门的人员:

企划部——运筹帷幄

基本可以作为医院品牌执行的核心,承担新闻、软文、策划、文案、广告及内部活动执行等工作,最低配备要两个人:文案、设计。其中文案人员最好具有新闻的基础,我在《移动媒体时代新闻宣传对医院发展仍具3大意义》的文章中已经强调了新闻的价值,在此不做展开。

网络部——线上出击

对于某些小规模民营医院来说,网络部主要是竞价工作。但我认为百度的医疗竞价口碑已经越来越差、效果也越来越弱。但从医院品牌的角度,网络部应该承担的是患者线上体验和线上引流的问题,所以网络部要承担网站网页优化改版、微信或小程序开发、SEO、网络口碑建设、在线活动策划等职责。

新媒体部——顺应主流

QuestMobile和极光都对2018年中国的移动互联网发布了研究报告,建议医院品牌分管领导可以抽空了解一下。通过研究报告可以得出的粗暴结论是:移动媒体已经成为主流,要想发展的更好、更快,一定要设立新媒体部!对于不投或竞价广告投得比较少的医院,甚至可以考虑新媒体兼并掉网络部,因为新媒体部也承担着很多与网络部重叠的工作,如微信程序开发、页面设计、线上活动等。

市场部——开疆扩土

有些医院称为外联部、发展部。如果以运筹帷幄形容企划部的话,市场部则是开疆扩土。与企划部、网络部、新媒体部不同的是,市场部的战场在外部。我们都知道学术交流会有助于建立行业形象、公益活动有助于美誉度提升、异业合作有助于高服务需求患者的引流,这些工作,一般都是市场部负责。线上品牌推广和传媒推广,目标是一个个的面,而市场部目标则是一个个精准的点,或以点带面。

咨询部——内外联接

也有民营医院称为客服部、网电咨询部,主要承担的职责是院前的答疑解惑和院后的随访与关怀,其工作人员需要具备医学专业知识。对于公立三甲医院来说,设立咨询部有助于提升患者满意度、改善服务口碑。对于民营医院来说,咨询部是企划部、网络部、新媒体部品牌推广效果与医院联接的关键纽带,甚至可以说:一家民营医院如果没有咨询部或咨询部只有1-2个人,则说明该医院品牌推广做得很不好!

当然,如果要配齐上述团队成员,人力成本也是比较高的。对于三级规模的医院,我建议逐步配齐。但对于一些规模较小的医院,从节约成本的角度,可以只成立由几个人构成的品牌部,品牌部不能实施的工作事项,以外包的形式委托专业的医院营销机构来执行,这样可以在节约成本的前提下,让医院品牌推广的诸多事项能够落实。

编辑:孢子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