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企业应用精益生产的条件

 坚持最后5分钟 2019-04-13

1、内部条件

精益生产方式只有在生产秩序良好、各道工序设置合理、产品质量稳定的企业,才有可能推行和实施。除此之外,企业还应具备下列条件:

A、企业领导对精益生产有深刻的认识和实施的决心

推行精益生产是管理思想的重大变革,它涉及生产管理系统重新设计,各功能的重新组合与调整,车间布局和作业划分的变更,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思想更新等等。这是一顶全局性的工作,需要领导班子统一认识,在工作中密切配合才可能顺利实施。领导的认识和决心是推行精益生产成功的关键。

B、加强培训,重新职工观念,强化职工的参与意识

精益生产与传统管理思想大柏径庭:传统管理把“保险贮备”作为均衡生产的条件,而精益生产把超量生产视为万恶之源,把“零库存”作为追求的目标;传统管理强调职责分工,实行条块分割,而精益生产强调以现场为中心;传统管理工序间在制品实行供足供饱的“推动式”管理,而精益生产则在工序间实行“一个流”的“扯动式”管理等等。因此,推行精益生产必须更新观念,加强对职工的教育培训,深刻理解精益生产的精髓。要使职工认识到精益生产的目标是提高企业累质、提高经济效益,是同职工切身利益完全一致的,从而增强职工对新管理方式的承受能力和参与意识。

C、要制订相应的经济政策和有效的激励手段,促进操作者提高技术水平和生产积极性

实施精益生产后,普遍实行了多机床操作和多工序管理,这对工人的技术要求更高了,同时,工人的劳动强度也增大了,这就要求企业制订相应经济政策和采用一定的激励手段,贯彻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原则来鼓励工人学技术,成为多面手,激发工人的生产积极性。

2、外部条件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企业的外部环境正在逐步改善,这将有利于促进我国企业推广应用精益生产方式。当前尤其应尽快完善以下两个条件:

A、要有一个比较顺畅的物资供应和产品销售流通体系

精益生产要求达到原材料无库存,产品无积压,这就相应要求企业外部的物资供应和产品销售渠道十分通畅,否则企业就可能为预防供应中断而增加原材料库存或因销售渠道不畅而使产品积压,这种外来影响往往会造成精益生产方式的流产,使均衡生产无法实现。

B、要有一个劳动力调节市场,实行劳动力能自然流动的外部环境

这样,企业才可能成为一个开放系统,确保企业中劳动方的最优组合。企业可以不断与外界交换劳动力,吸收适合于本企业需要的人员、排除不适用的人员,保证劳动力队伍素质的稳步提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