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省博物馆的年度大展【越地宝藏】中,我们能看到来自浙江省各地市县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展览里除了越窑的展品,还有几件非常经典的龙泉窑也值得一看。 南宋龙泉青釉凤耳瓶
这是古人对龙泉瓷器的一种赞美,龙泉青釉也被誉为“青瓷釉色与质地之美的顶峰”。这次展出的龙泉凤耳瓶,是松阳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 松阳市博物馆藏 南宋 龙泉窑凤耳瓶 这对凤耳瓶,是目前国内现存最完整的凤耳瓶。跟国内外收藏机构收藏的凤耳瓶相比,松阳市博物馆收藏的这对凤耳瓶,在造型、釉色、工艺和视觉效果等方面,都更胜一筹。所以其中最好的一只凤耳瓶,被评选为了国宝级文物。 △ 1998年 《中国陶瓷·龙泉窑瓷器》特种邮票 关于这对凤耳瓶的发现,还有一个神奇的故事。1983年,在松阳西屏镇的一个工地上,两位取土人员挖掘出了两只龙泉凤耳瓶和两只龙泉鱼耳瓶。几天后,松阳文化站的工作人员得到消息,匆忙赶到这两个工人家中,征集了这批文物,为了感谢他们的配合工作,文化站还奖励了他们两个热水瓶。 △ 《越地宝藏》中展出的南宋龙泉凤耳瓶 两只热水瓶换来的这对凤耳瓶,可以堪称国内的“万声”和“千声”。那么,跟日本的国宝“万声”相比,它们哪个路份更高呢? 南宋龙泉窑象钮盖罐 这只象钮盖罐出土于丽水市莲都区,在这个南宋嘉定十五年的李垕妻姜氏墓中,一共出土了几件非常精美的南宋龙泉器物。这一件象钮盖罐,就属于其中的精品。 它的造型,在南宋龙泉窑器物中,是非常少见的。盖钮的大象双耳外展,鼻子粗长,四肢直立在盖子中间,造型生动有趣。罐身斜肩,微敛口,斜弧腹,外足心微外凸。整件器物通体流畅,釉层润泽,釉面发色极佳,做工精细,是一件难得的断代标准器。 △ 丽水市博物馆藏 南宋 龙泉窑粉青釉象钮盖罐 元龙泉连座吉字瓶 展厅中还有一组连座的元代龙泉吉字瓶,造型规整,釉光莹润。它是在青田县的一个元代窖藏里面发现的,所以釉色并没有过多地受到土沁改变。这组吉字瓶,分为瓶身和底座两部分,瓶身类似于净瓶样式,底座镂空,让净瓶正好能够置于其上,组成一套。 这种俗称净瓶的器物,实际上是属于“军持”的一种。“军持”是梵语 “kundikā”、兴都斯坦语 “kundi”的音译,也称“君迟”、“君持”、“军迟”、“捃稚迦”等,意思是“瓶”,“水瓶”。又因为它的造型恰似一个“吉”字,故又称为“吉字瓶”。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藏 敦煌壁画 它原本是一种日常生活用具,用于贮水,以备云游四方时饮用、净手或饭后漱口使用。后来被佛教徒赋予宗教涵义,逐渐演化成了一种祭祀供奉用具。 △ 青田县博物馆藏 元代 龙泉窑带座吉字瓶 而这只吉字瓶的发现非常有意思。青田县文物管理委员会工作人员在发掘这批文物时,遭到了周边村民的哄抢,使得部分文物散落在村民手中,公安民警和文物专家花了很长的时间挨家挨户地寻找,其中就在一村民家中发现了一个底座,村民非常爽快地上交了底座。这让民警和文物专家心存疑虑:是否有其他部分青瓷还在村民手中并未上缴?为此民警和文物专家足足花了三个月的时间,对村民进行思想劝导,最终村民上缴了一个吉字瓶,这才使得这个带座吉字瓶能够完整地保留下来。 元龙泉青釉葫芦瓶 这件龙泉窑青瓷葫芦瓶跟吉字瓶都出自浙江青田同一个元代窖藏。这只葫芦瓶,釉面呈现出了一种非常有意思的状态:葫芦瓶的上半部分釉面完整莹润,而下半部分却展现了非常漂亮的开片状态。 龙泉窑葫芦瓶是到了南宋后期才开始烧制的样式,瓶体似葫芦,所以命名为葫芦瓶。名与“福禄”谐音,且器形像“吉”字,故又名“大吉瓶”,寓意大吉大利。而这一只元代葫芦瓶,也因为它完美的造型与釉面,同样入选了1998年《中国陶瓷·龙泉窑瓷器》特种邮票当中。 这次展览的龙泉窑瓷器虽然数量不多,但是每一件都可以说是不得不看的精品。所以,在期待去看精品越窑的同时,可不要把龙泉窑给忽略了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