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渊穴(手太阴肺经的输穴、原穴):在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处。掌后第一横纹上,用手摸有脉搏跳动处的桡侧凹陷中即是。 太渊穴功效:补肺益气,止咳化痰,通经复脉。此穴为肺经之输穴,五行属性属土,土能生金,故是手太阴肺经的母穴,“虚则补其母”,加上又是肺经之原穴,为肺经之原气流注之处,故此穴擅长补肺虚。即既可补肺气之亏损,又可滋肺阴之亏耗,可治疗久病体弱,肺虚诸证。肺主气,以助心脉行营血,因此穴居寸口,肺朝百脉,此穴又是八会穴之脉会,是脏腑脉气会聚之处,有调气血,通血脉,助心脉搏动之功,故可用于心脉瘀阻的心痛心悸、无脉症。因此穴位于腕部,可舒筋利节、通经活络,故可治疗手腕疼痛无力。 主治咳嗽气喘、痰多气短,咯血胸痛、咽干咽痛,心痛心悸、无脉症,高血压,手腕疼痛无力。 (1)原穴擅治肺经疾病,该穴五行属土,土生金,虚则补其母,故可补益肺气,善补肺虚,如气短等。 (2)肺经疾病(咳嗽、气喘、痰多、咯血、胸痛、咽干咽痛)。一二日少商,三四日鱼际,五六日太渊。 (3)脉会,可通血脉,可治疗心脉瘀阻之心痛心悸和无脉症。 (4)邻近取穴,可治疗手腕疼痛无力。 注:太渊为八会穴之一的脉会,对血液运行失常及出血等疾患有较好的疗效。针刺太渊穴对咯血及脑出血,均有显著效应。针刺太渊穴对期高血压有降压作用。 注:该穴针刺也要特别小心,应以按压、按摩为主。 引经据典: 《针灸甲乙经》:咳逆烦闷不得卧,胸中满,喘不得息,背痛;痹逆气,寒厥急,烦心,善唾哕噫,胸满嗷呼,胃气上逆,胸痛;病温身热,五日以上,汗不出,刺太渊留针一时取之。若未满五日,禁不可刺也。 《席弘赋》:气刺两乳求太渊。 《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腹胀;眼疾。 《类经图翼》:噫气、咳血;烦躁狂言,不得卧,目痛,生翳赤筋;肩背痛引臂髀;溺色变,遗矢无度。 《医宗金鉴》:手腕无力疼痛,及咳嗽风痰,偏正头疼等证。 《循经号穴编》引别录云:头目面肿痛,牙疼。 《针灸医案集要》咳血:太渊、尺泽、鱼际、肺俞、膈俞、三阴交。 《针灸资生经》呕血:太渊、神门、太冲、行间、鱼际。 《备急千金要方》臂内廉痛:太渊、经渠。 《针灸治验录》顿咳:太渊、四缝、合谷、少商。 《针灸大全》吼喘气满,肺胀不得卧:太渊、俞府、风门、膻中、中府、三里。 《神应经》掌中热:太渊、列缺、经渠。 又烦怨不卧:太渊、公孙、隐白、肺俞、阴陵泉、三阴交。 《针灸大成》牙齿疼痛:太渊、列缺、人中、颊车、吕细、合谷。 《针灸逢源》呕吐:太渊、大陵、乳根、中脘、气海、足三里、内庭。 少商穴与太渊穴之异同: (1)少商穴与太渊穴均可治疗咳、喘、咽喉痛。但少商主治热症太渊主治虚症,少商治疗起病之初(一般是第1、2日),(2)太渊常治疗病久一些的病症,如少商可治疗发热,太渊则不行,少商和太渊都可治疗咳嗽,而少商所治咳嗽为初起咳嗽(咳嗽第1、2天)、或者伴有发热的咳嗽,太渊则治疗咳嗽日久(4、5天以上)并伴有咳痰者,(3)在治疗喘方面,少商主要是治疗哮喘的急性发作时(第1、2天内),太渊则以治疗肺虚之气喘、或短气而喘、肺虚而喘,(4)在咽喉肿痛方面,少商主治急性咽喉炎、咽喉肿痛第1、2日,太渊则主治咽喉疼痛日久或伴有咽干而痛,(5)治疗出血方面,少商是治疗鼻衄,太渊则是治疗咯血。(6)少商和太渊均可治疗循经所过之局部病症,少商重点在于手指麻木,而太渊则在于手腕疼痛无力。(7)太渊还可治疗与心血有关的病症如:心痛心悸、无脉症,高血压,少商则还可治疗与心神有关的病症,如:中风,癫狂,昏厥,癔病,小儿惊风。 另外,少商还可治疗心下满,中暑,且可松弛腹部,治疗打呃和转胎。 少商所致病症在疾病初起(或急性发作)、相对在表,太渊所治病症相对在里或者病程已迁延时日。 鱼际穴与太渊穴之异同: 鱼际穴与太渊穴均均为手太阴肺经的穴位,均可治疗咳嗽、气喘、咽喉肿痛、胸痛、咯血,不过,鱼际主治外邪或外邪初起(3、4日)的病症,太渊主治内邪或外邪日久(5日以上)的病症,鱼际主散热,太渊主补虚。(1)在治疗咳嗽、咯血、胸痛方面,鱼际主要是咳嗽初起,或者咳嗽伴有发热,而太渊则主要在咳嗽日久或咳嗽、胸痛、咯血里症,或伴有痰者;在气喘方面,鱼际主要是治哮喘,太渊则重在治喘息气短(或喘而不哮),鱼际止喘重在“急喘”和“热喘”、而且以哮为要,太渊止喘重在“慢喘”和“虚喘”。(2)鱼际治疗咽喉肿痛重点是急性咽喉炎、急性扁桃体炎以及失音,而太渊所治疗的咽喉疼痛一般伴有咽干。(3)太渊还可治疗心悸、心痛、高血压、无脉症,而鱼际则还可治疗小儿疳积(鱼际可以说是治疗小儿疳积的要穴)。(4)在穴位附近病症的治疗上,太渊主治手腕疼痛无力,鱼际则主治掌中热,手指挛痛、指麻瘫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