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汇补》二陈汤的应用(节选)

 阿里哥118 2019-04-14

医贯 


二陈汤为著名治痰基本方,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清代名医李用粹在《证治汇补》中对二陈汤治痰颇为倚重,广泛应用于内科杂病证治...灵活多变,不拘一格,异病同治,同病异治,平淡神奇,别具匠心。

中风:治中风痰盛顺气化痰为主,二陈汤加乌药、枳壳、竹沥、姜汁。有六经症再为加减,如无汗拘急加羌活、防风,有汗体痛加芍药、桂枝,恶寒身热加柴胡、黄芩,头痛目瞀加川芎、蔓荆,口眼歪邪加全蝎、天麻,头眩身热加甘菊、细茶,风痰壅盛加南星、贝母,恍惚谵语加菖蒲、远志、茯神、枣仁,手足抽搐加僵蚕、天麻,筋急加木瓜,筋挛加钩藤,在臂加桂枝,在足加牛膝。暴仆口噤、吐涎身温体暖脉虚者二陈汤加天麻、钩藤,如风邪渐退、痰饮渐消、但半身不遂者血虚用二陈合四物汤,气虚用二陈合四君子汤,俱加秦艽、续断、竹沥、姜汁。

痰证以二陈汤健脾燥湿、化气和中主治取半夏燥脾湿橘红利滞气茯苓渗湿和中甘草益胃缓中加姜5片降逆化饮李用粹不用乌梅收敛肺气体现了重在祛痰的学术特色。亡血家肺中有郁火及产乳余症消渴、阴虚咳嗽之人用贝母代半夏脉滑数或弦急、症兼口干面赤、心烦嘈杂等火症者二陈加芩、连、山栀脉濡缓、身体倦怠觉重者属湿痰宜二陈若脉沉濡、清气不升、致浊液不降成痰者二陈汤加枳、术、升麻。

伤食涌吐治疗后以二陈汤加香砂和之。如初起自吐者二陈加藿香、豆蔻、厚朴、砂仁自泻者二陈加白芍、木香、木通、神曲。

郁证以二陈汤加香附、抚芎主治湿郁加苍术、白芷热郁加黄芩、山栀痰郁加枳实、贝母血郁加桃仁、红花食郁加山楂、麦芽气郁加枳、朴、乌药、木香。

脾胃饮食伤脾用二陈汤寸关滑数无力、恶心口渴、不喜饮食、胃有虚火用二陈汤加姜炒黄连、枳、术后加人参气口滑实、呕吐不食、体厚多郁属湿痰吐定以二陈、二术、香附、川芎行气关脉沉缓、能食不化、停滞心下、痞满嗳气、咽酸噫臭诸脾弱食滞宜二陈、枳、术、山楂、麦芽后用补剂肥人体倦、脾胃不和、食少饱闷、胃中有湿痰宜燥之用二陈、二术、香附、厚朴少加枳实气下坠不行加升、柴即升柴二陈二术汤若喜食而运化迟者以枳术加神曲、山楂、二陈、谷芽之类如枳缩二陈汤。

麻木因痰用二陈汤加苍术、竹沥、姜汁、白芥子。

眩晕:二陈汤统治头眩属风寒湿痰诸有余之疾。外邪痰火以二陈汤加天麻、蔓荆等主治,挟风加荆、防,挟寒加藁本、细辛,挟暑加香薷、藿香,挟湿加苍术、厚朴,挟火加山栀、黄芩。肝厥症用二陈汤加柴胡、枳壳、甘菊、钩藤、干葛、山栀、生姜。

头痛若属外邪痰火诸有余者以二陈汤主治风加羌活、防风寒加细辛、蒿本湿加苍术、白芷火加山栀、酒芩郁热加酒浸大黄、细辛、芽茶风热加天麻、蔓荆。并酌用引经药。

头风因痰以二陈汤加苍术、南星主治热加酒芩、连、栀。

舌病风痰用二陈汤加南星、竹沥郁痰用二陈汤加香附、青皮。

咳嗽有余咳嗽二陈汤主治风加羌活、防风、前胡、紫苏寒加麻黄、杏仁、葱白、金沸草热加黄芩、山栀、桑皮湿加苍术、防己、赤苓食积加山楂、枳壳气滞加苏子、桔梗。

喘病二陈汤加桔梗、枳壳、苏子等顺气和中化痰寒郁加麻黄、杏仁风痰加南星火痰加黄连、川栀水气加猪苓、泽泻。

哮病以二陈汤加前胡、紫苏、枳壳、桔梗、杏仁、桑皮主治温散用细辛清火用石膏发散加麻黄探吐用瓜蒂发汗用华盖散。

呃逆以二陈汤主治平人气呃加枳壳、莱菔子食呃加山楂、麦芽痰火加山栀、黄连水气加猪苓、泽泻胃虚加人参、白术胃寒加丁香、炮姜。

呕吐:以二陈汤加藿香、厚朴主治,安胃气降逆气,因食加枳壳、山楂、麦芽,因气加枳壳、苏梗、厚朴,胃热加黄连、姜炒山栀,胃寒加炮姜、益智仁,湿痰加苍术、香附,虫痛加楝根、使君子,气虚挟热合四君子汤,气虚挟寒合理中汤,或入糯米共煎,或用伏龙肝水煎,或煎好调代赭石末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