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使投资占35%,创始团队占65%,在目前投资不太好拿的环境下,是否可行?

 田美风子 2019-04-14

早期天使阶段占股35%,股权比例确实过高,但如果接受该笔投资能活下去也未尝不可。假如没有这笔钱,公司是否会面临倒闭,拿了这笔钱公司能撑多久,可否实现自我造血,这需要创业者结合自身情况去判断。若答案是否定的,拿这笔钱的意义就不大,若是拿到这笔钱能够救活公司,飞哥认为可以接受。

创业初期,活下去才有希望,否则一切都将是空谈。

早期天使资金解决哪些问题。

融资的目的不是为了拿来发挥霍,而是要考虑通该笔融资达成哪些关键指标。早期融资,种子轮搭班子,天使轮做产品雏形,跑自然数据,这是很多初创公司的融资策略,也是低成本验证项目的可行性的一套流程。

因此,在融资之前需要对跑出雏形、做出产品模型的资金规划是多少,现有的技术团队能否承担起这样的一份责任,还是需要实现技术外包,必须有一个清晰的界定。若团队融资额度无法实现最终的计划,拿少量的钱解决不了问题,便失去融资行为本身的意义。

当创业者有了一个明确的资金预算之后,需要考虑项目股权稀释比例的问题。从种子轮、到天使轮、再到A、B、C轮乃至成功上市,融资行为本身会依据公司发展阶段、资金规划、战略目标的不同,制定不同的融资策略。

一般情况下种子轮控制在5-10%,天使轮10-20%,直至上市之前创始团队股权控制比例不少于34-67%区间。天使轮之前项目股权稀释,最好不要超过20%,毕竟早期股权稀释过度,往往比较容易过早的失去公司控制权。

制定关键性妥协原则。很多时候,创业者是被逼无奈需要作出弃车保帅的决策,然而牺牲股权能否让公司健康活下去,实现下一个里程碑,或者即便公司股权被稀释部分,未来被战略并购及收购也未尝就不可以。很多公司即便股权控制很合理,最后也会因为市场竞争环境的需要,而不得不选择站队被并购。

早期股权稀释比例过高,应该犯的哪些风险

融资行为本身,创业者也要看天使投资人投资的动机。天使投资人无非希望在寻找到下一轮接盘侠时,拿到一个较高的投资回报率。创业者可以从天使投资关注的价值点,阐明怎样的股权结构,更有利于下一轮的融资,只有这样天使本身的价值才能最大化。

因此,即便早期融资股权稀释比例过高,但能否通过协议控制公司的投票权与决策权,若创业者能够说服天使投资人在这方面做妥协,也是争取到了最大的话语权。

越是融资环境差的情况下,创业者在试错的过程中,需要走的更稳健。用轻模式试错固然重要,但需要考虑到时间成本、产品开发成本,推动里程碑进度的掌控。我曾看到创业者早期,因为缺少技术团队将项目外包错过了最佳的上市实际,导致后期融资变得异常艰难,这个过程中也是考验创业者对项目整体把控的一种能力。

早期融资的过程中,创业者需要对现阶段需要去到下一个阶段,该花多少钱,做一个明确的预算,依据资金需求去做股权融资更为合理。创始团队在上市之前,股权即便被稀释的不足30%,也是有一些其他手段可以控制,但最关键的是这件事能否做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