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身上超过四处难受的,多是因为虚

 心海航母 2019-04-14

很多人说起难受,一说就是一串:头疼、胸痛、后背疼,胳膊也难受……这在年过四十的女人之中,特别多见。

如果难受超过4处,但是不发烧 ,而且越闲的时候难受得越厉害的,一种可能就是“心病”,是精神疾病的“躯体症状”;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你虚了


//
浑身疼,可能是体质虚了
//

浑身都不舒服,说疼不是疼,说麻不是麻,一会儿在头部,一会在后背,一会又浑身窜,有的严重的很像心脏病,发作的时候和心绞痛一样憋闷得要死。但在发作的时候做检查,也未必能发现异常,这种腻腻歪歪的情形还会持续很久。


有一些性格比较内向,或者自觉不内向,平时喜欢和别人倾诉,但无意之中总是规避他最在意的人,最终形成了一个郁结;后者,很可能就是超过四处身体不适的根源。在医学上,这都属于身心疾病的范畴,就是心里不痛快,心结没解开,积蓄时间久了,最终以身体不适作为突破口表现出来。除了这种心理因素,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体质虚了

我们的疼痛,需要经过神经传递给大脑,传导疼痛的神经分高级和低级,低级的负责传递慢性的疼痛,高级的可抑制疼痛的传递,后者是我们身体自带的“止痛系统”。

但是很遗憾,进化上有个规律,越是进化程度高的器官和组织,越娇气、退化越早。随着年龄增长,它们会第一个开始衰退,由此,这种身体自带的“止疼系统”会早早失去了功能,能传递疼痛的低级神经,就会肆无忌惮地成了主导,身体对疼痛的敏感度也随之升高。


原来身体好点的时候,年轻的时候能忍受的疼痛,现在就可以痛不欲生。这一切,都是虚损惹的祸!


//
吃这些药,可以帮你止疼
//

中医有“不通则痛”的说法,是血瘀导致的疼痛,那种疼多是不能碰的疼。其实,还有一种叫“不荣则痛”的疼痛,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论述,是因为气血不足以荣养局部,导致的虚性疼痛。

这种疼痛更常见,在《伤寒论》治疗疼痛的处方中,治疗这种虚性疼痛的占了49%,其中典型的比如“桂枝人参汤”,是在“桂枝汤”的基础上加了人参,治疗的适应症是感冒之后,身体长时间的疼痛不舒服,这些多是身体本身就虚弱的人,病缠绵难愈,要通过补养才能止痛。

桂枝加人参汤的组方是:桂枝12克、人参15克、干姜9克、炙甘草12克、白术9克。这个方子没有一个止疼药,却有止疼效果,因为它通过补虚,去除了气血虚这个疼痛的人病根。而虚,向来和寒连在一起,因为身体的活力是靠热量来维持的,虚了之后,产能就受限,寒便接踵而来,这个方子通过温热的补气养血药来补虚止疼的,也兼顾到了暖身,驱寒,很多找不到原因的浑身长期,慢性疼痛就此得以缓解。


如果从进化角度上说,人参,桂枝都是补脾补肾的药物,它们可以抑制住因为虚损而早早到来的退化,在一定程度上恢复高级神经的“止疼”功能,那些看似无缘由的疼痛也就减轻了。

遗憾的是,这个方子没有对应的中成药,只能用类似的代替,这就是“补中益气丸”配“小建中颗粒”,前者类似人参效果,后者是中医用来暖胃止痛的,它治疗的胃痛疼,和“不荣则痛”是相近的机理,可以退居其次地借以缓解虚性疼痛。

办法如户外的跑跳

今日话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