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未来已来,氢能燃料电池汽车未来的新宁德时代

 崔m95b7p4dpv0m 2019-04-15

       加氢3—15分钟,与加油时间相当,续航300—1000公里,加的是氢排的是清水,无噪音0尾气污染,氢能被誉为21世纪终极能源,氢能燃料电池汽车或者是未来新能源汽车的终极选择。氢能燃料电池同样可以用在轻轨、轮船、航天上。就像铅酸电池被锂电池取代一样,锂电池将逐渐被氢电池取代,未来已来。
              
美国、德国、日本、韩国等已将氢能规划上升到国家能源战略高度,日本政府在《能源基本计划》中将氢能源定位为与电力和热能并列的核心二次能源,并提出建设“氢能社会”的愿景,韩国以国家意志坚定支持氢能燃料电池汽车行业发展,并且确定它是韩国“下一代经济增长引擎”。
       
       中
国新能源汽车曾经主要政策制定者、实施者之一的万钢(原中国科技部部长、现科协主席、政协副主席)现在是燃料电池汽车的推动者,万钢强烈建言将氢能作为能源管理而非危化品处理,及时把新能源汽车产业化重点向燃料电池汽车拓展,财政补贴要更多的向燃料电池倾斜。(锂电车补贴大退坡甚至停补,燃料电池汽车补贴到2025年前不变,国补乘用车20万元/辆,轻型客车、货车30万元/辆,大中型客车、中重型货车50万元/辆,地补广州、深圳武汉等城市按国补1:1执行。)
       
政府工作报告》(修订版)补充了“推动充电、加氢等设施建设”等内容;同时,增加了“加强城市停车场和新能源汽车充电、加氢等设施建设”内容。意味着开始重视氢燃料电池车的基础设施建设,加氢站成新基建下一个风口。 
       
       若氢能纳入国家能源体系管理,更将大大方便天然
网络优势的中石化中石油进入制氢、加氢站布局,每座现成的加油站都可以改造一下成为加油站+加氢站,制约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加氢就不再是问题。
       

       中国的氢燃料电池汽车从公交车、物流车开始商业示范上路,中国汽车工程学会预测到2030年,中国氢能汽车产业产值有望突破万亿元大关。2019年为氢能汽车万亿产业开启元年,十年百倍成长空间。
       
       氢燃料电池的重要部件有电堆、膜电极、质子交换膜、催化剂、双极板、气体扩散层等。
       

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是氢能燃料电池汽车的核心,占整车成本的60%以上。
       
       电堆是燃料电池发动系统的核心,占燃料电池发动系统成本的60%以上。
       
       膜电极则是电堆的核心,地位相当于“
芯片“,占电堆成本的60%以上。
       
       国际上氢燃料电池商主要为自用的亚洲日韩汽车厂商丰田、现代等,及专业的北美普拉格、巴拉德和水吉能等。
       巴拉德以一女多嫁方式
技术授权中国的国鸿氢能、潍柴动力、大洋电机等,水吉能授权雪人股份等。
       
       国内的氢能燃料电池科研核心技术有中科院大连化物所、清华大学、同济大学、武汉理工等四家。
       中国膜电极以武汉理工最强最大,武汉理新能源的膜电极为
全球6大之一,出口到美国普拉格。
       
       锂电池动力汽车时代中国走出宁德时代、
比亚迪等世界锂电独角兽巨头,A股出现了 002460 赣锋锂业、 002466 天齐锂业等二级市场涨10—30倍大牛股。
       氢电时代未来谁是锂电时代的宁德时代(近2000亿总市值)?现在的氢能燃料电池汽车机会相当于六、七年前的锂电汽车!
       
       氢能燃料电池产业链主要⎧
上市公司⎫有:
       1、中游燃料电池:834613亿华通、 
002733 雄韬股份、 002249 大洋电机、 000723 美锦能源、 002639 雪人股份、 600218 全柴动力、 600459 贵研铂业等。
       2、上游的制氢储氢加氢站: 
300471 厚普股份、 002002 鸿达兴业、 002274 华昌化工等。
       3、下游的燃料电池整车: 
000957 中通客车、000723美锦能源、 600066 东风汽车等。
       

 17家整车企业的74款氢燃电池车型进入2018年5~13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从搭载配套数量可见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厂商实力。
       

 亿华通是国内氢燃料电池的先行者和领导者,纯氢燃料电池公司。

       雄韬股份远晚于亿华通,是氢燃料电池卡位优势者,目前国内氢燃料电池产业规划在建
投资规模最大者,国内唯一已具备国产化氢燃料电池完整产业链的公司。

       ******834613亿华通******
       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公司,成立于2004年,融合水吉能技术后的自主
创新,清华汽车研究院的技术,中国氢燃料电池发动机先行者和领导者,独角兽。截止201818年10月份工信部推荐的燃料汽车车型搭载亿华通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的排名第1位。
       
新三板挂牌,从新三板退市,可能是第一批科创板上市标的。
       
       ******002733雄韬股份******
       深圳市雄韬电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在氢能产业链上已完成制氢、膜电极、燃料电池电堆、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整车运营等关键环节的卡位布局,成为目前国内唯一已具备国产化氢燃料电池完整产业链的公司。
       
       雄韬出资不少于1亿元与武汉理工大学成立先进技术研究院,氢能燃料电池以武汉理工大学的氢电技术为基础,联合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有国内三大顶尖技术团队:
       1、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潘牧教授团队,合作成立武汉理工氢电(雄韬占51%,武汉理工及潘牧、田明星以专利技术出资),承接武汉理工新能源的膜电极,膜电极生产线于2019年1月14日正式投产。武汉理工新能源的膜电极属世界先进水平,全球6大膜电极供应量之一,大量出口给全球领先的燃料电池系统商普拉格。
       2、雄韬氢雄总经理熊云团队,熊云为同济大学博士,师承万钢(万钢出任国家科技部长前为同济大学
校长),国内最早从事燃料电池发动机的企业之一的上海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有限公司(万钢曾任总经理)的前副总经理,奥运会和世博会的燃料电池车项目的总工。
       3、来自中科院大连化物所旗下新源动力组建的团队。
       
       雄韬氢燃料电池团队极具行动力,2018工信部推荐《目录》的燃料汽车车型搭载雄韬氢雄的氢燃料电池系统4款排名第3位。雄韬氢雄总经理熊云预计2019年将有10款以上进入《目录》。
       
       雄韬的武汉、大同氢能
产业园已投产,投资规划超百亿元,目前为全国规模最大,目前自主研发的45KW燃料电池已经量产(功率体积比、质量体积比综合性能在国内首屈一指),60KW也通过了国家强检,30KW以内的电堆生产线9月份前投产,在研80KW、100KW。在建的燃料电池产能全国第一,电堆、膜电极、双极板、催化剂都能自己生产。
       2018年度燃料电池实现业务收入9000多万元,净利润2000多万元,A股上市公司中首屈一指。
       
       雄韬已建成山西大同1个加氢站(国内首个制氢加氢
一体化加氢站)、另1个在建,建成湖北武汉1个加氢站(国内最大的加氢站)、另1个在建。
       
       
       2019年1月,由雄韬提供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的武汉20辆氢燃料电池
公交车投入使用,同期40台燃料电池公交车燃料电池公交车大同上路运营。5月份,大同将再投放50辆。雄韬方面预计2019年投放的燃料电池公交车300—1000辆,燃料电池物流车投放量可能会超过公交车。
        

     


       武汉理工氢电、氢璞创能、浙江氢途、苏州擎动未来都具备分拆
科创板上市潜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