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博”中有一件神秘青铜器,上面图形成迷,小编推测是这种水鸟

 历史解密坊 2019-04-15

在游览各地的博物馆时,我们经常会看见各式各样的青铜器。随着朝代的更迭,青铜器的纹样也会发生改变。但在“国博”中,却有一件神秘的青铜器,上面有一种古怪的“鸟类”,这种鸟的名字究竟是什么,专家始终搞不明白,小编通过翻阅资料,推测它应该是这种水鸟。您想要知道这件文物背后的真相,那就让小编给您从头揭秘吧: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

青铜器流行于新石器晚期至秦汉时代,而商周时期的青铜器样式最为精美,并成为各大博物馆争相收藏者的宝贝。而这篇文章的主人公,它就是“商·桓父己尊”。

“商·桓父己尊”,口部较为开阔,腰部鼓起,底为圆足,从整体的造型上看,这种类型的“尊”很常见。但“商·桓父己尊” 却备受专家们的重视。因为,在它的腹部上,专家们发现一个“怪鸟”的图案。

桓父己尊腹部装饰有兽面纹和鸟纹相搭配的纹饰,但鸟纹的纹饰却比较特殊,器具上的鸟颈部很长,嘴巴带勾,雕刻手法又有些抽象,专家看后无法确定它的种类,只能将其称为“长颈怪鸟”。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小编觉得这种鸟,应该是水鸟的一种。接下来,便给大家揭秘一下:

水鸟是指经常栖息在湿地河边等多水之地的鸟类。而提到“水鸟”后,相信很多读者都会想到:丹顶鹤、天鹅。丹顶鹤的颈部和脚都比较长,通体常见色为白色,头顶有标示性的红冠。天鹅是水禽的代表,它自带高雅气质,颈长体胖,全体通白。

从外形上看,丹顶鹤和天鹅都符合“长颈”特征,但通过对“怪鸟”纹饰的观察,我们便能看到,器物上的长颈鸟的嘴呈“勾”形。而丹顶鹤和天鹅都是直嘴。

经过翻查资料后,小编又发现另外一种水鸟,它就是“鱼鹰”非常符合怪鸟的特征。鱼鹰的羽毛是黑色的,嘴较长呈锥状,前端带有锐勾,并且,鱼鹰的脖颈并不短。从整体上看,鱼鹰的分布范围很广,除南北极以外,几乎遍布全球。

我们在看古装电视剧时,经常能看到渔夫打鱼的场景,而渔船上会出现几只鸟,它们就是鱼鹰。鱼鹰的捕鱼本领非常高强,能快速地潜泳在水中,并用带钩的嘴快速捕捉到鱼类。所以,自古便被渔夫训练成为专业的捕鱼“小能手”。

渔夫吹一声口哨,鱼鹰立刻出动,没过多久,它们便会将鱼叼回来。商周时期,人类获得食物的途径比较少,渔夫打鱼的工具受到限制,而鱼鹰的出现,为渔夫提供多方面的便利。

商周时期,国之大事,在祀与戎,青铜器在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祭祀等活动中,都占有重要地位。而工匠们为了美化青铜器,通常会雕铸出各式各样的纹饰,虽然有时候,纹饰的造型比较抽象,但它绝不是工匠随意乱造的,不仅有祈愿的寓意,而且还是祝福的象征。

不管任何朝代,掌权者都明白一个道理,“民以食为天“,只有保障人们最基本需求,才能保证四海升平。而 “鱼鹰”是为人们提供食物的重要鸟类,人们只有吃饱了肚子,才不会造掌权者的反,正因如此重要,它才有资格出现在青铜器上。

各位聪明的读者,你们觉得小编的推测正确吗?如果大家对“商·桓父己尊”感兴趣,可以亲自去国博中,近距离感受一下它独有的魅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