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的上市热潮,令照明行业进入“资本”时代,上市成了众多LED照明企业的必经之路。在市场竞争中,有了“上市”的招牌,就有了一张王牌,有了融资的机会,也能让企业把蛋糕做大......这样看起来,上市似乎是一件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 然而,一个企业上市不仅意味着需要规范公司制度,更是把公司曝光在众人的眼光之下,对企业无疑是严峻的考验。 近日,“ipo最前沿”公布了一份上市黑名单,500家企业上榜,值得关注的是,500家企业当中,意外发现了多家照明企业的身影。 小家电+LED, 其中小家电没有自己品牌,上市以来各种融资80亿,但经营始终惨淡,扣非净利润自2012年开始连续亏损,目前偿债能力依旧不足,流动比率0.96,速动比率0.85.公司把亏损归结于led行业竞争激烈,但其他led上市公司都在盈利。2013年就斥资6.4亿收购一家刚成立还在亏损净资产为负的公司的21.27%股权,猫腻多多。 LED 及消费电子散热组件,上市首年,增收不增利,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出现背离,上市至今,经营现金流多为负数,并购标的有猫腻,商誉有减值风险,高管频现离职。 利润大幅掺水,前五个大客户有问题,经不起查询。 管理混乱,预盈变亏损,现金流持续为负,各种并购。 东旭系,大股东高比例质押,商誉28亿。 并购商誉27亿,业绩虽好但是净利润现金量含量很低,三分之二是纸面财富,存货巨大但是计提比例很低。 财务造假。 原勤上光电,高商誉,减值风险大,业绩很差,不合理高送转掩护重要股东减持,18 年大幅下修业绩预期,预亏12亿。 部分子公司存在大额商誉减值风险。 不务正业,资本运作,开始亏损。 连续亏损。 商誉不断增大,利润不断下滑。 “黑名单”背后 ,有风险,也有机会,您如何看?欢迎在下方留言,发表您的灼见! 总编:黄河 执行总编:彭炎堃 主编:谢建群丨编辑:黄锦伟 责编:三妹丨来源:世界照明传媒平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