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年冬天我家来了一位叫黄火星的新四军

 君临天下100 2019-04-15

2017.12.14 21:14* 字数 2188 阅读 242评论 0喜欢 1

我的老家在安徽无为县河坝镇王家墩。这里紧靠长江,与我国四大米市之一的芜湖隔江相望,一马平川,水网密布,是著名的鱼米之乡。1937年“七七事变”后,于当年10月组建的新四军开始在这一带活动,加上原有的江北抗日游击队,这样,以无为县为中心的皖中抗日根据地逐步形成。

我于1932年12月出生在无为县城。当时因我父亲在县城教私塾,而我母亲本来就是城里人,所以我们全家(包括我父母和大哥及妹妹)此时都住在城里离我外公家附近的一个叫黄泥湾的地方。全面抗战后,日本鬼子的飞机经常轰炸县城,为安全起见,外公要我们搬回乡下老家居住。1938年夏和1939年春,我父母先后因病和难产而不幸去世,好端端的一个家一下子坍塌了!好在爷爷还健在,他是我们家的主心骨。在他老人家的安排下,我和比我大三岁的春生大哥跟叔叔生活,妹妹云生由姑妈领养,刚出生的小弟瑞生暂时寄养在邻村也刚生了孩子的奶妈家,不久过继給一个远房堂叔做儿子。

1941年1月中旬严冬腊月的一个夜晚,天寒地冻。农村人为御寒,一到傍晚就早早入睡。当晚我刚躺下,突然听到外面一片嘈杂,并夹杂着大人们的说话声。一会儿,叔叔进屋对说:“戎生,快起来,你去和爷爷一起睡,这个屋让給客人住!”我赖在温暖的被窝里不肯起来,说:“凭什么要我让铺?我不干!”“你这小伢真不懂事!”叔叔一吧掌把我打了起来。

我起来后才发现,村里来了一支行色匆匆的队伍,大约有70多人,虽然天已黑,但仍能看见他们个个都身穿军装。啊!是新四军。从他们的臂章我认出了这是我们自己的的队伍!在这之前,我们村就是皖中抗日根据地基点村,新四军常来常往,还在村里组织了民兵和儿童团,大哥那时已参加了儿童团。

我揉揉眼睛,再仔细一看,感觉他们与我之前见到的新四军不一样,只见个个神色疲惫,表情严肃,军装也都较破烂,还有几个伤病员,更奇怪的是每个人的左臂上都缠了一条白毛巾。我当时还只是个九岁的孩子,对这些只感到好奇,也不敢多问。

当这些人被安排到各家各户临时铺的稻草铺入住后,有一个干部模样的人来到我家。他中等身材,肩上挎着一把手抢,看样子有30来岁,说话江西口音,自称姓黄,挺和气的。叔叔对他说,今晚你就睡在我家老二的床上。这时我才明白,原来要我让铺是让給新四军住。还有几个年轻的战士就睡在堂屋的草铺上。

第二天,我们这些小伢子就和这些刚刚来到的新四军混熟了,特别是住在我家的那位干部,一点架子没有,与大家有说有笑,我还壮着胆子去模他腰间的手枪呢。他从挎包里掏出几颗子弹壳分給我们玩。随后,他向围拢过来的大人们讲述了他们如何从皖南冲破国民党顽固派重重包围,冒死渡过长江,在江北抗日游击队的接应下来到我们村的经过。

原来,就在十来天前的一月七日,住扎在皖南泾县的新四军军部和部分部队九千余人,按国共双方达成的协议,奉中央军委的命令,转移到长江以北。当部队行至泾县茂林时,遭到早已埋伏在那里的十倍于己的国民党军队的突然袭击!经过七昼夜的浴血奋战,终因弹尽粮绝,寡不敌众,九千将士中七千人壮烈牺牲和被俘,军长叶挺下山与顽军谈判时被扣,副军长项英牺牲,只有两千多人突围出来,这就是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原来他们臂缠白毛巾,就是为悼念牺牲的战友。听到这里,乡亲们个个义愤填膺,悲痛万分,有的人还难过得流下了热泪。那时我虽然还小,但已懂得新四军是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抗日军队,却遭到国民党顽固派的阴谋暗算。我暗暗下定决心,长大了一定去参军,为牺牲的新四军报仇!

在随后的日子里,住在我们村的这些新四军干部战士很快和群众打成一片。他们特别喜欢我们这些孩子们,給我们讲打日本的战斗故事,其中有一位戴眼镜的干部教我们唱新四军军歌,唱“茂林血战,七天七夜”,“皖南事变,好不伤心”,在我们幼小的心灵里埋下对国民党顽固派和日本鬼子仇恨的种子。此时正值农历腊月,家家户户正准备过年,大家都拿出家里最好的东西招待子弟兵,军民一起像一家人似地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

经过大约十来天的休整,根据上级指示,他们要开拔了。听说他们要走,大家都依依难舍,特别是住在我家的那位挎手枪的黄同志,已和我及我们全家结下了深厚情谊。临走时我紧紧拉着他的手,含着眼泪说:“叔叔不要走!”他摸着我的头说:“不行呀,我们要上前线打鬼子,等你长大也去参加新四军打鬼子。”然后对前来送行的乡亲们大声说:“打败日本鬼子我们会回来看你们的!”

他们走后,从大人们的口中我才得知,他就是新四军二支队四团团长黄火星!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慢慢知道,黄火星是一位老革命,他21岁参加红军,22岁入党,23岁任红军团政委。中央红军长征后,他奉命留在闽西坚持地下斗争,任闽西南第三游击丛队政委。1941年3月新四军军部在盐城重新组建后,他任新成立的七师55团政委,后任七师政治部副主任。解放战争时期,先后任华中野战军七丛队副政委,29军政委,华东野战军第十兵团政治部主任,福建军区政治部主任。解放后,任总政治部最高军事检察院捡察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检察院副捡察长,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71年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62岁。

黄火星等一行走后,和突围到江北的七百多新四军将士编入新组建的新四军七师,投入到抗日的新战场,再也没能回到王村。此后,皖中抗日根据地却不断发展壮大,我也参加了儿童团,大哥进入了著名抗日民主人士金稚石办的王村学堂,在金先生抗日思想的影响下,参加了新四军,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仅以此文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新四军诞生80周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