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晏婴三届的贤臣元老,对弑君之人,为何网开一面?

 思明居士 2019-04-15

晏子一生经历了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是姜齐时期的三朝元老,显名于诸侯。从他出仕齐灵公二十七年(前555年)起到齐景公四十八年(前500年)去世,有五十多年的宦海沉伏。他这一辈子为了姜齐鞠躬尽瘁,而春秋末期”公室衰微而政在士大夫”已是大势所趋,齐国有崔,庆,高,国,鲍,田专权。齐景公死后田氏通过政变,掌握国中大权,从此政由田氏,祭则吕氏,直到“田氏代齐”。

  崔杼谥号武,史称崔武子,齐丁公后代,是齐国的公族。在庄公父亲灵公时曾率军伐郑、秦、鲁、莒等国,他趁齐灵公病重时,杀了太子和太傅,迎立废太子公子光(庄公)即位。此人当国秉政可说是很有政治手腕,文武皆能,权势熏天,并不是个贪鄙小人。庄公之死表面上是缘于一个戴绿帽第三者的故事。其实这样的事在齐国也发生过,比较有名的就是文姜与齐襄公和鲁恒公三角关系,结果鲁恒公因此而死在齐国。

  话说崔杼的继室棠姜也是个大美女,齐庄公也听闻了她的美貌,就利用君王的身份勾搭上了,多次到他家与棠姜幽会,并且还将崔杼的帽子赐给别人。近侍劝说不可如此,齐庄公却说除了崔子,别人难道不会有同样的帽子了吗?本来么这种丢人的密事大家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现在却是将丑事广而告之让大家看笑话,崔杼可是丢大了脸,以后还如何执政。君臣之间看似牢固的利益结合,开始出现了巨大裂痕。庄公在晋国动乱时趁火打劫,崔杼觉得晋国必然要报复,想要杀死庄公来讨好晋国,而又没有得到机会。五月,莒国由于这次战役的缘故,到齐国朝见。庄公设宴招待他,崔杼却推说有病。第二日,庄公去看望崔杼,乘机与棠姜幽会。庄公在屋外拍着柱子唱歌调情,哪知他情人早已和崔杼从侧门出去了。被收买的侍人贾举禁止庄公的随从入内,自己却关上大门。里面甲士们一起围住庄公,他只得登上高台求免死,众人不答应;庄公又请求在太庙自杀,还是不答应。只得爬墙出逃,被箭射中大腿,掉入墙内被杀。那些跟随庄公前来的臣子,也被崔杼杀掉,莫名其妙的作了陪葬品。崔抒终做到“我可以扶你上位,更可以将你拉下来”的又一次春秋例证,孔子后来说“礼崩乐坏”,本身就是曾经受到齐国这场动乱的影响。

  晏婴政治生涯中最大危机已经来临,一个处理不好身首异处是平常。晏婴知道此事后,第一时间到了崔杼家门口。晏子手下问他:“你准备去死吗?”晏子大义凛然地回答:“君主为社稷而死,我也为君主而死;君主为社稷而逃亡,我也为君主而逃亡。如果他为了自己的私利和错误而死,又不是他的亲宠之臣,谁愿意去死!”说着,晏婴走进崔杼家,枕着齐庄公的死尸大哭,后三拜而出以尽私谊。崔杼手下劝杀了晏婴,他摇头道:“杀了这样的人会失去民心的。” 事后崔抒和庆封要立庄公的幼弟杵臼为齐国君主,是为齐景公。崔杼和庆封要大臣们一起盟誓,效忠崔氏和庆氏。刀斧之下,这就是要不要自己脑袋的宣誓,所有的大臣们都乖乖的盟誓。唯有晏子仰天长叹:“我晏子如果不忠于国君和社稷,有上天作证惩罚我”。崔庆二人明知晏子另有所指,也只好装糊涂,没敢对晏子下手。晋国早已联合诸侯要以报复,齐国崔氏、庆氏当政,向晋国改善关系,就用杀齐庄公这件事情向晋国解释。七月二十日,诸侯在重丘结盟,晋齐两国才暂时和解。

  崔杼弑庄公的原因不仅交杂着私恨与公仇,野心与欲望,还有公室与士大夫的国内矛盾,也有齐晋两国争霸的国际矛盾。晏婴他不是孔子那般因循守旧君臣之礼的臣子,事后也没为庄公报仇的行动,在这场政治危机中,晏婴是无力反对崔杼的,也没有反对拥立国君幼弟,这是晏婴明哲保身的原因。更大的可能则是,崔杼如果杀掉这个口碑很好的晏婴,恐怕会给自己留下无穷后患,还要借晏婴之名,来稳固民心。这才是晏婴在这场政治事件中能安然渡过的原因,不是他对弑君者网开一面而是他无能为力。而且晏婴很可能已经对崔杼与庆封将来一山不容二虎的状况有所知觉,所以暂且以时待变保存自身。


0 赞 评论
分享
举报

晏婴是春秋时齐国大夫,那个时候齐国确实发生过一起骇人听闻的弑君事件,弑君的人叫崔杼。

首先,我们必须对崔杼的身份有一个了解。崔杼的先祖是齐国创建者姜尚(姜子牙,吕尚)的儿子齐丁公姜汲,崔姓是齐丁公后人的一支。所以崔杼是齐国世族后代,在齐国也算是上卿。

崔杼少年的时候深受齐惠公信任。齐惠公死后,齐顷公即位。齐国大夫高固(齐文公之子公子高后人)、国佐(姜太后人一支)二人受崔杼胁迫,很是担惊受怕。后来二人在齐顷公面前挑拨是非,说崔杼对顷公不满,于是崔杼被迫逃亡卫国。后来崔杼想尽了法子,终于又回到齐国。

齐灵公的时候,高固已死,国佐在公元前574年的一次叛乱中杀死齐国大夫庆克,第二年被齐灵公派人刺死,高固之子高无咎被迫逃亡莒国。自此,齐国上卿崔杼和庆封(庆克之子)势力逐渐庞大,崔杼开始执政。

崔杼经常给齐灵公出谋划策,还带领齐兵攻打郑、鲁、莒国等一些不听话的诸候小国,深得齐灵公信任。

齐灵公晚年的时候准备废了太子吕光,让他和宠姬的儿子公子牙即位,公子光去拉拢崔杼和庆封做靠山。崔杼和庆封先杀了支持公子牙的太傅高厚,接着又杀了公子牙母子,齐灵公知道后吐血而亡。于是崔杼和庆封扶持公子光即位,是为齐庄公。

齐国棠邑大夫棠公逝世,崔杼和家里的门客东郭偃驾车前去吊唁,崔杼见到棠公的宠姬东郭姜年轻美貌就起了色心,很想接到他的府中。正好东郭偃是东郭姜的哥哥,崔杼想请东郭偃促成此事。东郭偃对崔杼说,我的祖上原本和你的祖上是一家,此事恐不合适。崔杼不听,将东郭姜纳入府中。

后来齐庄公经常去崔杼府中,居然勾搭上东郭姜,还把崔杼的帽子随意赏给别人,侍从对庄公说不可以这样做,庄公回答这有什么不可。

齐庄公和东郭姜通奸的事情败露,崔杼决定连合齐国劲敌晋国攻打齐国,一直没有找到下手的机会。

一天,齐庄公带着晏婴和随从又去崔杼家里,到崔杼家门口的时候,齐庄公把晏婴和众人留到外边,自己进去了。齐庄公去崔杼家里一边开杯畅饮一边唱着情歌小调,等待东郭姜从里屋出来。谁知东郭姜没见到,却见到崔杼府上一群人抄着刀围了过来。齐庄公慌慌张张央求这些人放过他,给他一个重新做人的机会,没有人答应。齐庄公又央求说放他回去,让他在太庙自杀算了,还是没人答应。齐庄公就去爬墙,墙太高了爬到一半齐庄公被人用刀砍到腿上摔了下来,齐庄公就这样被乱刀砍死。

接下来大门外的晏婴上场了,晏婴史称晏子,这个人在历史上太露脸了!齐国大夫,被人比做管仲,后来三次出使楚国而不辱使命,他的光辉事迹任人皆知。

晏婴本来和齐庄公一块来崔杼府上,到大门口被齐庄公拒绝了。左等右等没有等到齐庄公人出来,却等到他死亡的消息。晏婴脑子转得快呀,崔杼势大不是,跑是跑不掉。晏婴就进到大门里,伏倒在庄公尸体旁大哭三声,然后起来跺着脚大喊说,一国之君为了国家社稷而死,做臣民的就跟着他去死,一国之君为了国家社稷去逃命,做臣民的就跟着去逃命,一国之君为了自已的私事而丧命,跟我有什么关系呢。

宴婴的这段话非常到位,很多人赞赏他是为国尽忠而不是为人尽忠的典范。依小编之见,这又何尝不是宴婴情急之下自保的体现,他为何要大声说呢,就是说给崔杼他们听的,既保全了自己的节气,又和齐庄公划清了界限。晏婴真是高人也!

果然,东郭偃建议崔杼杀了晏婴。崔杼说晏婴是个有才能的人,齐国有用得着的时候。所以不要说晏婴不屑为齐庄公杀了崔杼,晏婴自已的命运也掌握在崔杼手里,崔杼从齐惠公、齐顷公到齐庄公三朝元老,掌握齐国国政,连废立国君这样的大事也可以操控,晏子根本不是他的对手。齐庄公的事,宴婴无能为力。

公元前548年,崔杼和庆封立齐庄王的弟弟公子杵臼为君,是为齐景公。崔杼任左相,庆封任右相。崔杼大肆杀戮齐国世族,庆封见齐景公器重晏婴,又建议崔杼杀了晏婴,他想给自已减少一个政敌。崔杼想了很久,没有找到晏婴的把柄。他对庆封说,晏子是个老狐狸,得等他露出尾巴。

两年以后,崔杼废长立幼,立自己和东郭姜的儿子崔明为世子,其它几个儿子不答应,发生了内讧。庆封乘机对崔杼家族进行围歼,崔杼除了小儿子崔明逃往鲁国,其他几个儿子都死了,东郭姜也死了,崔杼在孤独绝望中自杀。齐景公气根崔杼,对他的尸体进行了戳尸曝晒。

崔杼杀了齐庄公,庆封又间接杀了崔杼,齐国内乱庆封逃往吴国,楚国伐吴,庆封又被楚国人杀了。齐庄公、崔杼和庆封这些人都不是好人,恶人自有恶人磨,晏婴只须冷眼观之,何须为了恶人而大动干戈。



首先,感谢您的提问。

晏婴之所以不声讨杀害齐庄公的崔杼,那是因为齐庄公给崔杼带了绿帽子在先,虽说在古代一国之君想要什么就有什么,但出于道义,齐庄公这样的做法实际上是晏婴所不予苟同的。

并且在庄公被杀之后,晏婴也曾经说过,庄公如若为社稷而死,那么他也会跟着赴死,但如果国君有过错的话,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所以从晏子的话中就可以看出,庄公与崔杼之妻东郭姜的做法是大错特错了,所以出于道义,晏婴没法为庄公声讨崔杼,只能伏在国君身体之上为其送最后一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