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敢于杀死国君,却不敢杀晏子│59

 青禾田讲古 2022-07-26 发布于加拿大

晏子在齐国,可说是“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式的人物,而且因为晏子一心为国、为民,所以晏子在民间威望非常高。

齐庄公时期,有一次齐庄公实行戒严。齐国国都临淄城里的百姓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以为有战乱或者叛乱发生,于是纷纷拿着武器,站在大街上,并且有越来越乱的趋势。齐庄公也吓了一大跳,没想到事情演化到了这种地步。急中生智,派人向大家解释,什么事也没发生,大家不要误会,不信你们看晏子就在家里啊(孰谓国有乱者,晏子在焉)。百姓一听晏子在,就都放心了,于是纷纷散去。

可见晏子在百姓心中,地位之高。

前面讲的,多是晏子聪明、机智,运用计谋的故事,但是晏子在具有大智的同时,同样具有大勇。

齐庄公时期,齐庄公肆意妄为,晏子多次劝谏,齐庄公基本当做耳边风。弄的是天怒人怨,群臣离心。

齐庄公六年(公元前548年)五月,齐庄公被权臣崔杼(zhù)所杀。

晏子听闻,不顾个人安危,独自一人,闯入崔家,扑在齐庄公的尸体上,抚尸痛哭。崔杼早就恨晏子入骨,但是因为晏子的威望太高,崔杼虽然敢于杀死齐庄公,但是却不敢对晏子动手,只能眼睁睁看着晏子哭完后扬长而去。

接下来,崔杼立齐庄公的异母弟杵臼(chǔ jiù)为国君,是为齐景公。

为了独揽大权,崔杼将文武大臣都关押起来,让大家宣誓效忠自己,否则杀无赦。有正直的臣子不从,连续被杀,更多的贪生怕死之辈,屈服于崔杼的淫威之下。

轮到晏子了,晏子怒目横对崔杼,铿锵有力地说:“我晏婴生死是齐国之臣。你崔杼无道弑君,一定不得好死。所有为虎作伥、助纣为虐的人,也一定没有好下场。”崔杼大怒,抽出宝剑,用剑指着晏子胸膛,要晏子重新立誓。晏子蔑视的看着崔杼说:“不就是一死吗,不管你是用刀,还是用剑,想让我晏婴屈服,做梦去吧。”崔杼是又气又怕,几次挺剑要杀死晏子,终究不敢,最终只得看着晏子离开。

对于权臣来说,晏子就是一块绕不过、躲不开、打不碎的坚硬的岩石。

那么对于国君呢?对于齐国国君来说,晏子是既让人尊敬、离不开,又招人烦、不想见。离不开是因为国家需要,招人烦是因为有事没事总劝谏自己。而且还总是理论正确,方法合适,不听都不行。

但是人总有一死。晏子死的时候,齐景公才真正的意识到自己失去了什么。

当时齐景公正在外面游玩,听到晏子死的消息,急忙命令赶车的人用最快的速度驾车往回赶。过了一会儿,齐景公嫌车走的太慢,下车自己跑步往回。跑了一会儿,发现还不如坐车快,于是又只得上车。

等见到晏子的尸体时,齐景公是抚尸大哭,边哭边诉:“晏子啊,你在的时候,日夜劝谏我,我还改不了我的毛病,现在你就这么走了,谁还来管着我啊,我该怎么办啊?这下齐国的社稷都要有危险了啊。”

这里的齐景公倒是挺明白,既知道自己的毛病,也知道晏子的重要性。可惜,晏子已去,再也回不来了。

《史记》的作者司马迁非常赞佩晏子,在《管晏列传》的最后,感慨道:“假如晏子现在还还活着的话,哪怕是让我给他拿着鞭子赶车,我也愿意啊(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xīn)慕焉)。”

对于齐国的将来,晏婴以自己敏锐的政治远见,也早就预见到了田氏将取代姜氏入主齐国的结局,并为之忧心忡忡。

公元前539年,齐景公派晏婴出使晋国。此时的晋国,同样面临“三家分晋”前的忧患。

晏婴在晋国,见到了晋国的大夫叔向。二人很有共同语言,但是二人也都是 “进退维谷”。晏婴曾经私下对叔向说过:“齐国政权最终将归田氏(齐政卒归田氏)。”

晏子也曾经向齐景公劝谏,并提出了阻止田氏代齐的策略。齐景公也非常同意,但是此时的齐国,早就不是姜氏能完全主宰的了了。而且,国内从大臣到百姓,也早就对国君姜氏,没什么好感了。所以虽然齐景公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是也没什么太大的效果,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晏子和齐景公活着的时候,田氏虽然小动作频频,但好在还有所收敛,但是随着晏子、齐景公相继去世,田氏开始肆无忌惮了。

公元前490年,齐景公死后,遵照齐景公遗嘱,齐国二守的国氏、高氏立公子荼(tú)即位为齐国国君。没想到不到一年,田氏的田乞驱逐国氏、高氏,废了公子荼,另立公子阳生为齐国国君,是为齐悼公,田乞自立为相。从此田氏掌握齐国国政。

公元前386年,田和放逐齐康公于海上,自立为国君,同年周安王正式册命为齐侯。公元前379年,齐康公死,姜姓齐国到此彻底灭绝。田氏仍以“齐”作为国号,史称“田齐”。

如果您觉得本篇文章尚有可观之处,

作者简介:李永田,从事中国传统文化普及、教育、创作及出版工作多年,出版多部中国传统文化类著作。主要作品有:《中国古文鉴赏》、《中国历代散文名篇鉴赏》、《国学经典》(诗、词、曲、赋四册)、《唐宋名家诗词赏读》(全十二册)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