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姓怨恨齐景公不仁,晏婴执鞭抽打百姓,孔子称赞:救民于苦难

 雨吻花开 2020-08-04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君臣合作的典范,如齐桓公和管仲、秦孝公与商鞅、李世民和魏征等,这样的例子可以列出很多,今天我们来说下齐景公和晏婴。齐景公与上面提到的君主相比,能力平庸还经常说胡话,被晏婴屡屡“批评教育”,甚至一天被怼三次。这要换做一般君王还真受不了,但齐景公非常开明、虚怀纳谏,在晏婴的辅佐下,齐国虽然内部有很多问题,仍然在诸侯中保持了应有的大国地位。

齐景公总被晏婴“欺负”,但历经近30年的风雨,他和晏婴的君臣情义却如铁似钢,甚至在晏婴死后,齐景公伏尸痛哭不愿离去,这样的君臣感情在历史上都是不多见的。其实晏婴与齐景公友谊的小船,也是在日积月累的争论中建立起来的。

1、晏婴重民与爱民,怼齐景公不为私利

晏婴史称“晏子”,夷维(今山东省高密市)人,春秋时期齐国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晏婴屡谏齐景公都是出自重民与爱民的考虑。针对齐国的时弊,劝谏齐景公施行仁政,关心百姓疾苦。强调“德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

有一年齐国连续十七天降大雨不止,洪涝灾情严重。齐景公竟然不闻不问,到处找歌手饮酒作乐。晏子多次奏请救济灾民,但齐景公都拒绝了。晏子最后把自己家的粮食都分给了灾民,还将车马、器物等放在路旁供人们随便使用。

但自己的力量毕竟是杯水车薪,晏婴直接去找齐景公说理,他说:“现在洪灾导致百姓缺衣少穿,食不果腹,大王还在这里饮酒作乐对他们漠不关心,这样不是很残忍吗?”说完就气愤地甩袖而去。齐景公反省了下,不得不下令开仓救济灾民。

晏婴怼齐景公都是出自以民为本,对于齐景公穷奢极欲、自我陶醉的作风一点不留面子。一次齐景公到麦丘游玩,问在那里的封人(春秋时各诸侯国都设有封人,典守封疆,同时掌管筑城之官)年岁多大了,封人告诉他自己八十五岁了。

景公说:“您真长寿啊,请您祝福我吧。”封人先祝他健康长寿,有益于国家,景公不满足;再祝他的后代长寿,景公仍不满足;封人便说:“使君无得罪于民。”景公听了很不高兴,说:“只有百姓得罪于君主的,哪有君主得罪于百姓的?”晏婴立即插嘴说:“错了,桀纣不是被百姓诛灭的吗?”晏婴这一怼,让齐景公顿时哑口无言。

2、晏婴进谏讲究艺术与技巧,注重求 “和” 而不求 “同”

指望国君和自己想的一样是不可能的,晏婴认为君臣之间要讲 “和” , 就要讲互相配合, 取长补短, 保持一种和谐团结的关系 。君主行仁政,启用贤才 ,臣下要敢于进谏, 匡正君主之过,则国家就会强盛,民众就会安康。

为了除掉奸佞,晏子二桃杀三士,晋、燕二国趁乱来袭,晏子就向齐景公推荐田穰苴,穰苴治军有方,齐军斗志昂扬,令晋、燕胆寒退兵。

晏婴还巧妙利用齐景公迷信天命,为百姓谋利。一次齐景公生了疥疮,接着又患了疟疾,一年都没好。晏子借此机会劝谏齐景公,施行仁政才不会被上天惩罚,让官吏放宽政令,减轻赋税,这样大王的病就会好了。还有一次天空出现彗星,齐景公担忧不吉,晏子趁机进谏让景公减轻税赋徭役,才能顺应天意。

对于齐景公荒废朝政之举,晏婴也毫不客气。齐景公听歌手唱新曲,不愿上朝接见大臣。事后晏婴令宗祝执行礼法拘捕以新乐淫君的歌手虞。齐景公非常生气说:“国家大事 , 百官的政事 , 我愿意请您管 , 饮酒品味 , 歌舞音乐, 希望您别参与。”晏婴说,商封王作《北里》舞曲,沉迷于委靡粗俗的曲乐令国家灭亡,君主怎么能够轻易改变齐国原有的音乐呢?”齐景公于是诚恳地认错改过。

3、君王也要面子, 晏婴进谏,匡正国君过失,为其承担错误和骂名

晏婴能力再强,如果一味的批评君王的过失,齐景公也难免有厌烦的那一天。所以晏婴在谏匡国君过失的同时,只要百姓能得到安宁,晏婴宁愿为齐景公承担错误和骂名,在公开场合维护齐景公的威信, 维护良好的君臣关系。

一次,晏子出使鲁国。齐景公在此期间,强令民工造宫殿大台 。冬季天冷了也不停工, 挨饿受冻的人很多,人们都盼晏婴回来劝谏齐景公停工。晏婴回来后,齐景公请他饮酒赏乐,晏婴说 :“大王这样赏赐我, 请让我唱一曲助兴!” 于是唱道:“冰冷的水洗我,怎么活! 君王要毁了我,怎么活!”

晏子唱完,又叹息又流泪的 。齐景公一听,也猜出了个大概,说先生何以如此,想必是为建造大台这件事吧 ! 我马上下令停工便是 。晏婴听后 , 拜了拜景公, 没说什么话就走了 。

晏婴紧接着来到大台,拿起鞭子就抽打大台上那些不干活的人,边打边骂:“你们都有住房躲避日晒潮湿,大王建一座大台却磨磨蹭蹭不快点建成 , 都在干什么呢?” 这些民工不明就里,背后都骂晏婴“助纣为虐”,国人皆曰:“晏子助天为虐。”

晏婴离开后,齐景公停修大台的命令也来了,大台上的人们都高兴地跑回家了,心里感谢的是齐景公,而憎恨起晏子来。孔子听闻这个事后,称赞晏婴:“关心民间疾苦、救民于苦难而不自夸,德行高尚足以弥补齐国三代君主的过失而无人可比,真可称得上是君子啊!”

正是晏婴的高尚品格,令司马迁为之仰慕不已。司马迁在《史记》中为晏婴作传,情不自禁地赞叹:“如果晏婴还活着,哪怕让我为他执鞭驾车,我也心甘情愿啊!”

4、齐景公从谏如流,源于对晏婴能力的认可和依赖

品德高尚不见得君王都会喜欢,齐景公用人不仅有晏婴、司马穰苴等忠臣良将,也有梁丘据、裔款等阿谀奉承的奸佞之人。之所以对晏婴言听计从,还是看重了晏婴的能力和忠诚。别的不说,晏子使楚的故事,家喻户晓。楚王多次想要羞辱晏子,都被晏子化解,令不可一世的楚庄王感到惭愧,厚礼把晏子送回齐国,令齐国威望大增。

齐景公将国政托给晏婴处理,其实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齐景公的国内困局,需要一个贤能之人来平衡。

公元前548年,齐庄公与崔杼之妻东郭姜私通,被崔杼等人杀死,拥立齐后庄公的异母弟杵臼即位,是为齐景公。齐景公继位后如履薄冰,姜氏政权的势力日渐衰微 ,有权势的卿大夫越来越多,越来越强。除了国氏和高氏,崔氏 、 庆氏 、田氏家族纷纷逞强好胜,互相攻伐争杀,崔氏、庆封氏、栾 、高氏等相继被灭。

面对这一乱象,齐景公执政后想要学习并恢复齐桓公的王霸之业,就必须启用如管仲一样的人物为相,而晏婴正是这样的人。晏婴多年执政的威望,齐国不管哪个卿大夫都认可他的能力和忠诚。晏子相貌平平,但足智多谋,刚正不阿,这样的忠臣齐景公自然愿意拜他为相。

齐景公能力平平,但有虚怀纳谏 , 知错改过的开明执政作风,不耻下问求谏治国之术,才使得晏婴能及时劝谏齐景公,改正其不利于治国为民的言行,进行不同形式的上谏。在 《晏子春秋》 卷一 、 卷二记载的 50 章晏婴上谏中, 其中就有 49 章是谏齐景公的。就算晏婴这样怼齐景公,齐景公也都基本能纳谏改过,确实也是非常不容易。

晏婴历齐灵公、庄公、景公三朝,任上大夫,执政长达五十四年。特别是辅佐齐景公近30年的时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使齐国出现了 “君臣同欲”、“百姓无怨”、“邻国忌之 , 百姓亲之”的局面 ,没有君臣二人的紧密配合是做不到的。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再怎么和谐的君臣也有离散之时。齐景公四十八年(前500年),晏婴去世,齐景公悲痛得无法自拔,甚至作出了不合礼数的行为悼念晏婴。史载:“行哭而往, 至, 伏尸而号” ,意思是边走边哭,甚至趴在晏婴尸体上哭泣,这是一个国君对于臣子的发自内心的悼念,历史上也罕见。

最后齐景公发出悲鸣:“今天降祸于齐, 不加于寡人, 而加于夫子 , 齐国之社稷危矣, 百姓将告谁夫 !”失去了晏婴的齐国和齐景公确实也开始走下坡路。墨子说:“晏子知道,晏公知穷矣!”,就是说晏子懂得治国的道理,而景公也终于知道没有经验的人治国确实束手无策了。

前490年,齐景公死后,齐国大权落入田氏手中。田乞立公子吕阳生为君,是为齐悼公,其实就是一个傀儡。而吕氏齐国也在前386年走向了衰亡,周安王册封田和为齐侯,田氏历经几代人的努力完成了田氏代齐的步伐。

田氏能够成功代齐,也是几代人在齐国广施恩德的结果。晏婴曾劝齐景公阻止田氏这一行为,同时要多体恤百姓,笼络齐国民心,但齐景公却没有诚心接受这一劝谏,让田氏广聚民心,最终完成了政权的交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