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拉丁美洲史——八十八、现代主义文学(下)

 梦想童年594 2019-04-15

2.鲁文·达里奥

    尼加拉瓜诗人鲁文·达里奥是拉美杰出的现代主义诗人,原名费利克斯·鲁文·加西亚·萨米恩托。生于尼加拉瓜新塞哥维亚省梅塔帕镇(今达里奥城)。1868年他随家迁居洪都拉斯,曾侨居萨尔瓦多。自幼父母离异,家境贫困,由姑母和叔父抚养。11岁改名达里奥,并开始发表诗作,故有“诗童”之称。1881年到马拉瓜,在国立图书馆工作。这期间,他博览群书,并埋头创作。1883年他在总统府秘书处任职。1886年移居智利,在瓦尔帕莱索任海关职员。后相继发表短篇小说《蓝色的鸟》、诗集《牛蒡》、《诗韵》等。1888年出版诗文集《蓝》。它标志着拉美现代主义诗歌新阶段的开端。

鲁文·达里奥

    自1889年起,达里奥曾多次作为阿根廷《民族报》的记者游历北美和欧洲。在此期间,他结识了许多当地文化界人士,并发表了大量诗作,引起了强烈反响。1893年任哥伦比亚驻阿根廷领事。1896年发表散文集《奇异者》和诗集《世俗的圣歌》(又译《亵渎的散文》)。1898年作为《民族报》记者,再度游历欧洲各国,出版了多部文集。1904年任尼加拉瓜驻巴黎总领事。翌年在马德里出版诗集《生命与希望之歌》,这是他最杰出的诗集。1914—1916年侨居美国。病逝于尼加拉瓜莱昂市。

    鲁文·达里奥的三部代表作显示了不同时期的艺术特点。他自己称:“《蓝》标志着我青春的开始;《世俗的圣歌》意味着青春的高峰;《生命与希望之歌》则意味着生命的津液在秋天结出的硕果。”

    《蓝》是一部诗文集。它的发表标志着拉美现代主义运动的形成。正如作者自己所说:“蓝对我而言,是梦幻的色彩,艺术的色彩,是古希腊和荷马的色彩,海洋和天穹的色彩,是拉丁文,意为‘蓝色’”,“我把我的艺术春天的精神花信期浓缩在这天蓝色中”。蓝色已经成为现代主义和鲁文·达里奥的象征和标志。

    《世俗的圣歌》标志着现代主义诗歌的成熟,从内容到形式都是现代主义诗歌的典型。诗人把自己比作一个古希腊牧童,没有任何人来听他吹笛,只能自我欣赏。他非常孤独寂寞,便离开家乡,到各国去旅行,寻找爱情。诗人凭着丰富的知识和想象,描写了远方的异国情调:希腊、罗马、法国、德国、西班牙、东方、中国、日本;作者描写了仙女、天鹅、白睡莲、孔雀、女神、丝绸、黄金、菊花、荷花等组成的神话梦幻世界。

    《生命与希望之歌》是鲁文·达里奥最优秀的作品。在这部诗集中,诗人不再单纯地注重辞藻的雕琢和韵律的修饰,而是同时想抒发自己的激情。尽管这部诗集仍有逃避现实的倾向,但诗集中不少诗歌表现了诗人对社会的关心,对命运的困惑,对美国侵略扩张企图的批评。从这部诗集开始,在鲁文·达里奥的诗文中,经常出现泛西班牙主义和美洲主义的主题。这部诗集是新世界主义的先声,是现代主义晚期诗歌的标志。

    3.何塞·恩里克·罗多

    乌拉圭作家、哲学家、文艺批评家何塞·恩里克·罗多是拉美现代主义运动中最杰出的散文家。他出生于蒙得维的亚一富裕家庭。青少年时期受过人文主义教育,就读于共和国大学。1895年参加创办《全国文学和社会科学评论》杂志。因发表文学评论《即将到来的人》,而一举成名。当过共和国大学教授、国家图书馆馆长、众议员、乌拉圭新闻协会主席。1916年作为《面与面具》杂志的记者出访西班牙、法国和意大利,死于西西里岛巴勒莫。

    罗多在位鲁文·达里奥《世俗的圣歌》第二版所写的前言中说到:“我也是一个现代主义者;我全心全意地属于这个伟大的流派;它体现了本世纪末期思想演变的特征和意义;我属于这个流派,它起源于文学上的自然主义和哲学上的实证主义,在保持它们生命力的同时,引导他们向更高的境界转化。”

    罗多最重要的名作有《爱丽儿》(又译《阿列尔》),发表于1900年。它是《新生活》的第三卷,主要阐述了他反对美国追求物质财富的功利主义的思想,提出了美洲终将成为一个统一的大国的“美洲主义”观点,在拉美思想文化界产生了较大影响。

罗多的其他作品还有《自由主义和雅各宾主义》、《海神普洛特的动机》、《普罗斯佩罗的游廊》、《海神普洛特的新动机》等。

    罗多的散文风格和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寓言、分析、推理、轶事、散文诗等。内容和形式统一,思想和风格相融,是罗多散文的基本特色。无论在思想和艺术上,罗多对拉丁美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拉美是一家专注于中国和拉美地区在经贸、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平台公司,促进中国与加勒比海岛国和南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企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