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玩沙子的卡罗尔

 昵称BbprGMTQ 2019-04-15

卡罗尔是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她喜欢玩沙子。今天她带着很多工具来到沙地上独自玩耍。起初她想用叉子将沙子装满杯子,但是沙子都漏掉了,后来她尝试了勺子,方法很成功,于是她感到既开心又满足。这时一个陌生人出现,他责备卡罗尔“你真淘气”,卡罗尔感到害怕,她中断了玩耍跑回了家。回到家的卡罗尔首先跑去厨房找妈妈,忙忙碌碌的妈妈看到脏兮兮的卡罗尔马上想到的是又要给她洗衣服了,她说:“你看你把自己搞的多脏,满身都是沙子。” 于是卡罗尔开始哭泣。

故事讲完了,那么让我们来看一看,卡罗尔在这短短的一天内经历了多少情感变化,这些情感变化让她学到了什么或者说对她会产生什么影响。首先卡罗尔从“尝试和错误”的经历中学到了叉子并不是装沙子的最佳工具,她从自己成功的经历中学习到,如果下次还需要在杯子里装满沙子,她会自然而然的使用勺子。其次陌生人的出现让卡罗尔感到危险,她立刻中断了玩耍去寻求保护。而且如果下一次她还需要玩沙子的话,也许她就不会再去同一地点,而是选择一个更加安全的环境。第三感到危险的卡罗尔首先想到的求助对象是家,再具体一些是父母,但是她得到的不是保护或鼓励,而是责备。如果这个时候父母赞扬了卡罗尔,那么卡罗尔会感到自豪,以后会经常去玩沙子。但是面对父母的责备,卡罗尔感到羞愧,她可能意识到玩沙子的目标不适合继续进行,所以她可能从此不再去玩沙子了。短短一天里,卡罗尔经历了满意、喜悦、自豪、害怕、焦虑、羞愧等一系列积极和消极的情感状态。

“尝试和错误”是人类最常规的学习方式,卡罗尔因为装满杯子而拥有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将“勺子”和装满杯子建立起了联系,这种联系不仅仅是将两种事物联系在一起那么简单,还包括在各种同时发生的因素中选择可以联系在一起并真正有效的事物,换言之卡罗尔建立了一种结构模式。例如卡罗尔并没有认为杯子被填满是因为当天的天气晴朗,也没有认为是因为她在玩沙子的时候打了两个喷嚏,当然也没有将成功归因于上帝。选择合适的模式结构有时候比事物本身更重要,这样的模式可以分为具体事物(例如用勺子)和面临情况(例如杯子是否被填满)之间的关系,以及取得成功的步骤(先找到勺子)。步骤会带来子目标,例如当下次卡罗尔要填满杯子的时候,她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寻找勺子,正是因为在实现目标之前会存在很多个其他的次要环节,所以制定计划,评估步骤的先后顺序等等就成为必须。以上这一切都是卡罗尔这一天里学到的东西。

卡罗尔被陌生人责备,她很害怕,慌慌张张的逃回了家,回家后的卡罗尔被妈妈责备,然后羞愧的哭了。为什么卡罗尔面对陌生人的责备是害怕,而被妈妈责备却会羞愧呢?羞愧是什么?羞愧从何而来呢?亚里士多德认为“羞愧是耻辱的心理表现,并因为羞愧自身而不是羞愧造成的结果而来,我们在乎别人的对我们的看法,是因为我们在乎形成这种看法的人。我们之所以在某些人面前感到羞愧,是因为重视他们对我们的看法。这些人包括钦佩我们的人、我们钦佩的人、我们期待获得钦佩的对象、竞争者和我们支持的人。”换言之,羞愧来自我们所重视的人对我们的看法。那么妈妈和陌生人有什么区别呢?为什么我们重视的人是妈妈而不是陌生人呢?

大部分动物在出生后会对母体动物产生依恋情绪,心理学家往往称这样的人为“看护者”。早在1930年,动物观察家就发现刚刚孵化的鸡鸭鹅会对看到的第一个移动的物体产生“依恋”,奥地利动物学家劳伦兹把动物的这种行为称作“印刻”。不过人类似乎没有动物那种绝对的“印刻”,但是研究人员也发现婴儿和母亲之间的“依恋纽带”,婴儿在出生前就能够识别母亲的声音,4天大的婴儿已经能够寻找和较长时间看母亲的脸。曾经比较流行的观点是依恋的主要功能是保证食物来源,但是现在的研究认为这种生理上的照顾并不是最重要的原因。1959年心理学家哈洛做了一系列极富争议的实验,让新生的婴猴同两个假妈妈呆在一起,一个是胸前挂着奶瓶的铁丝猴,一个是布料猴,哈洛发现即使铁丝猴能够提供食物,婴猴还是喜欢和柔软的布料猴呆在一起。当感到害怕或者威胁的时候,婴猴只会跑到布料猴身边并紧紧抱住它。就婴幼儿来说,依恋的对象未必仅限于母亲,约翰鲍比认为“一个婴儿的依恋对象可以是同龄的其他婴儿,也可以是其他年龄更大的对象,也可以是像布娃娃等其他物体,甚至可以是某种想象出来的对象。”另外,在很多虐待儿童的案例中,受到虐待的儿童对施虐者也存在依恋情绪。

人的部分特征是基因的遗传,比如有的孩子天生比较安静,而另一些则一出生就很闹腾,不过人的另一部分特征来自与依恋者的紧密联系。就卡罗尔来说,妈妈的责备会给卡罗尔玩沙子的行为赋予一种道德价值的意义,玩沙子会因为妈妈的责备变成一种不光彩的行为,于是也许一个拥有材料工程学潜力的天才就此会被埋没掉。依恋纽带是人格形成的重要因素,它为孩子提供重新组织优先事项的方法,孩子通过依恋者的反应测量和形成自己的道德感、伦理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如果说“尝试和错误”教会我们实现已有目标,那么因依恋产生的羞愧和自豪则教会我们应该摒弃和保留那些目标 “我们的价值观和目标的形成受到我们所依恋的人的影响和左右,至少在价值观形成的早期阶段。” 这种“依恋纽带”使卡罗尔是如此重视妈妈对自己的看法,在卡罗尔的妈妈赞扬她时,卡罗尔会感激和自豪,在妈妈责备她时,她会产生羞愧的感受进而哭泣,最终放弃玩沙子的想法或者对玩沙子产生某种罪恶感。邪教和传销组织的洗脑过程都有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那就是要求你切断或者暂时切断所有的社会关系,包括家庭关系,参加组织的集体生活——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生活。这样他们就会相对容易的破坏你的防御,而离开社会依恋的人因为焦躁不安或者潜在的焦躁不安会更容易接受思想的侵入,对邪教徒、预言家、占卜者或者某种领袖产生依恋。

正是依恋对象的巨大作用,以及依恋对象的不确定性,所以在儿童教育方面,父母应该高度重视这种“依恋纽带”现象以及自己的被依恋的身份。首先父母应该牢记自己对孩子的态度很可能决定孩子的一生,失去父母的尊重将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另外在任何情况下,孩子的依恋对象通常包括父母,但也可能包括她的同伴和朋友,这暗示父母应该关注孩子所交的朋友,尤其是那些最能吸引孩子注意力的朋友。最后父母应该注意对孩子的陪伴,约翰鲍比认为,婴儿6个月大时,母亲离开少于6天时,对婴儿造成的影响会持续到两年以后。不过孩子3岁以后,对陌生事物和母亲离开的恐惧就开始减弱,这也是儿童3岁入托的生物行为学上的理论依据。

儿童时期的依恋纽带的产生多半有个时间界限。雏鸡和小狗的“印刻”时限非常具体,雏鸡从出生开始不超过20个小时,小狗则是37周,印刻发生的时期形成的印刻行为作为动物的习性保存下来,并且是不可逆的,一旦形成就不能修正和还原。倘若幼小动物的印刻过程遭到阻碍和中断,母亲与幼小动物就不会相互认识。与此相似的是,婴儿从两岁开始会有一段时间非常恐惧陌生人。这样依恋对象和陌生人就会被截然分开,两者即使有相同的行为,其作用也会截然不同。生物之所以会进化出这样的特征,原因不难推测——“如果陌生人能够随意改变你的想法,那么他们仅仅通过改变你想做什么就可以为所欲为,对此没有任何防御能力的儿童就不大可能幸存,因此,演化规律倾向于选择有能力抵御这种影响的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