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仅存20多件高古瓷之——绞釉

 秋水长天清一色 2019-04-16

绞釉装饰技艺晚至金代才出现。因绞胎工艺繁琐复杂,聪明的古代陶工一直在思考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方法来体现其天然纹理的绞胎效果,以至出现了半绞胎、绞胎贴面等省时节料的改进方法。经五代、北宋绞胎工艺及烧造技术的不断进步,金代出现了胎表“绞胎纹”的类似“绞胎”器,它既有绞胎器的天然纹理,而又别于绞胎器的传统纹理,更细腻而自然。这就是学术界称之为“绞釉”陶瓷。绞釉工艺的形成是陶工模拟“绞胎”器而成的一种全新装饰工艺。因绞釉工艺较绞胎工艺简单,以至经元、明、清至今一直没有中断,与传统的绞胎工艺并行至今。“绞釉”即是用多种不同色釉与化妆土混合稀释,并晃动将两种色釉搅拌成不规则的条纹,构成一种有别于绞胎工艺的风格独异的装饰纹样。对于这种“绞釉”装饰,部分学者形象地称为“流泥纹”、“流沙纹”或称“绞化妆土”。有人认它的工艺技法与“绞或搅”没有关系,是化妆土淋洒而成,属化妆土装饰的新工艺,其名称定为“淋粉”更适合。为避免用词混乱,本文暂按传统的“绞釉”称之。

从已知可确信资料看,绞釉产品的窑口集中在河南省,主要有:宝丰清凉寺窑、郟县黄道窑、新安城关窑、禹县扒村窑、修武当阳峪窑、博爱柏山窑等。有文称山西榆次窑亦生产绞釉器,从所附标本看,当为瓶类无疑,河南禹县扒村窑址曾出土元代孔雀蓝绞釉瓶标本。
图156“宋·绞釉玉壶春瓶”
图157b“北宋·耀州窑绞釉碗” 绞釉是一种化妆土艺术,不少学者都称之为绞化妆土。因绞釉器出土和传世较少,实物标本难得一见,其实“绞釉”即是“绞化妆土”。长期从事绞胎瓷研制的河南艺人贠荣贵将搅化妆土称为“绞胎釉”,区别于搅胎瓷,而搅釉就是将两种不同颜色的不透明釉混合在一起施于坯体上。但这种技法属现代工艺,就古瓷而言至今不见真正的绞釉瓷器。绞釉也许是绞胎釉(搅化妆土)的简称,但工艺操作上概念完全不同。为照顾习惯,本文仍按“绞釉”传统称谓。绞釉制品所见不多,约20件,多为传世品,出土物仅见1993年山西平朔曹沙会村元墓出土一件绞釉玉壶春瓶。主要器型有碗、盘、炉、枕、花口瓶、双耳瓶、长颈瓶、梅瓶、盖罐等,主要釉色有黄釉、青釉、白釉、黑釉、孔雀蓝釉等。
图158金·绞釉
图159金·绞釉三足炉
160明·绞釉盘残件

第一节

绞胎瓷

我国唐代始见一种特殊的陶瓷装饰工艺——绞胎,又称“搅胎”。唐代慧琳和尚《一切经音义》释绞曰:“绞饰上,交效反,《考声》云:‘绞,谓缯黑黄间色也’。”指出所谓绞,就是丝绸上的“黑黄间色”。从实物看,不少绞胎器的色彩效果确实如此。尽管尚难查考绞胎命名的时代,但这样的命名深合唐人本意。何谓“绞胎”?就是利用不同色调的胎土料,分别制成坯泥,并把不同色调的坯泥擀成板块,相互叠合,再进行特定的绞揉、切片、拼接、贴合、挤压,制作成型,器胎上便呈现出不同色调相间,盘旋蹙结的纹理。

图151唐·三彩木瘿纹长方形枕

河南黄冶窑是我国目前已知的绞胎工艺发源地,唐代烧造低温绞胎陶器,未发现绞胎瓷器。而山西浑源界庄窑却发现了唐代青釉绞胎瓷盏、托、碗、枕等器物,以赭色、白色相绞,或施青釉,或素胎,还有三彩器物与绞胎器物相粘连的器物,也见三彩及绞胎器的素烧件,可知该窑烧造高温青釉绞胎瓷,从绞胎素烧器看,也生产绞胎陶。那么黄冶窑也可能烧高温绞胎瓷。唐代黄堡窑也发现青釉绞胎瓷品种,是青釉下白彩绞胎瓷枕,枕面为镶嵌贴面的绞胎团花,枕壁各面以白彩绘朵花,草率随意,绞胎团花用灰、黑两色绞成,灰胎施青釉。由于能够确认的青釉绞胎瓷标本太少,人们普遍不知识绞胎品种。宁波最初出土唐代青釉绞胎虎枕时,被当成了长沙窑釉下褐彩瓷。以后浙江学者从遗址情况和器形、工艺特征上判断,认为应属南方制品,它可能是越窑产品,据说在慈溪上林湖窑址中可找到同类器物的标本。目前未见唐代青釉绞胎瓷传世。

图152唐·镶嵌的青瓷绞胎虎枕

北宋后绞胎器多为一次烧成的高温瓷,烧造的有巩义芝田窑、登封曲河窑、郟县黄道窑、鲁山段店窑、宝丰清凉寺窑、新安城关窑、修武当阳峪窑、禹县扒村窑、博爱柏山窑及焦作恩村、矿山、王庄、牛店、西王封等窑,省外有山西榆次孟家井窑、浑源青磁窑、盂县磁窑坡窑,山东淄博磁村窑、博山大街窑及枣庄中陈郝窑、宁阳西磁窑等。金元时,绞胎产品继续生产,且烧造绞胎器物的窑口已增至几十处。当阳峪的绞胎器产量不多,但发现较早。出土了绞胎小碗、钵式平底碗和一种圈足较高的绞胎碗等。值得注意的是,牛庄窑、恩村窑和矿山窑发掘出不少绞胎器,特别是矿山窑,出土可复原绞胎器近300件,其中在一个灰坑内发掘出大量的绞胎残件,复原器物近200件,器类有碗、钵、盒、盘、罐、壶、枕、瓶、盆,其中碗、盘、罐可分多种型式,品种比原来增多。还发现大型器物,有的碗、盘、盆直径都在20㎝以上。制作方法是用或白、褐,或白、黑,或白、黄两种色调的瓷泥揉合在一起,成型后的纹理变化多样,有羽毛状、木纹状、水波纹状、蚯蚓走泥状等,施透明釉一次烧成。同时也见有施绿釉的绞胎器,较珍稀。矿山窑产品胎质细腻、坚硬、较薄,瓷化较佳,制作精良、器型规整,少见整器绞胎,圈足、口沿及壶流等以白胎粘接。其工艺之精,为全国其它同期绞胎窑口所不及。

图153唐末宋初·如意形花枕

据称,内蒙古包头市燕家梁窑元代也生产过绞胎瓷,但未见详细的资料加以印证。

图154宋·绞胎碗 绞胎器传世不多,目前所见出土与传世的绞胎器共计约150件,品种还是比较丰富的,唐五代以枕为大宗,其次是碗、盘、钵、炉、杯、盒、罐、盂、钱柜、骑马俑、执壶、海螺、球等。唐五代绞胎器釉色以黄色透明釉为主,也见三彩釉、绿釉和高温釉。宋、金、元绞胎器主要有:塔、碗、盘、钵、杯、高足杯(碗)、器座等,尚见扇形抌、贯耳瓶、三足双耳炉等。釉色以白色透明釉为主,亦有黄色、青色、绿色和三彩釉。另外曾见元当阳峪窑绞胎花盆残片。绞胎器一般常见的有全绞、半绞及局部镶嵌几种。全绞胎多用模具压印成型,内外纹饰相同;半绞胎是将绞泥碾压并切成薄片,再贴入已成型的素胎表面,但有些器盖类是先将绞胎泥平贴于模范中,再将坯泥放入范模之中压制成型,绞胎纹自然沾在坯泥表面;局部镶嵌与半绞胎的枕之四壁有相似之处,贴片较薄,但纹饰却很精致。
图155元·绞胎高足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