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盛唐遇上绞胎瓷,太美了

 泰阳汉子 2018-10-05

瓷器是中国古代最重大的发明之一,是中国对人类文明做出的杰出贡献。绞胎瓷则是瓷器中独树一帜的艺术奇葩。

绞胎瓷是用褐白、黑白或棕白两色瓷泥交替迭摞、互相揉和,再用折迭、盘卷、切刮等方法制成各种绞样,然后拉坯成型或模压成型,胎上就出现两色相间、纹理变化多端、十分美丽的图案,再罩以晶莹玉润的透明釉、绿釉、黄釉,将如花似锦的花纹表现得淋漓尽致,给人一种流动变幻的美感,北方民间俗称透花瓷。由于它工艺复杂,制作难度极高,所以流传下来的绞胎瓷十分稀少名贵。

当盛唐遇上绞胎瓷,太美了

1、中国绞胎艺术瓷的产生

从目前的考古资料来看,绞胎工艺最早产生于唐代。有确切纪年的唐代胎瓷出土过两件,一件是唐神龙二年 (706)懿德太子墓出土的绞胎骑马俑,另一件是唐开元二年(714)杨谏臣墓出土的绞胎钵。还有一件青瓷绞胎枕,虽无明确纪年,但出土于宁波市和义路唐末遗址里,也可确定为唐代。

其他藏在国内外各大博物馆和私人手中的绞胎瓷器,根据造型、胎质、釉色、纹饰和工艺,可确定为唐代产品的有绞胎枕、钵、炉、盂、碗、盘、球、高足杯、茶叶锤等十多件。

当盛唐遇上绞胎瓷,太美了

唐代绞胎工艺有三种作法:

一是将褐、白两种色调的瓷泥相间揉合在一起,一次成型;二是把绞成花纹图案的胎泥切成薄片,然后粘合成型,小方枕都是这样做成的;三是把绞成花纹图案的胎泥切成更薄的薄片,贴在一般胎泥做成的器物表面上,如同包镶工艺一样。还有一种绞化妆土,将两种不同颜色的化妆土制成糊状泥浆,搅抖几下平洒在工作台上,然后将陶瓷坯体在泥浆上滚动蘸浆后,再罩透明釉。

用这种方法制出的产品有人称为“绞釉”器,实际上绞的不是釉,是化妆土,有学者形象地称为“流泥纹”、“流沙纹”。其装饰效果更具动感,如浮云流水,变化蒸腾。唐代绞化妆土的产品流传下来的很少,唐懿德太子墓出土的陶骑士俑,有人著文说不是绞胎器,是画上去的。

当盛唐遇上绞胎瓷,太美了

唐代绞胎瓷的装饰纹样一般是变化自然的团花纹和木理纹,没有宋代纷繁,但罩上透明釉、绿釉、黄釉、亦达到艳丽无比的效果。唐代生产绞胎瓷的窑口,就目前所知,仅有唐代河南的巩县窑,登封曲河窑,陕西的耀州窑,安微的寿州窑,浙江的越窑。

当盛唐遇上绞胎瓷,太美了

2、中国绞胎艺术瓷的繁荣

尽管唐代陶瓷业比较发达,新产品不断涌现,但不能忽略这样一个事实,即除了茶具之外,在人们的生活中,尤其在贵族的生活中,陶瓷器的地位并不高。

人们以华贵为美,金银器、玉器、漆器及其他稀有的工艺品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大大高于陶瓷器的地位。从永泰公主墓的壁画中可以看到,仕女手中拿的器皿有玉器、金银器、玻璃器,惟独没有陶瓷器。即使五代的《韩熙载夜宴图》中,宴乐时桌上的用具亦多是漆器和金银器,瓷器只有一套温酒的壶。到了宋代,瓷器外贸出口量大增,饮酒斗茶的社会风气兴盛,人们的追求由金银器转移为高档瓷器,从民间到贵族到官方,需瓷量猛增,刺激了瓷业的蓬勃发展,全国各地最终形成五大官窑和六大窑系。

当盛唐遇上绞胎瓷,太美了

绞胎瓷这株独树一帜的艺术奇葩就在这时怒放。据统计,宋、金时期烧绞胎瓷的窑口除焦作的当阳峪窑、恩村窑、牛庄窑、矿山窑、王封窑、焦作街窑外,还有巩县窑、郏县窑、密县窑、鲁山窑、宝丰窑、钧台窑、新安窑、登封窑、寿州窑、淄博窑、长治窑、浑源窑、榆次窑、耀州窑。但除当阳峪窑外,其他窑口皆数量少,品种单一,不够精致,微不足道。所以,我国陶瓷界一致认为:宋代绞胎瓷以当阳峪生产的规模最大,周围其他窑是受当阳窑影响所致。

当盛唐遇上绞胎瓷,太美了

绞胎陶瓷每一件产品都有其不同的纹理特色,其纹理结构只有相似,没有相同,它以独特的纹理结构和色彩变化在陶瓷产品中独树一帜,成为诸瓷之中的佼佼者,堪称制瓷精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