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晟,字景阳,定远人。父亲宋朝开、兄宋国兴,都随从太祖渡江,并都积功劳任到元帅。攻打集庆时,国兴战死,宋晟承袭他的职位。不久朝开请求回家终老,宋晟正随从邓愈攻克徽州,被召回,承袭父官。累升为都指挥同知,历镇江西、大同、陕西。洪武十二年(1379),他犯法被降为凉州卫指挥使。十七年五月,他讨伐西番叛乱首领,到亦集乃路时,擒获元朝海道千户也先帖木儿、国公把都剌赤等人,俘虏和斩杀一万八千人,将他们的酋长送到京师,挑选出他们的精锐一千人补充为部伍,其他人全部放还。宋晟被召回,重任为都指挥,进升右军都督佥事,仍镇守凉州。 宋晟(?-1407年),字景阳。凤阳定远(安徽省定远)人。明朝初年名将。 宋晟的父亲宋朝开、兄长宋国兴,都随从明太祖朱元璋征战四方。宋晟继承兄长、父亲的职位,镇守江西、大同、陕西等地。他四次镇守凉州,前后长达二十余年,与塞外民族屡次交战,"威著西鄙" 。官至平羌将军,封西宁侯。 人物生平折叠早有战功宋晟早期继承哥哥宋国兴的职位成为一名武将,不久之后离朝回家,但后被召回,随从邓愈攻克徽州,又继承了父亲的职位,升为都指挥同知,先后镇守江西、大同、陕西等地。 折叠威极西域洪武十七年(1382年)五月,宋晟讨伐西番叛乱首领,到亦集乃路时,擒获元朝海道千户也先帖木儿、国公把都剌赤等人,俘虏和斩杀一万八千人,将他们的酋长送到京师,挑选出他们的精锐一千人补充为部伍,其他人全部放还。宋晟被召回,重任为都指挥,进升右军都督佥事,仍镇守凉州。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八月,哈密寇边。宋晟充任总兵官,与都督刘真率军讨伐。哈密离肃州有一千多里。宋晟令军中多准备干粮,一天走两天的路,疾速前进,乘夜推进到了他们城下。天亮时,金鼓之声震地,敌人全城股栗战抖,遂攻克了其城,擒获其王子别儿怯帖木儿、豳王桑里失哥、知院岳山等,杀其国公,俘获一千三百人,将其部落和辎重收缴而归。从此外族慑服,明朝军威达到西域。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五月,宋晟随蓝玉征罕东,巡行阿真川,土酋哈昝等人逃走。九月,罕西西番率军入侵,蓝玉命宋晟率军将其讨平。 回师后,他调任中军都督佥事。 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六月,宋晟随总兵官周兴出开原,到达忽剌江。部长西阳哈逃走,官军追到甫答迷城,俘人畜而还。 折叠驱除岭表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宋晟被任为征南右副将军,讨伐广西巾并蒙等寨的苗人,擒获和斩杀七千余人。 洪武三十年(1397年),宋晟总领羽林八卫的部队,讨平五开、龙里苗人。 折叠再镇甘肃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宋晟出镇开平,随从燕王朱棣出塞,担任左翼。 回师后,宋晟筑万全卫等城。建文帝朱允炆即位后,他仍镇甘肃。 明成祖朱棣即位后,宋晟入京朝见,进升为后军左都督,拜为平羌将军,遣回所镇地区。 永乐三年(1405年),宋晟招降把都帖木儿、伦都儿灰等部落五千人,获得马驼牛羊一万六千头。朱棣遣使持节,在军中封宋晟为西宁侯,食禄一千一百石,子孙世袭侯爵 ,世袭指挥使。 宋晟共四次出镇凉州,前后二十余年,威信达于边陲。朱棣因宋晟是旧臣,有大将之才,所以用他专任边事,凡有奏请,总是批准。御史弹劾宋晟自专。朱棣说:"任人不专则不能成功,况且大将军统制一边,怎能完全拘泥于文法?"即敕令宋晟可以相机行事。宋晟曾请入京朝见,朝廷回报说:"西北的边务,全部托付给卿。不是朝廷召命,不要擅自来。"不久命他经营河西牧地,以及规划出塞方略。 折叠病逝任上永乐五年(1407年)七月,宋晟在任上病逝。 朱棣闻讯后,命有司为其办理丧葬事宜。 人物评价朱棣:①晟虽老矣,不懈于政,绥远恤士,得为将体。令守边将皆晟,朕复何忧。 (《名山藏》引)②昔尔父作镇抚辑有方。 (《名山藏》引) 宋瑛:然夙夜思惟,吾祖当草昧之初,遭遇太祖皇帝兴土之运,与吾父两世戳力,屡从征伐,茂著勋庸。而吾祖不幸年迈,负疾家居,厥功弗显。 (《追封西宁侯宋公墓碑》引) 杨荣:维时宋公,默识事机。发迹田野,真主是依。岂惟公能,公又有子。竭诚效忠,折卫御侮。群雄剪除,公亦年耄。负疾家居,辞荣履道。子既克肖,懋建厥功。诸孙实贤,爵位益崇。九京茫茫,不可复作。龙光昭回,以慰宜漠。雷庄磐磐,有威斯阡。铭以昭之,永世其传。 (《追封西宁侯宋公墓碑》) 杨士奇:定远密比,犹汉沛丰。父兄偕来,有伟宋公。义旗所向,仗剑先驱。神武不杀,迎降欢呼。长江飞渡,金陵定鼎。分命股肱,出妥四境。于宣于歙,于番于闽。公从总兵,声威日振。瓯宁既靖,公留奠之。进奠藩垣,大江之西。云中在左,分陕在右。公来镇抚,煌煌旌棨。敌窥西陲,公往遏之。斩絷其渠,招怀其余。繋兵辽阳,驱除岭表。如燎灭枯,如铁摧朽。马迹所历,几周四遐。桓桓之志,无康于家。文皇御临,亲任旧老。自西来朝,苍颜白首。天子曰嘻,卿宜在庭。纾予西顾,孰愈乎卿。公曰臣职,及臣未衰。西人忻忻,迓公复来。鞠躬尽瘁,遑敢怠宁。边人恃公,〈立乞〉然长城。宣上德恩,洽于遐外。耄倪毕归,如川赴海。天子曰嘻,维时茂勋。崇爵丰禄,予慰乃勤。维公遭际,实多父兄。伟绩贤称,晚而益闳。存没荣哀,归从先兆。来世莫京,繇公所肇。墓道有石,其崇九尺。太史述铭,永耀无极。 (《西宁侯宋公神道碑铭》) 查继佐:宋氏以缓师得西宁,以突围不得西宁,父子之间何如也? (《罪惟录》) 张廷玉:①晟凡四镇凉州,前后二十余年,威信著绝域。帝以晟旧臣,有大将材,专任以边事。 (《明史》)②宋晟在太祖时,即与开国诸元勋参迹戎行,其后四镇凉州,威著西鄙。两子尚主,世列彻侯,功名盛矣。 (《明史》) 亲属成员父亲:宋朝开,朱元璋麾下将领。 兄长:宋国兴,与父亲一起随朱元璋征战。 儿子:宋瑄,建文年间于灵璧战死;宋琥,娶朱棣女安成公主,官至前将军;宋瑛,娶咸宁公主,于阳和战死,谥忠顺。 孙子:宋杰,掌管禁兵宿卫。 曾孙:宋诚,官至平羌将军,宋城的儿子宋裕德死于流寇之手。 后代:宋铉、宋咨、宋恺、宋良臣、宋天驯、宋公度、宋世恩、宋光夏、宋裕本。 史料记载《文敏集·卷十九·追封西宁侯宋公墓碑》 《东里文集·西宁侯宋公神道碑铭》 《大明太宗文皇帝实录·卷六十九》 《名山藏·卷六十·永乐臣二》 《续藏书·卷四·开国功臣》 《罪惟录·卷十六·乘时诸臣列传》 《明史纪事本末·卷十·故元遗兵》 《明史· 卷一百五十五 · 列传第四十三》 后世纪念神道碑各一通。 宋晟墓位于江苏省南京市雨花西路113号,至今仅存宋晟及其父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