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神接师境,感而遂通——过去的太极高手是怎么得到真传的

 邹沁洋 2019-04-16

神接师境,感而遂通
一一过去的太极高手是怎么得到真传的
李新方

习武之人莫不希望尽快得到真传,但真传似乎很难得到,前人有所谓“五不传”、'十不传”、“六耳不传”等之说。其实,能不能得到真传不在于师父教
不教,也不在于能不解遇到明师,而在于自己会不会学,要想得到真传还有怎样得到真传的秘诀,如最先进入的是正宗拳派,都会知道的,那就是“神接师境,感而遂通”。家父《太极拳易学难精》云:“其则亦不远也”,真传就在近前,只要神接师境,也就是与师父和历代宗师处于同一境界,自有不可思议的感应,而且远近无别,没有任何时空障碍,所谓“有缘千里对面,无缘对面千里”,有没有缘,就是能不能处于同一境界。

武禹襄与王宗岳应不是同时代人,当然不可能见面,但王宗岳拳论却传给了武禹襄。同样,武禹襄访陈清平,也只是“因公赴豫省,过而访焉,研究月馀”(李亦畲《太极拳小序》,却能够“精妙始得,神乎技矣”(同上),这些看似不可思议的事情,在中国武术史上实为当然之事,因为武禹襄与王宗岳、陈清平处于同一境界,故能感而遂通。

然而古今都有许多人,寻真传,访明师,忙了一辈子还是与真传无缘。实际上,许多时候是擦肩而过,真传和明师就在近前而不识,就是因为喜欢舍近求远,不能反求诸己,舍已从人,与真正的明师不在用一境界,明师想教他也没办法教,道不同不相为谋,正如李玉畬《王宗岳太极谱跋》之慨叹:“切勿轻以予人!非私也,知音者少,可予者,其人更不多也”!

神接师境的必要前提,是对师父(当然是明师)和历代宗师所处的境界有比较全面而深刻的认知。“代不数人”的大宗师与一般武术家的差别在哪里?不是一着一势,更不是有什么秘而不传的绝着,王宗岳《太极拳论》讲得非常明确:“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说明融会贯通才是进入高级境界的标志,超越了动作着势,任何绝着对于他们来说都不起作用了,即“神为主帅”(武禹襄《太极拳解》),而神为主帅正是在融会贯通的基础上逐步实现的。

一是拳理与拳术的融会贯通,二是走架与打手的融会贯通,三是拳术与器械的融遇会贯通,四是着势与着势的融会贯通,五是太极拳与其他各家武术的融会贯通,六是技击与养生、修道等方面的融会贯通,七是习武与工作、日常生活的融会员通,八是太极拳与整个中国文化乃至其他文化的融会贯通。小知不及大知,知的境界之小决定能够神接的范围和程度之小,大多数学者对大宗师所处的境界往往只能有部分的、肤浅的认知,甚至还有可误解,当然也就难以神接师境,与真传先之交臂了。

对师父和历代宗师充满景仰、敬畏和感激之情,是神接师境的内在基础。太极拳是中国文化的高度凝聚,几千年来,中华民族有无数先圣先贤为之呕心呖血,今天才有这如此稀世珍宝传到我们这里,所以这里所说的师父和历代宗师不仅是本门的,也包括整个中华武术,乃至整个中国文化各个领域的历代圣贤,对他们都要同样景仰、敬畏和感激。

学太极拳“先在心,后在身”(武禹襄《太极拳解》),在心首先在于恭敬之心,没有恭敬之心就不可能把自己修炼成恭敬之身。这完全是学者自己的事情,与师父和历代宗师本身无关,他们对每一位后学都同样加持,但学者如果没有恭敬之心,则境界不能相通,无缘得之,就像一个人要做日光浴却把自已关在暗室里一样,不过这并不妨碍阳光普照。中国武术,特别是太极拳,决不只是技术层面的东西,抱着'拿来主义”的态度来学是拿不走的,必须老老实实地学,恭恭敬敬地学,才有可能真正学到一点东西。

像师父和历代宗师那样献身太极拳事业,是神接师境的决定因素。如果只做到了前两点而不到这一点,仍然不能神接师境。武禹襄之孙武延绪《李公兄弟家传》讲过,“ 大抵皆中人以上可与入道,顾视力行如何耳”。中人就是质资质中等的人, “今人资质未必低于古人,而如古人为之穷毕生精力者鲜矣”(家父《太极拳易学难精》),也就是能够力行的人少。太极拳乃至中国文化各个门类之取得较大成就者,凭籍的都是“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自题小像》)的献身精神,神接师境最关键的就是神接历代圣贤为事业献身的精神境界。

这很容易理解也很容易做到,如果我们今人做到了,当然成就也不会小,只是真正肯这样做的人不多。太极拳以养生著称,但这种养生决不仅仅是好了个人健康长寿,而是“欲天下豪杰延年益寿”,为天下的豪杰们接续生命,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为国家和人民做事,至于自己多活几年少活几年并不重要,如果多活了几年也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受益。

用样,学技击也决不仅仅是为了防身,而是为了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一点力量,至少也是为培养和增强报效国家的奋斗精神,这样就与师父和历代宗师的精神境界接通了,而成为知音者,并进而成为可予者。如果只是为了个人健身或防身,学个几下子也就够用了,明师想要进一步教他,但他未必肯学,这当然也很好,可以在别的方面多为国家和人民效力,但只能成为太极拳的受益者和一般的习练者。

以上三点所讲的神接师境的具体方法,也就是想得道先要使自身成为载道之器,自然而然地会与师父和历代宗师,特别是像王宗岳、武禹襄、李亦畬等这样的历代大宗师感应道交,豁然贯通,“一年半载,便能施于身”(李亦金《五字诀》),一步到位,直接进入太极拳的高级境界,这是太极拳所独具的中华武术之顿悟法门。

武禹襄之孙武延绪《李公兄弟家传》,对李亦畬从学武禹襄有一段极其生动的描述,堪称神接师境的典范:“先王父(武禹襄)好之,习焉而精,顾未尝轻以授人,恐不善用滋之弊也。惟公(李亦畬)来,则有无弗传,传无弗尽,口诏之,颐指之,身形容之,手足提引之,神授而气予之。公亦步亦步,趋亦趋,以目听,以心抚,以力追,以意会,凡或向或背,或进或退,或伸或缩,或萦或拂,无不穷极幼眇,而受命也如响。倘所谓用志不分,乃疑于神耶”!也正因为如此,李亦畬成为继王宗岳、武禹襄之后,太
极拳经典理论建设的最终完成者。

而葛显斋从学李亦畬,霍梦魁从学葛显斋等前辈的的学艺历程也同样如此。葛显斋先后两赴广府,此前虽身居两地而神交已久,故第一次在李亦畬家一住就是六年,第二次是师父主动找徒弟,李亦畬到清河把他请到自己家里,同样是有无弗传,传无弗尽,就是因为师徒二人都处于一境界,后来,葛显斋把家传拳械内功等各种习练方法融入太极拳学术体系,使太极拳进一步提高和完善。前辈们常说,学太极拳的秘诀是“熟读王武李,入门须口授”。所谓口授,实际上是神授,同时学者也必须神受,而只有神接师境,才能够神受。读经典也是如此,只有与作者处于同一境界才能透过文字,真正领悟其中的深意,读出未言之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