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字《陰符經》

 向日葵飞翔 2019-04-16

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

大字《阴符经》墨迹本,96行,461字,传唐代褚遂良书。 钤有“建业文房之印”、“河东南路转运使印”鉴藏印。帖后有升元四年邵周重装,王鎔复校题字。李惠、罗绍威、苏耆、徐悼、姜宸英、杨无咎、夏原吉宋草、魏家枢等跋。此卷尾款为“起居郎臣遂良奉敕书”,专家认为褚任起居郎时,书法面目应是“伊阙佛龛碑”那样,而现在的“大字阴符经”却是褚晚年的风格。专家分析不无道理。不过此书就是伪作,也是当时学褚高手所为,书法具有极高的水准,是学习楷书的一个重要范本。

天有五贼,见之者昌。五贼在心,施行于天。宇宙在乎

褚遂良大字阴符经略近“雁塔圣教序”,行笔极为灵活,点画、转折、行笔有行书的笔意,部分重捺笔画还有隶书意味,轻重与虚实结合的很好。笔势纵横清晰,天趣自然。其中杨无咎跋云:“草书之法,千变万化,妙理无穷,今于褚中令借书见之”。北宋苏青亦评《阴符经》:“笔力雄赡,气势古淡,深合魏晋遗法。”

手,万化生乎身。天性,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以定

其总体结构方中见扁,多见横势,宽绰而见虚灵之气,此乃从隶书中来。此帖撇捺开张,线条对比强烈,时而纤巧,时而厚重,时而疏密有致,时而笔势翻飞,波折起伏,巧于变化。此帖结字欹正相生,寓拙于巧,变化多端,不落蹊径,运笔牵丝暗连,速度极快,俯仰呼应,各有所据,气息盈满,妙笔生花。书家以不可羁勒之笔,使转细微,擒纵自如,深具“二王”行意、北碑意趣和古隶之美。

人也。天发杀机,移星易宿;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

《阴符经》有以下一些特点:

一、把线条的曲势 (弧势)发挥到极致。 在褚遂良后期作品中, “曲线”比比皆是,这也是其秀丽风格的直接导源。临习此类作品,线条取“直行”应该是-个先天的错误。但《阴符经》中却是把曲线的功能发挥到了极致,如寫竖画(左竖、竖提中的竖、竖折中的短竖)、部分长横等。这使得线条富于极强的流动感,生动活泼,少见了楷书给人一般偏于正统,甚至有点呆板的景象。不过,这些曲线虽弯却不软,内含极强的筋力。

杀机,天地反复。天人合发,万化定基。性有巧拙,可以

训练时对曲势线形的刻画要分清主次,理解曲势乃笔画之间无形的“气脉”在纸上的一个可见痕迹而已,实际上就是“放大了的牵丝”,这种现象在《兰亭序》中已多次出现。作为一种调锋手段, 它只是附加的次要部分,而非线条的本质,虽然它给人在外形上有强烈的印象。运笔时,线条要裹锋凝练,力度控制适宜,就是说如果不讲内力,只求流美飞动,会陷人浮飘滑软之泥潭,所以艺术上常讲的优势也常常引带为缺陷,就是这个意思。

伏藏。九窍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动静。火生于木,祸发

二、运笔过程讲究明显的提按顿挫。在线条的粗细对比中,此帖是褚书中较为强烈的篇。如果一味地求其线条的流动华美,势必格局纤弱,只现女郎气,缺丈夫气。通过幅度较大的提按顿挫的穿插运用,增强线条的厚度和弹性效果,从而集飘逸与刚健于一体,神采飞扬。在临习时为了避免千篇一律的逆势切入、 细劲轻行、重顿回收的用笔模式,要做些微妙的调整,加大差异性的变化。

必克;奸生于国,时动必溃。知之修之,谓之圣人。

唐楷尚法的美学观念是后人的学理思考,从风格分类上,有利于思路的梳理,但在艺术创作上,有时并不皆是人以为悦。所以,作为历史的局限,在谁身上都将不可避免地显现,只是看誰能够更加发掘自我的深层潜能和智慧而已。

中篇   天生天杀,道之理也。天地,万物之盗;万

三、强化节奏感。相对于褚遂良其他碑版法帖,较为讲究笔画的来龙去脉,点画精到等整体风貌,《阴符经》在遵循这些风格取向的同时,更在线条的连贯上别有一番匠心。强烈的上引下带、明显的牵丝和笔断意连都反映出作者对晋人行气脉络的有意义的继承。

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三盗既宜,三才既安。故曰:食

四、结构取扁式。褚遂良后期楷书作品在结字模式上,大都取扁式,这主要是作者对古朴风貌内涵的迷恋,通过字形的横置来展现宽容大度的感觉;另一方面是不是还能避免因俏丽风格所可能带来的轻佻,而在主观意念上作一个有意识的技巧弥补。

其时,百骸理;动其机,万化安。人知其神之神,不知其


临习要点

《阴符经》起笔方法很独特,急速铺毫,如鱼入水,轻捷顿挫,显得丰姿绰约,写起来特别痛快。但用笔和结字必须淡化甚至舍弃其华饰之处,帖中牵丝不可过分学,尤其是起笔动作,书家常凌空起笔,将很多动作省略在空中,在临池中要多加品味。行笔速度不能太快,否则容易造成虚浮怯弱的毛病。

不神所以神也。日月有数,小大有定;圣功生焉,神明

《阴符经》行意较多,无论是点、竖、横画,在入笔方面大多自然落笔、露锋起笔,有的甚至是尖锋,这在一般唐碑中是不可能出现的。如“天”字,两横起笔自然;“以”字左右两部分用露锋起笔,使整个字形产生飞动感。《阴符经》中也有极少字是逆锋起笔的,如“无”字。

出焉。其盗,机也。天下莫能见,莫能知。君子得之,固穷;

《阴符经》横画收笔自然重按回旋,形成“悬胆”特征,如“可”、“盗”二字长横画的收笔,仅《阴符经》中才有,但临习时不能太刻意。横画收笔有时出钩,如“有”字横画朝下钩,“莫”字横画朝上钩。产生这样的笔画形态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阴符经》极其注重用笔,很多笔画不是一带而过,和帖中所蕴涵的隶意有很大关联;二是《阴符经》中行意很多,此乃自然牵丝的固化特征,如“有”字先写一撇,再写长横,然后写“月”部左侧一竖,故横画末端钩笔朝下;“莫”字写完长横,接着写撇点,所以钩笔朝上。竖画收笔一般分为“垂露”和“悬针”,这一点较为常见。

人得之,轻命。下篇瞽者善听,聋者善视。绝利

《阴符经》中牵丝较为明显,临习时应将起收笔弄清楚,用心去体会,做到举一反三,以便更好地了解一些笔画的弯拱和粗细变化的缘由。帖中一些起笔并不值得仿效,如果不带有批判的眼光,很容易形成习气。如“不”字的竖画,“物”、“然”二字的起笔,这些都没有必要学。再如“其”字左竖形成弯曲形状是和上一个字的行笔分不开的,临习时要胸中有数;“神”字右部中竖起笔和左边点画暗连,这是书家凌空起笔的体现,临习时不必仿照。

一源,用师十倍;三返昼夜,用师万倍。心生于物,死于

《阴符经》中笔画转折大多圆中见方,难见圭角,但顿挫分明,使笔画圆润而又骨力内含,也有一些圆转、近似圆转或方折的形式,临习时宜多加体会。

物;机在目。天之无恩而大恩生。迅雷烈风,莫不蠢然。

对《阴符经》中线条表现力要有一个综合的认识。帖中线条大多柔中有刚,以轻细为主,这是褚书特征。总览《阴符经》中用笔轻重形成的笔画粗细变化,共有三种情况:一是整体上都是细笔,少有跳宕变化;二是纯粹粗笔;三是有粗有细(大部分字都属于这种情况)。《阴符经》笔画的粗细变化不是某个字形本身的问题,与字体繁简程度并不完全相关,而是出于整体章法的需要。

至乐性愚,至静性廉。天之至私,用之至公。禽之制在

气。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恩生于害生于恩。愚人

以天地文理圣,我以时物文理哲。人以愚虞圣,我以

不愚虞圣;人以奇其圣,我以不奇其圣。沉水入火,自

取灭亡。自然之道静,故天地万万物生。天地之道浸,

故阴阳胜,阴阳推而变化顺矣。圣人知自然之道不

可违,因而制之。至静之道,律历所不能契。爰有奇器,

是生万象;八卦甲子,神机鬼藏。阴阳相胜之术,昭昭

乎尽乎象矣!   起居郎臣遂良奉敕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