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在笔先,就如同写文章的打腹稿。意在笔先的这个“意”,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①打谱,②定调,③理顺思路。 所谓打谱,就是通盘考虑章法布局,多大尺幅多少字,大致要分几行来书写。所谓定调,就是琢磨气质风格而来酝酿感情,是行是草,是正是险,是疾是缓,是浓是淡,这个情感基调要率先匡定。所谓理顺思路,就是统筹考虑笔法、墨法和章法,确保书写时笔如人意、书写连贯顺畅。 意在笔先是绝对的。离开了大脑的指挥,手是写不出字的。不论新手还是老手,不论业余还是专业,书写之前,都会对笔墨之法、逻辑顺序、目标效果来作一个理性的思考,这个就是“意”。只不过,业余玩家的思考较短较浅,也比较笼统纷乱,好像是在“跟着感觉走”。而有经验的高手老手,完成腹稿的速度非常之快,甚至可以直接凭着经验来写,但经验本身也就是腹稿,且是比较成熟的腹稿。 意在笔先,以书法理论和书写技能的实力为基础。水平在什么段位上,擅长诠释表达哪种书体,这才应是“意”需要深入思考关切的依据。没那个水平实力,想法再好也只是空中楼阁,是脱离实际的空想而已。要知已,更要知笔。 意在笔先,以个人书法审美取向为靶标。所有的腹稿要靠笔墨来实现,你能想得到,才有望写得出。就如生物的趋光性,而审美就是“意”的光源。所以对于书法人来说,多元、宽域、辩证历史的审美,是至关重要的。审美上层次,书法才会上层次;审美上不去,练死了也只能在低层次徘徊。 意在笔先,是追求效果目标与书写实际状况的相互纠缠妥协。想是一回事,做出来是效果可能是另一回事,点画不听招呼、结构不服指挥,太正常了。目标与效果不可能完全一致,肯定会有波动或反差,作为书写者,就得做好宏观调度、微观协调的工作,使书写尽量沿着既定目标进行下去。因此,意在笔先的“意”,并非一成不变,而是时刻在运动变化着的。 抱庸妄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