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养生宝典】瘀血阻络 中药调理

 华华YHBH0207 2019-04-16

于博士说健康

天津中医药大学

于春泉教授 刘昳佳

《黄帝内经》称“素有恶血在内”“太阴之人,多阴而无阳,其阴血浊,其卫气涩”。《伤寒论》称“本有久瘀血”,皆指出该型之人有气血凝滞、瘀浊不畅的特点。

血瘀体质是指体内有血液运行不畅的潜在倾向,或者瘀血内阻的病理基础,以血瘀表现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体质状态。

如 何 判 断 血 瘀 体 质?

形体特征:

瘦人居多。

常见表现:

主项包括平素面色晦暗,皮肤偏黯或色素沉着,容易出现瘀斑,易患疼痛,口唇黯淡或紫,舌质黯有瘀点,或片状瘀斑,舌下静脉曲张,脉象细涩或结代。

副项包括眼眶黯黑,鼻部黯滞,发易脱落,肌肤干或甲错,女性多见痛经、闭经或经色紫黑有块、崩漏。

心理特征:

性格内郁,心情不快,易烦,急躁,健忘。

发病倾向:

易患出血、癥瘕、中风、胸痹等病症。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

不耐受风邪、寒邪。

治 疗 常 用 中 成 药

血 府 逐 瘀 丸

【主要成分】川芎、当归、生地、赤芍、桃仁、红花、牛膝、枳壳(麸炒)、桔梗、柴胡、甘草。

【功效主治】行气活血,祛瘀止痛。

主治瘀血内阻症见头痛或胸痛,心悸怔忡,失眠多梦,急躁易怒。

适用于头痛、眩晕、冠心病、心绞痛、脑损伤后遗症等。

【用法用量】每次1~2丸,每日2次,空腹用红糖水送服。

桂 枝 茯 苓 丸

【主要成分】赤芍、茯苓、桂枝、牡丹皮、桃仁。

【功效主治】活血,化瘀,消癥。用于妇人宿有癥块,或血瘀经闭,行经腹痛,产后恶露不尽。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1丸,每日1~2次。

膏 方 调 理

活 血 化 瘀 膏

【组 成】桃仁100克,红花80克,川芎100克,当归100克,生地100克,赤芍100克,北山楂100克,丹参200克,鸡血藤200克,地鳖虫100克,水蛭100克,僵蚕100克,地龙100克,党参120克,黄芪120克,白术100克,茯苓100克,炙甘草50克,桂枝100克,制何首乌150克,桔梗100克,怀牛膝150克,陈皮100克,广木香100克,广郁金100克,延胡索100克,乳香60克,没药60克,鸡内金100克,炒谷芽100克,炒麦芽100克,三七粉(冲入)100克,阿胶200克,冰糖250克。

【功 用】活血、化瘀、通络。

【主 治】各种原因导致的血瘀络阻之证,面色晦暗,皮肤易色素沉着,易感疼痛,口唇黯紫,舌质黯有瘀点,或片状瘀斑等。

【治疗特色】符合“疏其血气,令其条达”的原则,养阴以活血,温阳以行血,调气以化瘀,配合虫类药物搜剔通络,使得顽痰丝血尽除,又用桔梗、牛膝、桂枝引导药力上行下走,使药力遍布全身各个脏腑。

End

美术编辑 赵阿曼

图片来源于网络 侵删

内容来自腾讯新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