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法讲座 | 王羲之尺牍临创四步法

 陇上撷英斋 2019-04-16

  第九讲 集字书写训练——以《圣教序》为例(三)

  在进行了集字训练后,接下来就要进入字距、行距等章法方面的训练。一篇集字,单字即便字字珠玑,即使如行云流水,仍然存在着字距安排的合理性问题,所以对前面初具形式的单字的字距做出贴近羲之尺牍的空间对比,显得尤为重要。从《得示》《二谢》等尺牍看,字距并不是太紧,总体略显疏朗,而且在幅面基本确定的情况下,每行字一般在九字、十字左右,这样,合乎不激不厉、超逸自然之风。由字距的不同,可以自然想到“知足下”“吾亦劣劳”等羲之尺牍中典型的字组,其字距紧密且笔画连带,用字中笔画的形态质感相连,形成一个串形字构,由此在对集字尝试运用时,就要考虑上下字之间的可行性了。因为并非所有字上下都适合实连形成字组,而且还要注意,一篇二十余字的集字,出现一处字组较为合适,至多出现两处,太多则显牵强。还要注意的是字距的远近,上下字靠近要有一定的限度,不能因为可以无限大而任意拉大上下字的距离,总之还是要以视觉感受自然为准。

  有了字距的书写体会,就要考虑行距了。行距不是随意而成,一般而言,什么样的字形结构注定了什么样的章法。如明末清初黄道周的字,多见行距很大,这与其裹紧的字形结构有很大关系,因为字形紧,所以通过行距来透气,从而达到松紧相宜、虚实相生。而董其昌的略具禅意的笔法,又极为适合用字距大、行距大的章法来体现。弘一法师了无烟火气的书法,则更适宜大的空间来相称,所以其所作多见对联形制,也就不难理解了。

  在训练时,一般设定大约的行距后自然顺势书写即可。但遍览王羲之尺牍后发现,其行距也不尽相同,按行距大小来看,也有上宽下窄、上窄下宽之别。当然,这也与行中字的本身形态有关,如果左右相邻两字有时行距太小,但故意拉远也不是不可以,这可以避免左右用字大小相近而产生冲突。

  特别要强调的是,一张纸落笔之前,笔墨处都可进行预先设计,但如果不考虑非笔墨处,往往也难以达到预期效果。为什么呢?因为留白作为一个重要课题,尤其是所有字范围之外的余白,对于衬托整体非常重要。可以做一下试验,当我们把羲之尺牍的四周都遮住,只留书迹,其间的萧散之气顿无,因四周的逼仄而使每个字似乎都局促不安,因为周围环境的安全距离的减少而使其内似乎少了闲适与从容。这多为初学者忽视,不可不重视。

  在上述训练的基础上,最后再融合一下墨法的自然过渡,那么基本就可以成型了。墨法在临摹《圣教序》之时,几乎涉及不到。对于碑拓,不会感受到其中墨色的变化,但作为集字创作就要关注了。一件作品蘸墨的环节如何恰当地融入书写之中,到底何时要蘸墨?亦可每次尝试。就二三十字的尺牍而言,蘸墨三四次即可,如果选用不太“涸”的纸张甚至一次就可完成。

  关于墨法,清代书家王铎喜用涨墨法,今天也有不少作者用宿墨追求内实外虚的块面效果。林散之善用墨而有“干裂秋风,润含春雨”的艺术效果,与其草书的深厚华滋相得益彰。其他书体都讲究墨法,沙曼翁提出破墨法,墨盘、水盘并置,何时蘸墨、何时蘸水以及先后次序等,都非常讲究。而我们进行集字训练时,要在前面的基础上再讲究一下墨法,实际就是在有意识地介入之后,理性地切近自然书写之旨。

  五、扩展书写

  以《圣教序》作为集字所用资源,字数并非全都能用于所备诗文,而选用的字体也无非以行书为主,偶杂楷、草书,在章法的安排方面就前面类似的两行半来看,又远远不能适用于较多字数的作品,因为在前面的基础上,扩展集字创作,就是不得不思考的问题,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扩展。

  一是字法扩展到王羲之所有法帖、尺牍,如《兰亭序》乃至《大观帖》等,凡是羲之笔迹,都可为我所用。从更宽泛的层面来看,如果“大王”之字不可寻觅,“小王”之字亦可拿来,当然还需要合理运用到作品之中。这种方式,前提最好都事先有所涉猎,掌握羲之法书的总体脉络与格调,比如充分意识到摹本与刻本的异同,审慎而又科学地集字,才能用到好处。

  二是从整体而言,并非严格界定必须以《圣教序》的行书范式为准,有时为了作品需要,可以从楷书、草书中汲取有益的字形,然后完美到集字作品之中。一般而言,某处需要静气,可以选用楷体;若某处需要飞扬,可尝试集草体为用,没有完全一致的模式,总之以和谐为美。

  三是在字数一定的前提下,所用的纸张是长是方,还是圆扇面,或者是选择一些特殊的载体,其间的一切艺术因子都会因之产生与预设的模式大为不同,这也为随时调配集字资源、充分发挥对比统一的辩证规律提供了新鲜的素材。调动思维产生新的火花亦完全可能,所以在集字训练较为成熟后,就会比较容易过渡到信手而书、无意于佳乃佳的高境界。

  六、理念的升华

  需要再次强调的是,以上所谈所练,都是理性书写,而严格意义上的创作是在理性基础上的感性发挥。一件作品,不仅仅是经典的再现,还应包括自己的理解与阐述。

  集字训练,其积极意义在于有一种作品的意识,先入为主地贯穿于集字过程中,努力折射出经典法帖中所蕴含的一切因子。当一切过程成为了一种潜意识,那么就接近了实现创作的理想。集字作为一种手段、集古人的过程,古在前,我在后,而组合书写之时,古与我之间似乎又相融合,融会自己的思考对“古”字进行艺术处理,由此可见,集字的资源越丰富,越有更多的创造创新可能。

  众所周知,《圣教序》据传从集字到刻石用了近二十年,可谓千秋工程,而我们又从中再集字训练,匆匆之间,可能仅能发挥我们很少的潜能,但其间包含着每个人的审美情趣,思想境界乃至格调、韵味,等等。在集字的一点一滴之中,时时刻刻融会取舍之道,应该说也是一种历练吧。

  综上所言,不论我们集字训练的成效有多大,作为尝试总是有益的,因为它会调动起我们对经典资源的取舍化合之积极性。但还是再重申我的主张,从临摹到创作,集字训练只能是其中走向创作的一种方式,并非唯一,当我们手头功夫积淀到一定程度,当我们的眼界足够高远,当创作变成一种无功利的自然书写,或许这种方式就会退至潜意识之中。因此,也就不必过多地纠结于集古人,而能自出机杼,走向成功。

训练主旨:适当拉大字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