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跟宗源简单学中医第12讲:第三篇 感冒与杂病(一)

 圣贤教育666 2019-04-16

在这里,先感谢一下能坚持看到这里的朋友。

能把这种最基础的东西,坚持看下来,本身就说明此人的内心是很有些坚守能力的。

所以,看到这里来,我就再往前引一下,回馈大家的支持。

大家回过头来,再回忆一下,看看我们前面列举所谓的“感冒的一些常见症状”,有多少是现在中医内科中的【杂病】?大家可以回头仔细数一下。然后,再仔细想想,仲景有本书叫《伤寒杂病论》,有没有明白些什么?

结合《金匮要略》一起看《伤寒论》,看看《金匮要略》中,有多少“杂病”都是从“伤寒”中转化出来的。仲景在卷首自序中说:“……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就是说的这个意思了。

再看看我们前面列举的“感冒的一些常见症状”,再反思一下还有很多很多没有列举的临床常见症状,有多少是和这个“伤寒”是没有一点关系的?

“见病知源”,什么是“源”?“源”,就是最初始的、最本来的。

所以,“源”,就是【第一病因】。

很多话,说起来容易,但是做起来是真难。90%的中医(包括中医爱好者)都会知道说“治病求本”。但是,真正做到了这个“治病求本”的,有几个?真正在临床上,能够顺藤摸瓜,查找到真正【第一病因】的有多少?

现在大家的书上说的“病因”,有多少开口就是“肝肾阴虚”、“脾肾阳虚”、“气血两虚”……

真正正统中医的【病因】,是什么?

还有人记得“三因”吗?

还有人记得“外因”——外伤六淫:风、寒、暑、湿、燥、火?

还有人记得“内因”——内伤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

真正正统意义上的中医【病因】中,“肝肾阴虚”在哪里?“脾肾阳虚”在哪里?

“治病必求于本”,你的【第一病因】这个“本”,在哪里?

“肝肾阴虚”?那么又是谁导致了“肝肾阴虚”?

“脾肾阳虚”?又是谁导致了“脾肾阳虚”?

我们说“简单中医”,其中一个内容,就是说:传统中医理论中的【病因】很简单,就是“三因”。即“内因”、“外因”、“不内外因”。

“三因”之中,除了第三个“不内外因”的刀、斧、跌、堕、虫、兽等伤之外,“内因”、“外因”加起来,才只有13种而已。即“外因”的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内因”的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

简单吗?

很简单吧。

而仲景的《伤寒杂病论》讨论的就更简单了,只是重点讨论了“外因”中的“风、寒”两种病因的大略致病情况,以及涉及到一点点“暑、湿、燥“的致病,以及一点点其他内容。

简单吗?

简单。

从风寒到杂病,一点点入侵,一点点转化,每一点、每一处、每一时,都是有章可循、有迹可察的。

《内经·素问·顺气一日分四时篇》中,黄帝说:“黄帝曰:夫百病之所始生者,必起于燥湿、寒暑、风雨、阴阳、喜怒、饮食、居处,【气合而有形,得藏而有名】,余知其然也。”这句看懂了吗?黄帝说他“知其然也”(即疾病的发展次第)。你“知其然”了吗?

仲景的《伤寒论》,讲的都是“气合而有形”的情况;

而《金匮要略》中,讲的都是“得藏而有名”的情况。

六经受邪,邪气合于经络,故有病、有形,而无病名。但以某某病而名之。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此时的病邪,还是活动的、还在流走。所以,在太阳,就称其为“太阳病”,在少阴,就称其为“少阴病”。而没有定下“病名”。

邪气深藏,结于某处而为病,则可得到“某某病”的“病名”。如内经的“伏梁”、“消瘅”、金匮的“诸水”、“霍乱”等,就有了每个疾病自己的病名。

伤寒,与杂病,本质区别在哪儿?

就在病邪有没有“定居”,仅此而已。

所以,看到“杂病”,要知道它是从哪里来的,这就是仲景所谓的“庶可以见病知源”。

到现在,还有很多研究伤寒的学者,总是认为:身体、经脉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场所,所谓的“外邪”致病,只是“外邪”对身体气机产生的影响;而“外邪”,是不可能进入身体和经脉的。

并且由于这个论调,导致了现在中医主流在治病的时候,偏重于在体内脏腑之间进行调、补、纠偏等,而并不太重视“抗邪”的内容。

《内经·灵枢·九针十二原》中就说了:“夫气之在脉也,邪气在上,浊气在中,清气在下。故针陷脉则邪气出,针中脉则浊气出,针太深则邪气反沉,病益。”并且,在后面的《小针解》篇中说得更清楚:“针陷脉则邪气出者,取之上。针中脉则浊气出者,取之阳明合也。针太深则邪气反沉者,言浅浮之病,不欲深刺也,深则邪气从之入,故曰反沉也。”说的就是在经脉中,针刺的深浅程度,导致经脉中邪气是“透散”还是“深入”的两种趋势。

这说明什么?

说明经络之中,是可以有“邪气”的。

这也符合了《素问·皮部论篇第五十六》中说的:“是故百病之始生也,必先于皮毛,邪中之则腠理开,开则入客于络脉,留而不去,传入于经,留而不去,传入于腑,廪于肠胃”的论述。这个入侵的阶段,就是【气合而有形】的阶段。这时病邪是处在“流动的状态”,一般都是从“进入皮毛→肌肤→腠理→络脉→经脉→脏腑”,一步一步发展、深入的。都是“从外”→“到里”顺序发展的。

所以,邪气,是可以进入经络、进入脏腑的。也正因为“邪气”可以进入经络、进入脏腑,所以才有后面的【得藏而有名】。

所以,基础理论中,是环环相扣的。一个理论脱节,就必然会导致后续的一批理论脱节。明清以后的中医理论,为什么和汉唐时期的中医理论差异很大?为什么大家都承认医圣、药王,却不学医圣、药王的的医学体系?就是因为理论的脱节,导致抱着明清的中医理论,无法理解汉唐的中医理论。

汉唐的中医理论体系,是已经完成“返博为约”的系统归纳。而由于文化体系的不断更迭、变异和脱节,导致到了明清时期,很多汉唐时期的中医理论体系已经不能完全理解了。所以,在明清之后,又一次出现了大规模的“从约返博”的情况。所以,很多人看到这种繁荣的表象,就认为现在的中医“已经远远超越了古人的节奏”。其实,只不过是在晕头转向地“数网眼”罢了,连经纬都还没抓住哩。

所以,和别的学术讲学不同的是,在这里,我更强调的是【明理】和【知源】。

这是一个方向的问题、架构的问题。

如果走上来,这个【方向】就丢了,那么你付出的再多,终归免不了会出现【南辕北辙】的结果。

如果走上来,找不到这个学术的基础架构,那么你就会始终学的稀里糊涂。

找对方向,抓住架构,后面就会越学越轻松的。

希望大家都能学得更深,学得更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