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容易被你忽略的文玩古董, 匠子觉得,古代的银必须有姓名! 一说到古董, 想到的都是玉器、瓷器, 其实银器也是很分量的。 ▼清 银碗 故宫博物馆藏 一开始,金银器是作为一个整体出现。 最早的银器出现在公元前 四千年左右的美索不达米亚, 我们的银器则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 到了唐代,银器慢慢多了起来。 ▼清 银杯 故宫博物馆藏 因为纯银酒器能防毒、杀菌, 所以经常将银做成酒器, 现在还留存不少银制的酒器。 ▼清 银温酒器 故宫博物馆藏 ▼清 银烧蓝暖酒壶 故宫博物馆藏 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 中记述:银有“安五脏、安心神、 止惊悸、除邪气等作用。 ▼清 银提梁壶 故宫博物馆藏 银的作用越来越被重视, 除了用银做酒器之外, 用银壶煮水泡茶也流行开来。 明朝许次纾的《茶疏》中记载: 茶注以不受他气者为良,故首银次锡。 银壶除了色泽高贵、传导快速、 改善水质外,还会释放银离子。 ▼清 银奶茶壶 故宫博物馆藏 因为用银器存放东西比较久都不变质, 所以古人认为银可以延年益寿, 甚至长生不老,因此也用银来做配饰。 最常见莫过于用银做的长命锁。 ▼银长命锁 长命锁也叫平安锁,汉代就有, 明清时期很流行,在小孩胸前挂锁, 寓意锁住小孩的命, 避免病魔疫鬼危害小孩。 ▼银长命锁 除了银制的长命锁,还有银制的发簪。 古代发簪还有个功能,就是验毒。 因为古代常见毒药是砒霜, 当时制作的砒霜相对落后, 砒霜接触到银制的材料会出现化学反应, 会银制器材变成黑颜色。 当然到了后期技术发达 有没有毒已经不能单纯用银来判断了。 ▼银发簪 银制品好处多, 所以有些地区生活离不开银, 那就是湖南西部和贵州等苗族聚集地。 苗族人生活离不开银, 无论男女老少都会佩戴银饰,叫苗银。 苗族人相信银能驱邪逐崇、防阴气戕害。 ▼苗银 另一方,由于苗族居住地的原因, 气候比较潮湿,而银器有祛除风湿作用, 所以佩戴银饰已经成为了传统。 ▼苗银 苗族大银角是苗银的一个代表, 其造型源自祖先蚩尤“头有角”的形象, 旨在祭祀祖先、获得其保佑。 ▼苗族大银角 而且苗银“以大为美”, “以重为美”、“以多为美”, 所以会看到苗族朋友, 全身上下戴有很多的苗银。 ▼苗族姑娘 银有着悠久的使用历史, 所以其实不少家庭,或者家中都有古银, 煮茶的银壶、精美的发簪等等。 ▼清 银累丝花瓶 故宫博物馆藏 而相比起黄金、白金, 银是性价比更高,不少人也喜欢戴银。 现在时间上银饰,基本是925银, 925银指含银92.5%的银, 在国际标准上被公认为纯银标准。 100%的银较软,制作时不能成型, 不便做成银饰,而且比较容易'氧化'。 ▼925银 银历史悠久又能制作精美,确实有不少流传下来的古银,例如银壶。银性价比高,银饰特别受不少年轻人欢迎。而新银壶成为不少文玩朋友的新宠,所以也要注意挑选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