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京老澡堂记忆:进门先买竹筹 十米外热毛巾扔到你手

 书荒求书 2019-04-16

导读:武蜀生记得,当时脱下的大件衣物,澡堂里的服务员会用很长的叉子把衣物叉到离座位四五米高的墙裙上,一个大厅里只有一把叉子,放在醒目的位置,这把叉子其他人都不得碰,所以这家浴室经营了那么多年,从无贵重物品失窃举报,“不过这种待遇是付了1毛7分的澡资才能享受到的。”

杨公井人民浴室

三山浴室里的中华一厅。 资料图

近日,西祠胡同上的网友“飞天小海牛”一篇“城南旧事,杨公井人民浴室”的帖子引起了很多老南京的共鸣,“以前的冬天就是泡在澡堂的热气里度过的。”那些藏匿于街头巷尾的老澡堂是一代人的温暖记忆,如今却在城市的发展和光阴的筛选里慢慢隐退。

三种澡资享受不同服务

【重温老澡堂】

网友“飞天小海牛”笔下的这家“杨公井人民浴室”就位于太平南路,如今算得上是南京屈指可数的老浴室。

“记得年幼时,那门面是两扇玻璃弹簧推拉门,每扇门的玻璃都用红漆草书‘杨公井人民浴室’,进门后是交钱买竹筹子的柜台,柜台后面墙上挂着一块黑板,用白漆正楷写着:中华厅壹角贰分;人民厅壹角整;大众厅伍分。经过中华厅时,在大人的缝隙中偷看了一眼,那是一间硕大的房间,除了铺垫的大浴巾和使用的毛巾把子是新的,其他和人民厅几乎是一样的。后来我搞懂了老爸为什么每次都买人民厅的筹子,一来服务员都是老熟人,带个孩子两人可买一个筹子,二来可以多休息一会儿,人再多不会撵我们走。”“飞天小海牛”的文字里散发着浓浓的怀旧味道。

“七八岁的时候第一次跟着家人去老澡堂,到现在都记得很清楚,澡资分7分、1毛2分、1毛7分三种。区别就在于7分的基本是自助服务,1毛2分和1毛7分的会有服务生招呼,要是掏的是1毛7分的澡资,连茶水都会有人给你泡好,而且最重要的是,不管你待多久,都不会有人撵你走,甚至可以睡到晚上12点澡堂打烊。”老南京武蜀生说,其实那时候人都很友善,就算洗的是7分钱的澡,也不会真有人撵你走,只是自己会不好意思,“7分钱的大众澡堂来人很多,自己也不好意思总是占着位子。”

服务员扔毛巾是个技术活

武蜀生记得,当时脱下的大件衣物,澡堂里的服务员会用很长的叉子把衣物叉到离座位四五米高的墙裙上,一个大厅里只有一把叉子,放在醒目的位置,这把叉子其他人都不得碰,所以这家浴室经营了那么多年,从无贵重物品失窃举报,“不过这种待遇是付了1毛7分的澡资才能享受到的。”

“冬日里浴室很暖和,很多进来的人会先睡一觉,可你刚睡着,服务员就会用一个热毛巾把子砸到你身上,睁开眼看看,门外长凳上坐满排队等着进来的人,只好快点下池子了。这扔毛巾把子可是个绝活,十米开外,不偏不倚刚好扔到你手上,为了让洗好的顾客快点离开,他们像杂技演员不停地吆喝着、抛着,也不觉得累。”在“飞天小海牛”的笔下,南京的老澡堂就是一幅活生生的市井画卷,“老爸会给服务员递根烟,这样就会得到更多的热毛巾把子。一些小贩手捧小木箱,售卖香烟、瓜子、椒盐花生米、兰花干等,小孩子看到嘴馋,我抬头看了一下老爸高悬头顶的衣物,他的工作证和钱夹子都在那衣服的口袋里,没有一点移动的痕迹,而老爸已经闭目养神了。

排队等水瓢舀干净水冲洗

记者了解到,最早的杨公井人民浴室,大池一分为三,一个小池子用厚木板盖着,缝间突突冒着热气,另一个小池子水很干净却很烫,一般人脚都伸不进去,还有一个就是大池子了,不管你是哪个厅,都得进这个大池,不论你何时来这里,那池里的水就像稠粘的米汤,那年月所有人擦完肥皂后随即进入大池,在大池里洗头、搓澡再正常不过了,大池拐角飘浮着一层厚厚的污垢,“现在想想头皮都发麻”。“飞天小海牛”说,好在大池边有个水池注满了干净的温水,旁边放着不少舀水的木瓢,这是洗浴后的最后一个程序,很多人排队等待水瓢,“你如果花钱擦背,下活师傅会借你一个木瓢,时间也不能长,一会儿就会索要回去。每次,我好不容易等到木瓢,都会冲上几十瓢,直到膀子累得抬不起来。”

老板:情结在此,愿拿钱补贴浴室

【听听他们的澡堂情结】

李师傅告诉记者,他是1987年到人民浴室工作的,见证了老澡堂子这些年的变化,“快三十年,当年我按摩的手艺是跟一个南京的老中医学习的,浴室以前曾经是私人开设的,之后公私合营,工人、老年人一直都是来这里洗澡,这些年来因为拆迁的原因少了很多老澡堂子,再加上新兴了许多桑拿、会所,所以收入不行,好在老年人都喜欢来这里”。

的确如今南京的老澡堂一只手都数得过来,之所以在这个寸土寸金的地方坚持着,办15元起步的人民浴室,是因为老板当年父子两代在浴室做工,情结在此,宁愿每年拿出几万甚至十几万补贴浴室。杨公井人民浴室的经理高玉松告诉记者,浴室的房子要是租出去,一年至少能收100万元租金,因为蕴藏着这种特殊的感情,人民浴室才能开到今天,很多老人才有这么一处泡澡怀旧的地方,“很多老主顾都是老板多年的朋友。”

市民:“澡堂文化”存在回忆里

“许多老年人坚持天天去,原因是什么呢?也许年轻人不理解,用现在人的话说可以叫‘澡堂文化’,澡堂子更像是一个茶馆,澡堂子的文化就是茶馆文化。”老南京濮传俊向记者如是说。

“老澡堂我们都叫大浴室,以前经常去,现在七十多岁了,依然半个月去一次,入冬以后天气寒冷,但是大浴室里十分暖和,里面有暖气,而且没有煤气味,入九寒冬去大浴室可以挡寒气,热腾腾的澡堂子更是我们这些老年人避寒的好去处。”濮传俊说,“据我所知,南京是没有多少茶馆的,和熟人在一起聊聊天,喝喝茶,泡泡澡,困的时候眯一会,是我们这个年纪最大享受了。这时候单纯的洗澡反而是次要的了,现在家中洗澡都很方便,但是很遗憾,没有那个味儿了,没有了老城南大澡堂子那个气氛了。”

对此,武蜀生也是感慨万千,“我现在基本上已经不去了,确实找不到过去的那种感觉了,南京的老澡堂就是一个小社会,人都没有,社会当然也就慢慢不存在了。不太喜欢现在的桑拿室,在老澡堂子和‘澡友’一起搓个背喝着茶谈天说地,多解乏呀。如今这些就存在回忆里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