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秦代以后的禅代篡位——王莽篡西汉不弒孺子婴

 金色年华554 2019-04-16

秦朝以前,开国帝王对前朝帝王都会采取赶尽杀绝的方式。但是,从王莽篡权后,新生了一种模式,那就是——善待前朝君王。

王莽(前 45-23)以外戚起家入仕,为人虚伪做作,沽名钓誉。莽姑母孝元皇后史载“历汉四世为天下母,飨国六十余载,羣弟世权,更持国柄,五将十侯,卒成新都。”王莽因缘元后长久秉政,三十八岁为大司马;五十二岁为摄皇帝;五十四岁再为真皇帝。篡位后封孺子婴(5-25)为“定安公”,夺位之时犹惺惺作态,涕泗横流,史载如下图。其绐伪虚矫若此。

秦代以后的禅代篡位——王莽篡西汉不弒孺子婴

《汉书》,卷 99,〈王莽传〉

据上引,王莽机关算尽的谋夺帝位,仍需假藉天命难违以惑众,故不弒孺子婴更可印证天命所归。据陈登武研究“王莽即位后,优礼孺子,保全刘氏,未诛一人,在国史上诚为少见。”

秦代以后的禅代篡位——王莽篡西汉不弒孺子婴

连环画《王莽篡汉》

王莽自汉成帝元始元年(前 16),以三十岁封“新都侯”起,即处心积虑收买人心,篡位得国成功的原因分析如下:

首先,汉平帝为《汉书.帝纪》最后一卷,《汉书》中并无孺子婴之〈帝纪〉只有〈本传〉,故不能算是得位君主。初,王莽立孺子婴却名曰“皇太子”,虽用以继纂汉平帝之后,却未让孺子婴正式践祚,帝位空悬而不决,任由王莽改元“居摄”,为“摄皇帝”、“假皇帝”几达三载(6-8)。故严格来说王莽只是篡汉而非篡孺子婴,故当时并无所谓“退位诏”或“太后令”的形式,甚至传国玺因孺子婴未立,玺由元后保管,为王莽胁迫而缴出。

秦代以后的禅代篡位——王莽篡西汉不弒孺子婴

王莽契刀五万

王莽既已有三年实质帝王的恩威并施,如篡一个空悬的帝位,只是在指掌之间,又众臣与孺子婴并无君臣关系,何来保汉忠君之念?此与刘裕篡弒一个实质皇帝不同。

秦代以后的禅代篡位——王莽篡西汉不弒孺子婴

秦代以后的禅代篡位——王莽篡西汉不弒孺子婴

王莽时代的青铜卡尺

其次,汉武帝以后,朝政有内朝、外朝之分,于是外朝一切事务由丞相管理,而内朝的事务归大司马大将军管理,其职则由外戚专之。故车千秋为丞相,大司马大将军霍光告之“光治内,君侯治外。”然后,霍光把昌邑王废了,而当时的丞相杨敞事先并不知道此事,霍光只对他说,这是内朝的事,跟外朝无关,意思是你管不着。

秦代以后的禅代篡位——王莽篡西汉不弒孺子婴

王莽的影视形象

丞相定策权力移转到内朝,如逢幼主继位,有利于内朝的外戚掌握小皇帝,进行宫闱政变。据王吉林研究“在研究中国各朝代之权力结构时,吾人发现一个真象,即真正的的权力拥有者唯有君王一人,纵令弱如汉献帝,曹操仍要“挟天子”方能以令诸侯。”诚然,若大权仍在丞相之手,王莽夺位则必须扳倒以丞相为首的官僚体系,其难度大于扳倒一个幼主,一个太后而已。故内朝夺外朝之权,予大司马大将军王莽有优势的地利条件。

秦代以后的禅代篡位——王莽篡西汉不弒孺子婴

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

再其次,王莽之姑母元后王政君,历经元、成、哀、平、孺子婴五朝,享年八十五岁,养成王氏一族长期辅政,前后有五人出为大司马大将军,此史例并不多见。外戚累世权倾朝野,故史载“禄去公室,权在外家”。王莽待政敌陆续铲除后,即堂而皇之以摄皇帝禅代汉室,元后虽怒骂王莽如下图,称“猪狗不食其余。”

秦代以后的禅代篡位——王莽篡西汉不弒孺子婴

《汉书》,卷 98,〈元后传〉

然汉平帝崩后,元后不坚持孺子婴立即践祚为帝,一反史例用王莽为假皇帝,此乃开门揖盗之举,虚空帝位已实质承认王莽夺国的正当性。王莽于汉无文武之功,凭巧言虚矫的身段能篡汉得位,其寄托于元后飨国六十余载的权势,此是王莽最有利的天时条件。

最后,王莽仕汉历经十七年(前 8〜9)的权力斗争,并无显著文武功绩可言,当羣臣盛陈王莽功德时,元后甚至疑问曰:“诚以大司马有大功当着之邪?将以骨肉故欲异之也?”初,王莽逼杀奴之子王获自杀,以示大公无私。又诛子王宇与媳只为勾结汉平帝外戚衞氏,明示与政敌势不两立,虽亲子亦不放过,此有杀鸡儆猴之用。

王莽又长期极力笼络读书人,响应汉儒论政,不认为有万世一统的王朝;亦不认为有历古不变的政策。钱穆认为“儒者主张王朝德衰,天降灾异,禅国让贤由新圣人受命。武帝前,汉儒鼓吹变法;武帝后,汉儒鼓吹让国。”甚至汉宗室刘向亦主张“王者必通三统,明天命所授者博,非独一姓也……自古及今,未有不亡之国也。”

秦代以后的禅代篡位——王莽篡西汉不弒孺子婴

先秦的尧舜禅让

此种以儒家禅让与阴阳家节制王权学说,合流而成腐儒学说,高度隔离人民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人民对王室虽无仇恨亦无感情。迨王莽出,大汉王朝遂于人民冷漠态度中垮台。

顾炎武亦言“汉儒袭误承伪,遭新莽之篡。”综合以上的让国思潮,正给予王莽篡位的人和条件。王莽失败之后,原本的所谓禅让贤者的说法从此就没人提里,政治理论从此消亡,逐渐转为皇帝千秋万世,一统江山的政治制度。萧公权认为“仲长统悲观之治乱循环退化论,遂为秦汉儒家政治思想自然之结局。”

综合观之,王莽篡位建“新”,为符天命之所归,不弒孺子婴并封为“定安公”,史载“凡户万,地方百里,为定安公国。”后,汉既诛莽,漆其头首,藏于武库,以儆后世篡臣为鉴戒。定安公孺子婴时已长大,被拥立欲代更始为帝,更始遣兵击破杀之,得年二十一岁,孺子婴终不能称帝。在刘宋武帝刘裕创立篡弒史例之前,王莽只篡不弒的先例,为刘宋前各代权臣所效法之,形成一个只篡夺皇位不弒逊帝的通则。


参考文献:

  • 《晋书·赵王伦传》

  • 《晋书·桓玄传》

  • 《汉书·王莽传》

  • 《王莽导演的禅让剧》

  • 《通志》

  • 《北魏继承制度与宫闱斗争之综合研究》

  • 《汉书·刘向传》

  • 《汉书·元后传》

  • 《国史⼤纲》

  • 《汉书·眭弘传》

  • 《汉书·盖宽饶传》

  • 《中国通史》

  • 《中国政治思想史》

  • 《宋书·臧质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