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肾炎分为急、慢性两类,有轻度浮肿、血尿或尿检中有蛋白尿。肾炎久未治愈则可发展为慢性迁延性肾炎。还有一种皮下有瘀斑、微痒,脉数,舌红,尿检也有红细胞和蛋白尿,称为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中医治疗小儿肾炎疗效确切,特别对紫癜性肾炎,用清热凉血祛斑法颇效。 1.紫草消斑汤 紫草10g,生地黄15g,牡丹皮15g,赤芍15g,白茅根15g,仙鹤草15g,墨旱莲15g,小蓟15g,藕节15g。水煎服,一般5~10岁小儿每剂2天,每次100ml,每日2~3次口服。 2.三皮五草汤 马鞭草15g,仙鹤草15g,益母草15g,墨旱莲5g,紫草10g,牡丹皮15g,白鲜皮15g,冬瓜皮15g。水煎服。5~10岁小儿每剂2天,每次75ml,每日3次口服;3~5岁小儿每剂3天,每次50ml,每日3次口服;10岁以上每剂1天,每次100ml,每日3次口服。 一般常见急性肾炎用解毒利湿汤。 案1 王某,女,6岁,2000年11月。因外感引起扁桃体炎,出现浮肿,血尿,疲倦乏力,恶心,干咳少痰,舌苔微黄,发热,腭扁桃体Ⅱ度肿大,尿蛋白(+++),血尿(+)。用解毒利湿法半月全愈。 金银花20g,连翘15g,白茅根15g,益母草15g,冬瓜皮10g,猪苓15g,黄芩10g,鱼腥草10g,车前子15g,小蓟10g,墨旱莲15g。水煎服,每剂2天,每次100ml,每日3次。 小儿慢性肾炎日久不愈,尿检中长期有红细胞,蛋白尿、水肿,反复不愈,称为慢性迁延性肾炎。除尿检有蛋白尿、血尿外,尚感觉乏力,纳少,心悸,出虚汗,面色黄,舌质淡,脉沉。中医常按脾肾两虚、脾肾阳虚、阴虚血热分型论治。 1.脾肾两虚(蛋白尿为主),用四君合二至丸化裁治疗:党参20g,白术15g,茯苓15g,山药15g,菟丝子15g,墨旱莲15g,芡实20g,女贞子15g,金樱子15g,火绒草10g,陈皮10g,黑大豆20g。主治:小儿肾炎,长期蛋白尿不消。用法:水煎服。5~10岁,每剂3天;10岁以上者,每剂2天。 2.脾肾阳虚(以水肿为主),用四君阳和汤化裁:黄芪30g,党参20g,白术15g,茯苓20g,当归10g,猪苓15g,车前子20g,鹿角胶10g,金樱子15g,附子5g,淫羊藿10g,炙麻黄5g,肉桂2g。主治:水肿型慢性肾炎。用法:水煎服。3~5岁者每剂3天;10岁以上者每剂2天。 3.阴虚血热(以血尿为主),用四物合二至丸化裁:生地黄15g,当归15g,白芍20g,阿胶10g,女贞子15g,墨旱莲20g,白茅根15g,小蓟15g,豆豉20g,枸杞子20g,川续断10g。主治:腰酸乏力、血尿为主的慢性肾炎。用法:10岁以下每剂2天,每次100ml,每日2~3次。 体会 小儿肾炎临床多见,以急性为多,对慢性迁延性肾炎,尤其出现蛋白尿、血尿日久不愈,现代医学常束手无策,激素疗法对儿童不利。而中医对迁延性肾炎和紫殿性肾炎治愈率可观。(陈胜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