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理学”+“写作”的效果你可能意想不到

 昵称535749 2019-04-17
发布时间:2019-04-16 


文章封面

↓文末扫码免费学写作↓

01.

“道理我都懂…”

心理学写作,帮你摆脱迷茫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困扰?

明明内心想法、思绪一大堆,却不知道该如何表达。

记录当下的感受时,觉得自己简直像一个诗人;

过后翻看,总有种想打死自己的冲动。

而有的人只是分享自己的成长过程,就能收获一批粉丝。

以前我们管拥有写作能力的人叫老师、作家,后来这类人越来越多,变成了身边的“一个朋友”。

写作的门槛比以前降低了许多。

现在的微信热文,动不动就是“原生家庭”、“情感经营”、“人际社交”等专业心理名词,很难分辨出哪些是干货,哪些是毒鸡汤。

我问了身边一位心理科普文写手,是怎么开始写文章的。

他回答:

我跟大家一样,都很关注自己的成长发展,但是文章却越看越迷茫。
有一次看到喜欢的博主分享了写作经验,我也试着自己组织语言,描述自己发展中遇到的困惑、后续的解决方法,写成一篇文章,发在了自己的朋友圈里。
可能是用的素材比较有趣,引发了朋友圈里的一阵讨论,当时很惊喜。
因为这次偶然的机会,我越写越多,后来逐渐有朋友邀稿;
写着写着就成了“心理学科普作者”。
稿费是其次,主要是在写作的过程中,不断收集资料、组织语言,我才真正明白了那些心理学知识背后的用法。

终于摆脱了“道理我都懂但是做不到”的迷茫阶段。

     

02.

心理学写作

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

一篇文章从0到1,需要经历选题、结构、语言、观点、素材填充5个过程,有3个常见的问题:

困难1:没有素材

再资深的作者,都会苦于没有素材。

每个写作者都要建立自己的素材库,这是基本功,需要慢慢积累。

困难2:文章没人看(数据不好)

首先恭喜你拥有了自己的作品,你已经超过了90%的心理学爱好者!

写作技巧可以磨炼,到了后期,文章数据好不好,其实是一个价值观权衡的问题。

凡事有取舍。对于心理学写作,我们也要在专业性和易读性之间作出权衡。

困难3:被质疑和批评

“被误解是表达者的宿命。”

张小龙说,每天都有一亿人想教他怎么做微信。只要活着,总有人想教你做人。

因此这个阶段最重要的,是坚守和相信我们所书写的价值。

知道为什么而写、知道写作的价值,跨过这道坎,你就成为了一个成熟的作者。

       

03.

那,如何开始第一步?

学生时代,自习室为我们提供了完美的学习氛围。

德国心理学家格温提出的群体动力学理论表明,人的行为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要想学会写作、养成持续学习的惯性,需要一个优质的群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