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楷书风格,大抵可分为碑学与帖学两大系统,其实应该说是魏碑(北碑)和唐碑两大系统。清以前的书法历史重唐碑(因为唐代留下来的书法手札较多,所以一般说是重帖)。特别是在唐代,由于唐太宗李世民喜欢王羲之书法,所以初唐“欧”“虞”“褚”“薛”等都取法王书。中唐以后,颜真卿变方为圆,形成了雍容儒雅的风格。晚唐柳公权继承了“欧”“颜”并加以发展,形成了瘦硬劲挺的风格。清代中叶以来,众多书法家和书法理论家提倡魏碑,如邓石如、赵之谦、张裕钊、于右任等身体力行,所以魏碑书法大兴,于是,形成了一个碑学的时代。魏碑刚健质朴、遒劲奇逸、古拙险绝,虽是楷书,但较之唐碑则似乎更富有生气。所以,康有为极力地尊崇北魏各碑,鄙视唐代的欧阳询、虞世南、颜真卿、柳公权等,这种“尊魏卑唐”之风喧闹一时,当不可取。 行草书 诗礼传家+释解 规格:119cm×67cm 行草书 动静随缘+释解 规格:119cm×67cm 从区域上看,又有南帖北碑之说,意思是说南方书家多重视帖学,北方书家多重视碑学,其实也并非尽然。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任何事物都必然遵循着唯物辩证法则。当今时代是碑帖结合的时代,和谐共进是大势所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