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定国缺乏这一方面能力无法挽救南明;南明困局朱棣早已埋下祸根

 思明居士 2019-04-17

李定国是南明时期抗清名将,最拿得出手的战绩就是两蹶名王,定南王孔有德,敬谨亲王尼堪相继在兵败身亡, 当时的形式清军一时间无力消灭李定国,想和其议和,但是最终李定国也没有力挽狂澜,挽救大明于危难。

李定国缺乏这一方面能力无法挽救南明;南明困局朱棣早已埋下祸根

其实首先要说的是,南明的军事实力不在当初南宋之下,为什么南宋存而南明亡?崇祯吊死煤山后,南明所立的皇帝缺少正统性和唯一性不足以驾驭全局,造成了群龙无首的局面,各个藩王和军事集团各自为政,互相掣肘,雄才大略的隆武皇帝受制于郑之龙集团,后又意外身亡,李定国和隆武皇帝不能君臣风云际会,南明覆灭似乎是注定的了,南明军对面对强大的八旗铁骑不能团结一致对外,被人家各个击破,像米饭一样被人家一口一口吃下去。

李定国缺乏这一方面能力无法挽救南明;南明困局朱棣早已埋下祸根

崇祯之后的几个称帝的皇室都各有各的问题,朱由崧宽厚仁慈缺乏杀伐气,隆武帝能力最强但是坐了太久的牢没有自己的势力,鲁监国就是胡搞,绍武帝性格刚烈但是能力太差,永历帝虽然手上的牌是最好的,但是性格柔弱只会跑路。也可以说南明的困局在朱棣的时候就埋下祸根了,乱了正统是他,搞乱明朝边防体系放弃大宁这个战略重镇也是他,将首都迁到北京加重国家经济负担,导致明朝严重依赖漕运,而不重视海运的源头也是他,更别说迁都北京导致明朝指挥系统前沿到边境,国力强盛时还好说,国力衰落时就等着被黑虎掏心,土木堡之变,嘉靖庚戌之变,崇祯时期皇太极的五次劫掠中原就是例子。

李定国缺乏这一方面能力无法挽救南明;南明困局朱棣早已埋下祸根

话说回来,李定国的两厥名王的确是很提士气,但是不容忽视的是,两战的损失对于当时的满清来说并未伤筋动骨,只是延缓了清军南下的脚步,并没有真正做到划江而治,以当时的实力来说,清朝统一只是时间问题了,李定国只是拖了几年,即便是满清想议和也是缓兵之计,并不代表打不过李定国。

李定国缺乏这一方面能力无法挽救南明;南明困局朱棣早已埋下祸根

说来也是讽刺,南明时期能够和满清抗衡的军事力量,以孙可望、李定国将军为代表的大西军余部,以李来亨将军为代表的大顺余部夔东十三家,还有福建的郑成功是南明朝廷最后的希望,可叹近三百年的大明江山,最后为其尽忠流尽最后一滴血的却是曾经的流寇少年,还有海盗的儿子。

李定国缺乏这一方面能力无法挽救南明;南明困局朱棣早已埋下祸根

而李定国最后的失败也是大西余部内部分裂导致的,也就是孙可望的反叛,若不是他的背叛,西南八省这些地盘还在南明的手里,不出意外再坚持几年也是可以的,孙可望也是想夺权,孙可望是张献忠的四个干儿子之一,其次孙可望领兵打仗能力明显是不如晋王李定国的,但阴毒狠辣程度却是李定国不能比的,再加上他了解李定国军中虚实及布防弱点,晋王最后的失败也就难以避免了。但有一点要说明,孙可望一直是大西军继承人,他治国能力当时还是不错的,凭几万败兵迅速整合滇黔及半个四川,到拥兵三十万,这份能力李定国没有。李定国能有大的战绩全是在孙可望主导的时期。孙一降清,还有近二十万明军的永历朝几年间迅速败亡。

李定国缺乏这一方面能力无法挽救南明;南明困局朱棣早已埋下祸根

李定国也是缺乏平衡各方势力的能力,在孙可望叛逃后,他没有办法整合各方势力,连本来同是大西余部的力量都整合不了了,正是由于他将刘文秀的兵称为旧兵,导致刘文秀忧郁而亡,大西军人心四散。如果李定国少一点私心,和刘文秀能团结一致的话或许能抵消孙可望叛变所带来的军事影响,历史记载当时刘文秀控制了四川大部之湖北武冈一带,要不是李定国主张放弃了川楚前线回防云南贵州,鹿死谁手还未知呢!这也说明了南明的局势,太缺乏名臣,不能协调各方势力,永历水平又太差,不能服众。郑成功为什么直到永历丢了云南才去打南京?就是想另立皇帝,明朝后期大臣和将领都不可否认的留有私心,虽然都是一方豪杰却不能逆转乾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