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医李赛美:3月治愈顽固痤疮

 恰好图书收藏 2019-04-17

痤疮是青少年面部最常见的皮肤病。

中国大约有80%~90%人患本病或曾经患本病。

很多人由于得不到规范的治疗,即使痊愈,也会留下永久性的瘢痕。

这些瘢痕不仅会损伤外表,严重的更会对患者的心理造成巨大的压力。

今天小师妹为大家带来李赛美教授关于痤疮的治疗方法,希望大家都能拥有健康的肌肤。

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

中医称粉刺、肺风粉刺等。

近年来, 青春期及中年妇女发病呈逐渐增多趋势。

李赛美教授认为。

虽然痤疮病位在面部, 但辨证的重点在肺、胃、肝、脾。

病机则随年龄的不同各有侧重。

青春期以肺胃火热为主。

中年期以肝郁脾虚为主。

治疗原则是疏风清热, 泻火通便, 疏肝行气, 健脾利湿。

1

重视整体观,以脏腑辨证为法

痤疮虽表现于外, 但与五脏六腑关系密切,而且与女性特殊的生理病理有关。

重点在肺、胃、肝、脾。

痤疮与肺的关系自古以来诸多医家多有论述。

《外科启玄》:“妇女面生窠瘘作痒, 名曰粉花疮。乃肺受风热,或绞面感风,致生粉刺, 盖受湿热也”。

李教授认为青春期女性, 正值生长发育旺盛之时,阳气正盛。

情窦初开、情绪波动、饮食失节、过劳少眠均可致营卫不和, 卫外不固。

六淫之邪乘虚而入, 导致肺气郁闭, 不得宣肃。

热邪内盛, 热毒之邪阻塞经络, 经络不通,痰瘀互结。

或火邪灼伤阴血, 炼阴津而成痰, 灼阴血而成瘀, 痰瘀互结, 而生痤疮。

痤疮的发生亦与脾胃有关。

饮食不节, 嗜食辛辣肥甘厚味,均会导致胃肠积热, 运化失常。

湿热蕴结中焦, 不能下达, 反而上逆, 熏蒸于肺。

肺胃火热上蒸头面, 久则化湿生痰, 血热郁滞, 痰瘀互结肌肤而成痤疮。

《内经》:“女子以肝为先天……百病皆生于气“。

中年女性由于生活节奏紧张, 工作繁忙, 家庭压力,每多忧思忿怒, 郁结伤肝,肝郁化火, 火性上炎, 熏蒸于面而发痤疮。

肝木克土,脾胃受伤, 湿热内生, 侵蚀肌肤, 而生痤疮。

或肝失疏泄, 横逆犯脾, 肝脾不和, 气血郁滞, 而生痤疮。

故李教授认为本病的主要病机是肺经郁热, 脾胃湿热, 肝郁脾虚等。

病位在面部, 脏腑涉及肺、胃、肝、脾。

2

重视年龄差异,经方辨证论治

女性痤疮的病机随年龄不同各有侧重。

青春期以肺胃火热为主。

中年期以肝郁脾虚为主。

但两者不能绝对分开, 可单独致病, 或合而为病。

故治疗时需因病因病机不同而各有侧重。

肺胃火热型

证见颜面潮红、油腻。

以丘疹样痤疮为主。

伴痒、痛, 可见脓疱, 兼见口干口渴, 大便秘结, 小便黄, 月经正常或月经先期, 舌质红苔黄, 脉弦滑数。

治宜疏风清热、泻火通便。

方用白虎汤合泻白散加减。

药用: 石膏、知母、桑白皮、地骨皮、金银花、葛根。

治以白虎汤清泻阳明胃火, 泻白散泻肺清热。

肺与大肠相表里。

临床见口臭、大便秘结者,为大肠有热。

以大黄、芒硝清泻大肠之热以通腑气, 从根源上清肺热。

肝郁脾虚型

证见痤疮多发面颊两侧。

以炎性脓疱、丘疹为主。

或伴痛、痒, 兼见心烦易怒、胸闷嗳气、纳差、大便干结。

经前乳房胀痛不适、痤疮增加,经后减少。

多有月经不调、或有痛经, 舌质红苔薄黄, 脉弦。

治宜疏肝行气, 健脾利湿。

方用小柴胡汤和当归芍药散加减。

药用: 柴胡、黄芩、法夏、太子参、白芍、枳壳、当归、川芎、茯苓、白术、泽泻。

小柴胡汤是治疗少阳病之主方,其寒温并用, 攻补兼施, 升降协调。

有和解少阳、疏利三焦, 调达气机, 宣通内外运转枢机之效。

而且小柴胡汤有很好的通大便的作用。

当归芍药散原治疗妊娠肝脾不和所致腹痛, 与本型病机相类, 合用共奏疏肝理气、健脾利湿之功。

除以上两型外,。

对有脓疱者, 常加天花粉、生薏苡仁、皂刺、浙贝母以托脓排毒、祛湿散结。

对皮肤瘙痒者,加苦参、地肤子、白鲜皮。

3

重视整体观,以脏腑辨证为法

女性以血为用, 而女性痤疮的加重与缓解往往与月经周期密切相关。

《妇人大全良方》:“因经不调,而生他病, 当先调经, 经调则他病自愈”。

青春期女性多出现的月经先期, 为血热所致。

青春期女性,天癸刚至, 发育尚不成熟,可酌加滋阴补肾清热之品。

如女贞子、墨旱莲、山茱萸、黄精、菟丝子等。

中年女性多出现月经后期, 为肝脾失调, 气血郁滞所致。

故对伴有月经不调、经前痤疮增多者。

可在月经前、中期用当归芍药散以养血疏肝, 健脾利湿。

4

善用祛风药

李教授治疗痤疮, 常喜加防风、白芷、白蒺藜、白僵蚕等祛风药。

因痤疮多见于头面部。

祛风药多轻清上扬, 善走头部,所谓巅顶之上, 唯风药可及。

其升发阳气之功, 既能引营卫气血畅行于头部经脉, 又能引其它药物上升头面发挥治疗作用。

风药又有调畅气机的作用, 能宣肺气, 升脾气, 疏肝气。

从而使三焦气机得以通畅。

肺、脾胃、肝功能正常, 则痤疮难长。

5

重视生活调护与预防

中医强调治未病。

生活调护及面部护理对预防该病的发生发展和复发十分重要。

1.保持面部清洁, 经常用温水清洗面部, 减少油脂等污物附着面部,堵塞毛孔,并忌用化妆品。

2.禁食或少食油腻、辛辣及甜食,.

该类食品易生湿热, 湿热循经上蒸, 发于面部而成痤疮。

3.应多食新鲜蔬菜、水果等清淡及易消化的食物.

并保持大便通畅,保持心情舒畅。

情志不舒、急躁或抑郁, 均易导致肝郁化火, 热毒内盛, 上攻面部, 易发痤疮。

故应保持心情愉快,良好的心理状态, 促进病情的好转。

4.忌用手挤压面部痤疮, 以免引起继发性感染或永久性凹陷性瘢痕。

病案举例

李某, 女, 30岁。

2005年 8月 20日初诊。

面部痤疮反复半年。

就诊时面部红丘疹、粉刺, 少量脓疱, 伴痒、痛,.

月经前加重, 经后减轻, 月经延期, 月经量一般,色鲜红, 有血块, 经行腹痛, 纳眠可, 二便调。

查面部皮肤稍红, 油脂多, 前额、颊部满布红色丘疹、粉刺、少量脓疱, 舌红苔黄稍腻, 脉细滑。

诊断寻常型痤疮。

证属肝郁脾虚, 兼有肺经湿热。

治以疏肝健脾, 清肺利湿,

药用当归芍药散合泻白散加减。

当归 10g、白芍 10g、川芎 10g、茯苓 20g、白术 10g、泽泻 10g、白芷 15g、白蒺藜15g、白僵蚕 10g、桑白皮 15g、地骨皮 15g、金银花 15g、百部 10g。

每日 1 剂, 复煎再饮, 3煎外洗面部。

服3剂, 明显好转。

再服 10剂, 丘疹粉刺减少, 脓疱消退, 无新发痤疮, 痛经明显减轻。

继续上方去百部, 加桃仁10g。

于月经前、月经中服,3个月后痤疮全部消退,留少量色素沉着。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