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桂枝配伍机理及应用探讨(一)

 chi_ping 2019-04-17

桂枝为樟科常绿乔木植物肉桂的干燥嫩枝。其药性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具有发汗解肌、温经通脉、助阳化气、散寒止痛功效。历代医家对桂枝的功效与主治有许多论述,《用药心法》谓:“桂枝气味俱轻,故能上行发散于表”。《本草再新》谓:“治手足发冷作麻、筋抽疼痛,并外感寒凉等症。”《本草衍义补遗》谓:“仲景治表用桂枝,非表有虚以桂补之;卫有风邪,故病自汗,以桂枝发其邪,卫和则表密汗自止,非桂枝能收汗而治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谓:“味厚则泄,气厚则发热,辛以散结,甘可补虚。故能调和腠理,下气散逆,止痛除烦,此其用也。盖其用之道有六:曰和营,曰通阳,曰利水,曰下气,曰行痰,曰补中。其功之最大,施之最广,无如桂枝汤,则和营其首功也。”桂枝配伍应用广泛,体会如下。

1桂枝配麻黄

桂枝有发汗解表,外散风寒之功。《本草汇言》谓:“桂枝,散风寒,逐表邪,发邪汗,止咳嗽,去肢节间风痛之药也”。《本草经疏》谓:“实表祛邪。主利肝肺气,头痛,风痹,骨节挛痛。”麻黄有发汗解表之功,发汗力强,《科学的民间药草》谓:“治气喘,干草热,百日咳,气管支炎等。”《汤液本草》谓:“夫麻黄治卫实上药,桂枝治卫虚之药。……故伤寒伤风而嗽者,用麻黄桂枝,即汤液之源也。”《本草纲目》谓:“麻黄遍彻皮毛,故专于发汗而寒邪散……桂枝透达营卫,故能解肌而风邪去。”桂枝与麻黄相须配伍,可增强解表散寒之功。

患者,男,58岁,2008年12月4日因“哮喘持续状态”住院。有14年哮喘病史,每年发生哮喘2~3次,往年多用西药治疗逐渐缓解,近年发作频繁,以入冬至春节易发作,多受凉引发。现已发病2周,胸闷气急,喘息,咳嗽,咳痰清稀色白,身寒肢冷,纳差便溏,舌暗苔白,脉沉。口唇发绀,胸呈桶状,体温37℃,心率70次/min,呼吸28次/min,血压正常。两肺部可闻及哮鸣音及少量的湿性啰音。诊断为支气管哮喘合并感染。入院前曾用激素治疗未能控制,入院后静滴先锋必及喘定等治疗1周,哮喘症状仍未能缓解。有端坐呼吸,恶寒肢冷,痰多清稀,咳而不爽,舌暗紫苔白。辨为风寒外束,水饮内停。治以解表散寒,温肺化饮。药用桂枝9g,炙麻黄6g,干姜5g,细辛3g,姜半夏9g,白术9g,五味子3g,白芍9g,炙甘草3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服2剂后哮喘缓解,症状减轻,停用西药治疗,只用中药治疗,7天后病情稳定,哮喘未作,出院。

按:方中桂枝、麻黄相须为君药,发汗散寒以解表邪,麻黄又能宣发肺气而平喘咳,桂枝化气行水以利里饮之化。干姜、细辛温肺化饮为臣药。五味子收敛肺气,白芍养血益阴,半夏燥湿化痰,白术健脾燥湿,共为佐药。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为使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