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国为什么要远离民族主义

 老王abcd 2019-04-17

导言:

世界霸主所支撑的必须是个开放性的秩序,秩序的开放性也就给了挑战者以成长空间。挑战者一定是先成为世界经济当中的领导性、构成性力量,在经济层面上具备世界主义品性。

经济的成长通常伴随民族主义情绪的兴起,这是个关键的时候,如果该国在这一阶段能够完成其精神层面的世界主义转向,完成对本国的超越,我们可称之为精神解放,才有可能真正承担起其在世界上应该承担的责任。

如果它无法实现精神层面的自我超越,最终可能会在民族主义的激动之中,走向四面树敌的状态,甚至走向毁灭。

节选自《枢纽》第八章“世界历史民族的精神自觉”第二节“大国的自我超越”。

大国为什么要远离民族主义

人类历史上只有少数几个民族可以称作世界历史民族,或者说具有世界历史民族潜能,其中包括盎格鲁-撒克逊民族、德意志民族、法兰西民族、俄罗斯民族,以及中华民族。

所谓世界历史民族,不在于它可以统治其他民族,而在于它作为世界秩序的自变量,有能力理解到自身与世界的内在一致性,能在自我意识的展开中把握世界历史的命运,从而引领人类的普遍自觉。这种命运与自觉,就是自由的普遍实现与展开。

大国为什么要远离民族主义

新航路的开辟:

世界开始成为一个整体,开始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

地理大发现以来,人类历史才真正展开为具有普遍联系的世界历史;嗣后每一个时代的领导性国家,都堪称世界历史民族。咨诸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世界秩序的变迁,伴随着其领导性国家的变迁;变迁的过程,隐隐透露着世界历史的一些基本逻辑。

大国为什么要远离民族主义

基辛格曾评论道:“几乎是某种自然定律,每一世纪似乎总会出现一个有实力、有意志且有知识与道德动力,希图根据其本身的价值观来塑造整个国际体系的国家。”

所谓实力,是指国家力量的物质层面,包括经济实力、军事实力等。

所谓知识与道德动力(可统称为理想)则是指国家力量的精神层面,包括该国所拥有的世界秩序观念以及它所奉行的价值观等。

实力与理想是互为倚靠的两个要素。没有实力作为支撑,理想只能是空想;没有理想作为引导,实力将会蜕化为暴力。理想赋予实力以方向,是一种能动性要素;实力使得理想发展为现实,是理想的约束性要素。

大国为什么要远离民族主义

英国议会

此外,还需要制度作为实力与理想的中介性要素。制度可将理想转化为具体的政策,以实力为依托使其获得实行;同时,适当的制度,还能使理想所面临的物质约束性边界在政策制定中获得反映,弥合理想所需实力与现实所拥实力之间的差距。

比如,法国的路易十四和拿破仑,由于大权操于君主一人之手,君主的野心绑架了国家的理想,以致其无边的野心无法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受到约束,超过了实力允许的边界,最后导致本国大败亏输。

而英国的议会制度,拥有较为复杂的政策形成机制,各种利益的声音都有机会得到表达,实力的边界便在此过程中反映出来,亦可对领导人的野心构成约束,使英国成为一个有节制的霸主,才得长久。

大国为什么要远离民族主义

一个时代的领导性国家,会在实力、理想、制度这三种要素上都具有超越于民族主义之上的世界主义性格。

就实力要素而言

领导性国家在经济上应是世界的领导力量,同时在军事上应是世界强国,以提供具有普遍性的和平秩序。

就制度要素而言

其军事强权所支撑的应当是一种具有开放性的、普遍主义的规则秩序,普遍适用于所有国家;如果其支撑的不是一个开放性秩序而是封闭性秩序,则其他支持开放性秩序的竞争者将会击败它,因为开放性的秩序会在全世界获得盟友,而封闭性秩序则是将世界大部分地区当作对手。

同时,领导性国家的内政秩序应与这种世界秩序之间保持内外通贯的关系,世界秩序成为其内政秩序的某种外化,如此才不至于内政与外交之间扞格不入,无法执行一贯的政策。更进一步,在内政方面,还要能够形成有效的动员机制,将民意基础整合为政策表达,形成国家内部的合力。

就精神要素而言

领导性国家要能够秉持一种超越本国之上、表达出时代精神的普遍性价值追求,以此为其所支撑的世界秩序进行伦理辩护,使得该秩序成为可欲的,从而在维护该秩序方面形成某种国际共识。在具体的国际政治实践中,领导性国家的国家利益一定是通过这个普遍主义秩序而实现的,也只有通过该普遍主义秩序,才能最大化其国家利益。

大国为什么要远离民族主义

由于领导性国家所支撑秩序的开放性,挑战者可以在其给定的秩序中成长起来,于是领导性国家可能会更迭。挑战者国家一定是先成为世界经济当中的领导性、构成性力量,在经济层面上具备世界主义品性。

经济的成长通常伴随民族主义情绪的兴起,这是个关键的时候,如果该国在这一阶段能够完成其精神层面的世界主义转向,我们可称之为精神解放,亦即在精神层面上完成对本国的超越,便有可能成为全面的领导性国家。

大国为什么要远离民族主义

美国梦

如果它无法实现精神层面的自我超越,最终可能会在民族主义的激动之中,走向四面树敌的状态,甚至走向毁灭。

实力与理想两个层面的世界主义转型,伴随于该国制度的逐渐调整,从内政层面的民意整合机制的建立,到内政秩序与国际秩序的通贯性的形成,最终成为真正的新科领导性国家。

※文中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我猜你还想看 ——

  • 从下南洋看帝国秩序的多维本质

  • 皇帝VS豪族 如何提升集权的存活率?

  • 中原王朝的中年危机之王安石变法

  • 北京为什么是首都?

  • “大一统”到底是几个意思?

  • 为什么要划清政治与社会的边界?

  • 书上说“土地兼并带来王朝末日”,真是这样吗?

  • 加入世界秩序的中国到底需要什么?

  • 加入世界秩序给整个中国带来了什么?

  • 为了现代转型,中国曾经经历过什么?

  • 中体西用,为何不管用?

  • 思考政治问题的起点

  • 中世纪:有圣经为什么还需要神学?

  • 宗教改革为什么是一场伟大的误解?

  • 笛卡尔VS培根:独立思考的正确姿势是什么?

  • 高举自由平等博爱就能改造世界了?

  • 认知升级:你不会经历比这更过瘾的愚蠢了

  • 5分钟意会《枢纽》的精神内核

  • 社会主义与马克思,到底要回应什么?

  • 尼采:我们该如何面对内心深处的虚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