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成祖身边最大的功臣, 助他登上帝位, 却是一个和尚

 小天使_ag 2019-04-18

说起和尚,大家人会到什么呢?唐僧吗,心怀慈悲,一路向西,只为求取真经;还是像少林寺那样,每天诵经打坐练武功;或者是要剃光头,六根清净,要吃素,爱说似是而非的禅语典故……总体来说,应该是一幅慈眉善目,淡泊名利的形象吧。但也有例外,比如那明朝最有名的和尚,开国皇帝朱元璋。不过,他的故事大家已经知道的够清楚了,小编就不做赘述啦,今天想给大家介绍的是明朝的第二位有名的和尚,那位上朝穿锦袍,下朝穿僧衣的“黑衣宰相”——道衍和尚,姚广孝。

姚广孝出生长洲(现苏州)的在一个医药世家,小时候的名字叫天禧,他没有选择继承家中祖业做一名大夫,而是在十四岁那一年剃度出家,法号道衍。但他也不是一心向佛,因为他后来又拜师学习了道教的阴阳术数,加上他文学素养也很好,且他与当时的各家学术名人都很熟,在学术上也有一定成就,算得上精通三教了。不过,这些都不是他志向所在。只有相士袁珙曾经观他面相,对他说:他不是普通僧人,眼睛是三角形达到,长得像一头病虎,天性嗜杀,能成为像元朝的刘秉忠一样的人物。这道出了他心中抱负,让他非常高兴。

既然想要施展自己的政治野心,就需要找到一名好的主公,道衍把目标定在当时的燕王身上。于是,在马皇后去世,所有藩王需要挑选有名的和尚随身侍讲,为她诵经祈福时,道衍主动找到朱棣,表示愿意追随他,并称要送他一顶白帽子。这既表明了他的野心,也戳中了燕王心上。毕竟“王”字上面加一个“白”就是“皇”了。从此他就追随朱棣去了北平,表面上是担任庆寿寺的主持,其实却是燕王的谋臣,经常出入王府,两人秘密谋划。

等到明太祖驾崩,建文帝继位后,并且开始实行削藩的政策。不久,连续有几位势力较小的藩王都被他假借各种罪名削去王位,贬为庶人,湘王朱柏更因此携全家自焚而亡。唇亡齿寒,兄弟们的遭遇让朱棣感到深深不安,道衍趁机鼓动他起兵造反。朱棣问他:“百姓都是支持朝廷的,我能怎么办啊?”道衍答道:“我只知道天道你要为帝,民心我不管。”又向他推荐了相士袁珙,也就是当初为他看相的那位,和卜者金忠,三人都说朱棣有帝王之命,使他下定决心谋反。

燕王确定要起兵后,就开始做准备,他一面拉拢军中将领,收买部队,让道衍悄悄地帮他训练兵马。他们又在王府的后院地面养了很多鸭子和鹅,实则是挖了地穴,在里面打造兵器,通过动物的声音来掩盖声响。然后又让朱棣装病,装疯,取得建文帝的同情,把在京师为质的世子放了回来。不过燕王谋反的消息还是透露了出去,朱棣决定立刻起兵。当时有暴风雨刮过,王府屋檐的瓦片被吹落到地上,燕王看到后觉得十分不详。道衍马上站出来说:“这是好兆头啊,自古都说飞龙在天,每次出行都有风雨环绕左右。这王府的青色瓦片掉落,不正是预示着殿下您要用上皇帝是金色瓦片了吗!”

燕王出兵的时候,道衍留在北平辅佐世子。期间朝廷军队趁朱棣大军在外,前来围攻北平,道衍指挥将士们多次击退朝廷的进攻,成功守卫了城池,并等到了援军,然后一起内外夹击,大败朝廷的军队。后来朱棣在外战败准备退军,道衍又极力劝阻,并对他说“不要去打周边的城池了,朝廷的军队都派出了,京师的兵力单薄,应该快速攻打它,一定能成功的。”朱棣听取了他的建议,果然取得成功。可以说在朱棣取得皇位的过程中,道衍算是厥功至伟。等到朱棣称帝后,想让道衍还俗,送他美女豪宅,都被他拒绝了,他仍然做着和尚。后来明成祖恢复了他的姓氏,并赐名广孝,于是他又叫姚广孝。

道衍、姚广孝两个名字代表了他的两个身份,他拒绝了明成祖的金银珠宝,到老都是和尚,甚至还写了一本佛学著作《道余录》,仿佛是一位得道高僧,但又是他鼓动朱棣谋反,引起明朝内战,血流成河,改变了明朝的历史走向。也许这个世界上就是有这样的奇人,他生来就是要做大事的,他学习满腹韬略就一定要发挥出来,就是要实现自我抱负让世人铭记,他就是出来创造世界,改变历史的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