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鲜卑族起源是什么?与汉人什么关系?是不是汉人?

 怡阅轩 2019-04-18

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

通过遗传距离 、系统发育分析均可以发现,东汉与魏晋时期的拓跋鲜卑都表现出与现代新疆锡伯族之间最近的亲缘关系,从分子考古学的角度推测锡伯族的族源应该是古代的鲜卑人。

此外 , 与拓跋鲜卑遗传关系较近的是鄂伦春族 ,但同时鄂伦春族又不如锡伯族与拓跋鲜卑的遗传关系那么近,而是有一定的距离。这似乎从分子水平上 暗示了鄂伦春族可能源于南北朝时期活动于黑龙江流域的“室韦” ,而非鲜卑的直接后裔。由于室韦与鲜卑同出于东胡 , 所以鄂伦春族与鲜卑 、以及现代的锡伯族之间保持较近的遗传距离。

所以,虽然鲜卑族不断的南迁 、汉化并最终融入到汉族主体中,但是在遗传学上并未显示出拓跋鲜卑人群与现代汉族较近的新缘关系,主要是因为汉民族主体庞大,来源复杂,鲜卑人群的混入并没有对汉民族产生较大影响。而并未南下与汉族融合 的鲜卑人的一支, 可能发展成为现在的锡伯族 .当然,目前还没有明确属于东部鲜卑人群的古DNA材料,这方面的研究还需要继续。

从历史学的角度来说:

鲜卑和所有游牧种族一样,成则蜂拥而来,败则一哄而散的群体,谈不上有牢固的民族认同。

鲜卑人原属于东胡种,而东胡与匈奴是世仇,但北匈奴单于被汉朝击败逃亡中亚后,鲜卑人占据了漠北,结果十多万匈奴人立马自称鲜卑,这么没节操,可比汉奸伪军变脸快的多。

和帝永元中,大将军窦宪遣右校尉耿夔击破匈奴,北单于逃走,鲜卑因此转徙据其地。匈奴余种留者尚有十余万落,皆自号鲜卑,鲜卑由此渐盛。——后汉书卷九十 乌桓鲜卑列传

五胡乱华时期,固然是汉族的灾难时期,诸胡也同样免不到在搅肉机中翻滚。仅拓跋鲜卑和慕容鲜卑的参合陂之战,拓跋鲜卑就在胜利后屠杀战俘四五万人,让慕容鲜卑一蹶不振。

后来拓跋宏为了压制鲜卑贵族,强化皇权,拉拢士族,选择了全盘汉化,又让鲜卑人出现了严重分化,导致洛阳的汉化权贵和代北六镇胡化边军对立。后来六镇之乱爆发,尔朱荣在河阴之变中把洛阳汉化鲜卑精英几近杀光。结果元魏分裂东西魏,又演化为北齐、北周,东边是鲜卑化汉人高欢当老大,西边是鲜卑化匈奴人宇文黑獭当头。

然后就是东西魏和北齐北周大打出手,双方军队都以鲜卑人为主,结果损失惨重,本来就只有少数鲜卑人的宇文黑獭鲜卑主力丧尽,不得不拉上汉人当府兵。东部虽然鲜卑人更多,但架不住败多胜少,最后更被北周灭亡,鲜卑人在这一过程中多数死于内斗。加上如此内部打杀了上百年,早就不剩什么同族认同感了。最后的残余等到汉族为主隋朝取代以鲜卑为尊的北周后,鲜卑人身份最后一点特权价值也丧失殆尽,自然立马树倒猢狲散,鲜卑人就是这么不存在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