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秀才、举人、贡士、进士分别能担任什么官?

 骄阳飞雪 2019-04-18

科举考试在中国有着不可估量的地位,虽说进入近现代以后对它的抨击较多,但不可否认在过去的年代它对人才的选拔还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古代选择人才的统一方式

大家都知道中国古代有很多方式来为国家挑选人才,但是在科举考试出现以前一直都没有一个标准来评定人才是否优秀,基本上除了家庭条件优越能够疏通关系的人以外,平凡人家基本不可能做官的,这就导致了国家人才输出的途径较为单一,出身也基本限制在贵族阶级。

因而,科举考试的出现给了那些家世贫寒,但是能力出色的人们出人头地的机会,也将国家人才输出的通道拓展开了。虽说科举考试比较死板,但不可否认它是众多人才筛选方式里最具公平性的一种方式,因而沿用了多年。

科举考试又分出了很多的等级,数千万人寒窗苦读多年才能有机会参加一次考试,考试的难度与今日相比又有多大,不同等级有何讲究,又分别能担任哪些官职呢?

其实科举考试与今天咱们的高考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科举考试每三年一次,对考生的年龄身份没有限制。所有人都会经历历经层层选拔逐层往上递进,在这过程中会淘汰很大一部人的人,只有个别的人才有资格参加殿试,所以说这其中的难度可想而知。

大家也可以将这些选拔的过程与现在高中的种种考试的形式进行比较,但是难度确是完全不能比的,光是科举中的第一关童子试就相当于如今考清华北大的难度。

童子试通过才可能成为秀才

童子试听上去容易却比如今的高考难得多,高考只要高中好好努力,基本上都有学校读,只是一本二本的区别。但是科举中的童试却关乎了当时一个人一生的命运,只有通过了有可能成为秀才,拥有继续选拔的机会。

而一旦落选就意味着要从来再来,继续等到三年后的考试,三年对于一个人来说影响多大可想而知,没有足够强大的心理是难以承受的,所以很多人等到头发花白了都依然还在参加童试。

当时上至官宦子弟下至贫苦农民都在为了科举而努力,所以竞争力不是一点点,举国上下都盯着那仅有的几个名额,再看现在哪怕清华北大的招生数量都不在少数,所以说科举考试的难度并不亚于当今的高校考试。

秀才还不能被授予官职

如果运气极好在第一年就考中了,那也未必就前途无忧,科举的等级又分为很多个,最低的是秀才,最高的是状元。多数人一开始都只能得个秀才,虽说也是极不容易,但是光是秀才在当时是没有做官的资格的,只能说与其他人相比秀才的起步较高,也有继续往上考的资格。

若是中了秀才,可以选择继续往上走,当然也可以回到家乡教书育人,所以说秀才也能混个地方的官位当当,只不过不是直接由国家指派的,接近于我们现在的村支书。

举人可以在地方上担任基层官员

再来就是举人,就是全省的秀才进行考试,乡试通过的人才有可能成为举人,这个选拔难度与我们现在的研究生考试差不多,甚至更难。中了举人其实就已经可以当官了,只不过官职比较低只能在地方上做个八九品的芝麻官,尽管这样已经很不错了。

举人相比秀才享受的福利也更高一些,除了获得继续往上走的名额以外,还可以免除徭役和赋税,徭役可以说是古代男子的噩梦,所以能够免除徭役对当时的人来说已经很满足了。而且举人当时在地方的地位也是很高的,若在那个时候中了举人不仅会受到达官显赫的照顾,提高生活水平,还可能会收获上好的姻缘,在地方上来说已经很不错了。

贡士算是入围省级官员选拔资格

举人过了就是贡士,要成为贡士就需要参加会试,与所有的举人一起竞争,贡士在今天看来已经算是入围省级官员,有资格可以当省级以上的官。但这也只是获得资格而已,并不是所有贡士都能在中央做官,因为贡士往上还有一场殿试。能参加殿试的人才是真的了不起,皇上亲自选拔,若是中了进士基本上就前途无忧了,相当于如今的处级干部。

从秀才到进士层层往上,不论是对学识能力还是心理素质的要求都极高,这过程不是平常人能够忍受的,所以说科举考试最终能够成功的人还是非常不容易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