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那么大,我要去看看”曾在网络上引发了大家的共鸣,随着汽车的普及,短距离开车出行已经成为了大众的首选。开车出行虽然灵活,但是坐车的人却会遭遇一些困惑,比如晕车。小保身边就有一个朋友严重晕车,不但坐车时候轻则头晕、恶心,严重时候甚至出现呕吐。 那么,晕车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本期,小保来给大家普及一下关于晕车的种种。 其实,晕车、晕船、晕飞机病甚至是晕娱乐器械等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摇摆、颠簸、旋转、加速运动等导致的疾病症状统称为“晕动症”,中国是世界“晕动症”发生率最高的国家之一,80%的人都曾经历过不同程度的晕动反应。 从医学的角度来看,晕动症与前庭器官过度敏感有关。耳前庭是内耳的组成部分,它控制着平衡、协调、垂直平衡、肌肉紧张度及身体所有的肌肉。而出现晕动症主要是因为身体不同部位传递给大脑的“运动信息”有冲突,值得一提的是,这种疾病目前并没有彻底治愈的方法。 为什么开车的人不会晕车呢?当晕车的人开车时,眼球根据景物的变迁,提前知道路面的颠簸情况,将信息传递给大脑,而大脑则通知身体各部进行协调配合。如果视觉、感觉这两个机制传递不一样的信息给大脑,就会出现紊乱的矛盾情况。比如坐车的人容易头晕的主要原因,在于视觉感受到的颠簸程度与耳前庭系统传递的有冲突。 保持车速稳定,减少刹车,可以有效地减少乘客晕车的可能。但在城市中开车经常会遇到堵车、等红绿灯再发动汽车的时候。要想做到尽可能的匀速,司机要对路况有一个预判,预估未来几秒内的状况,比如插队的车、转向并线的车,这样才能提前调控车速,避免“突发情况”引起急刹。 车辆转弯时就算匀速驾驶会产生离心力,而离心力也会导致晕车,特别是在盘桥路段或者地下停车场的出入口。为了减少离心力,请尽量减慢车速。考虑到很多人还对上下振动敏感,因此在经过路面情况较差的颠簸路段时,也需要尽量回避或绕行。 面对容易晕车的乘客,最好坐在前排,因为前排的颠簸比后排小。开窗通风,让乘客多呼吸新鲜空气也可以有效减轻晕车症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