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朝不出名诗人写了首诗,仅仅28字,连朱熹读后都大为称赞

 杉乡文书阁 2019-04-18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陆游的一首《临安春雨初霁》写出了最美的江南春景,令无数人心驰神往。

然而陆游并不是第一个将杏花和春雨联系起来的诗人。

在他之前有个诗人就写了首七绝,他笔下的杏花春雨惊艳了千年,连朱自清在《春》中都引用了他的诗句。

这首诗叫《绝句》,主要写的是春游玩乐的场景。

这个诗人的具体生平事迹已无处查询,只知道他大约是个和尚,法号志南,因这首诗被人尊称为“诗僧”。

志南属于典型的“诗红人不红”,在文坛上的地位比不上“中兴四大诗人”,也没干出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

但他凭借短短28字的七绝,让世人记住他的名字,比起《全唐诗》中大批的无名氏,也算是一种幸运了。

全诗如下: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首句便点名了诗人是乘着小舟而来,下船后,将带篷的小舟系在参天古木的浓阴下。然后才拄着藜做的拐杖,在微风细雨中徐徐前行,过了桥,向东而去。

“杖藜扶我”,说明诗人年岁已高,同时“扶”字,将杖藜人格化,诗人将它当成了一个可以依赖的小伙伴。

古代文人对杖藜情有独钟,苏轼在《鹧鸪天》中也提到过“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在他们眼里杖藜就是陪伴他们的游伴,给人以亲切、安全之感。

“桥东”说明了诗人前行的方向。其实桥东桥西,桥南桥北,也许景色并没有太大差别,但是对春游的诗人来说,往东和往西,看到的景色却大不相同。

在古人眼里,“东”有时候就代表了“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二月东风来,草拆花心开”……

所以诗人过桥向东而行,徐徐东风迎面吹来,令人心旷神怡,无论是向西还是向南、向北,都没有这样的春色。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绵绵的细雨沾湿衣裳,迎面而来的春风吹拂着脸颊,却没有感到一丝寒意。

“沾衣欲湿”,衣裳似湿未湿,可见春雨的若有若无,“吹面不寒”,扑面而来的春风却没一点寒意,这春风该有多和煦!

细细的雨,暖暖的风,更突出了诗人陶醉于自然,体察精微,描摹细腻。

我们常常感慨为什么现在写不出古人的那种诗意。

一方面,忙忙碌碌的我们也很少停下脚步,发现生活中的美。

另一方面源于一种我们无能为力的变化——语言的变迁,古人的诗意渗透于生活的方方面面。

就像这首诗里,诗人将清明前后的雨称为“杏花雨”,而如今我们写雨,基本就是春雨、夏雨、秋雨。

而杨柳风也是如此,他们将应花而来的风称为“花信风”,24个节气,每个花信对应一种风,而清明的花信是柳花,所以称为“杨柳风”。

“杏花雨”、“杨柳风”自然比我们现在的“春雨、春风”,显得诗意绵绵,这种语言的变化也不知是幸还是不幸。

试想一下,在红杏灼灼、绿柳翩跹的春日,惠风和畅,烟雨蒙蒙,一位诗人拄着拐杖,一路分花拂柳,徐徐前行,细雨沾衣,暖风拂面,该是何等的惬意!

但是诗人的春日之行到此戛然而止。一路前行的他还看见了什么?是否还记得绿荫下的小舟……这些只能留给我们自己去想象了。

这首诗用词清新,笔调轻快,寥寥几笔勾勒了一幅美得令人心醉的杏花烟雨图。

通过描写在微风细雨中,拄杖前行,将诗人陶醉春景、踏春赏花的怡然自得,表现得淋漓尽致。

朱熹曾大赞此诗“南诗清丽有余,格力闲暇,无蔬笋气。如云:‘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予深爱之。

朱熹是个十分挑剔之人,大文豪苏轼的文章都被他批评过,却如此喜欢这首诗,可见这首诗有多美。

也许正是因为朱熹的评价,才让这首诗传颂千古吧。

徐悲鸿曾说:“剑马求不得,狂歌走天涯。白马秋风塞上,杏花烟雨江南”。

山河易主,物是人非,只有那杏花,那烟雨,那江南,亘古不变。

似水流年,唯有杏花年年笑春风,美得心醉,牵动了无数人的心绪。

四月江南烟雨迷蒙,杏花摇曳,让我们背起行囊,来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吧。

- END -

作者:凯紫

看完的读者,记得给凯哥点个赞哦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