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三心态调节:别在焦虑上浪费时间,抓住下一秒的小确幸

 长沙7喜 2019-04-18

嘿!现在的你,感觉怎样?

考试、刷题、考试、刷题,是早已麻木,还是越来越疲?倒计时快走满一年了,可每次路过总还会下意识低头快步走过去?每天吃吃喝喝、嘻嘻哈哈,还必须小心翼翼地藏好不让雪崩的情绪?

成绩会好吗?大学会好吗?明天会好吗?每一次忍不住地发问,却比谁都害怕听到回答。

别怕,当初的我们也是这样。那些你正经历的,也曾以不同的面貌毫无预警地闯进我们的生活。我们也曾跌跌撞撞,走过不被别人认可、甚至连自己都怀疑的至暗时刻。

或许我们的经历能带给你一些慰藉和思考。或许面对无法避免的压力和情绪,你能够从中找到与之和平共处、不让它们主宰自己的方式。

◆  ◆  ◆

“放心,不会更糟了,怕什么”

我意识到不能被情绪和压力影响,是在高三9月份的竞赛。

复赛出分的那一刻,我整个人是懵的。盯着分数呆立,冷汗从脚尖窜到头顶,脑中只有一个声音——“怎么会?怎么会这样?”

明明来的路上都有说有笑,每个人都那么自信、昂扬。明明考后一起对答案,我都是对的,都应该得分的。为什么会是这个分数?

查卷查分的结果出来:一道志在必得的电磁学大题,用微积分“暴力”推,偏偏算到最后得出答案,分子分母无法解释地颠了个个儿。整道题只得了2分“友情分”。

实验名单公布:我以最后一名进入实验。真不知道该哭还是该笑。

教练说:“除非你的实验能考第一名,否则省一肯定捞不着。”

下午实验抽签,可我的坏运气还没用完。三场考试,我偏偏抽到了后两场,需要先等候一个小时。这一小时堪称煎熬。

候考室真静啊,许多人趴在桌上睡着了,他们一定考得都很好吧。时钟滴答滴答,我努力想让自己冷静下来,想从大脑的犄角旮旯里抓住些什么。实验操作、误差处理、估读原则,什么都好,一点点也好。可脑中空空如也,只有无限膨胀的紧张感。

进考场前,我最后一次去盥洗室。在洗手台前,我用冷水狠命地拍打自己通红的脸颊。很想说些鼓励的话,可词到嘴边却蹦不出来。

“嘿,竞赛是你自己要走的,复赛是你自己要来的,坑也是你自己挖的。你怨不得任何人,只能怪自己。”我对自己说,“你只有两个选择。第一,马上卷铺盖买高铁票回去,当一切都没发生过。第二,乖乖地进考场,反正至少也是个省二,没有什么可失去的了。

大不了省二第一名,挺二也挺光荣的。

第一个用驻波测声速的实验并不难,不到20分钟我就算出了答案。监考老师笑眯眯地问:“要交卷吗?”我想了想,还是把装置拆了重做一遍,结果发现之前因为太紧张忘了飞轮的读数,精确度直接低了一个数量级。后来发现,我是为数不多注意到误差处理的人。

第二个用分光计测钠灯波长的实验也不难,可交卷时我的三棱镜却被监考老师给碰歪了。一切只能重头来过。

在昏暗的光学实验室,我小心翼翼地转动分光计的刻度,直到漆黑的望远镜镜筒里慢慢浮现出模糊的光柱,又渐渐变得越发清晰、越发明亮。

那是多么温暖的一道光啊。

“589.29nm”,当我写下这一行答案时,我知道我已经尽力做到了最好,我没有遗憾了。

晚上10点,成绩放榜。考场外的电子荧幕缓缓滚动出每个人的名字。终于,在这份名单的底部赫然出现了我的名字——我真的是实验第一名,省一最后一名,总分不多不少比省二第一名就高了0.5分!

几天来的压力和憋屈,此刻都变成决堤而出的兴奋。我只想打电话给全世界,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所有人。

◆  ◆  ◆

难熬的时候,靠的是眼前的小确幸

当然,省一最后一名并不能改变我得回去裸考的现实。因为落下了太多功课,接下来的每场考试都让我招架得十分狼狈。

但那串数字一直刻在我的桌角,总能提醒我:没关系,最糟也不过是这样了。

我们总在脑海中幻想无数种可能,但摆在眼前的选择常常就只有两种:去试一试,或者直接放弃。“久拖不决”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放弃。什么都不做的话,处境也不会自己变好。

成绩一次次惨烈地打在脸上,但没关系,但凡进步一点点,就会比现在更好了。语文还有空间,精改几篇写过的作文有没有用?英语还不够好,精做几篇完型阅读会不会提升?我都不知道答案,但我知道我的境况正在一点点变好。

即便在考场上,面对题目卡了壳、失了智,但我知道继续在这道题上花时间,什么也改变不了,还会让自己更紧张焦虑。不如先去拿后面的分数,无论如何也胜过原地懵逼、束手无策。

焦虑意味着不确定性,但也意味着可能性。

“防御性的悲观”,恰恰是告诉你关于未来的无数可能性当中,最差的情况是什么,而它发生的概率不过是正态分布左端微不足道的一丁点儿。

无数个“如果”同时出现的概率,也只是无数个概率的微小乘积。

高三比任何时候都需要这种盲目的相信。相信努力会有结果,相信明天比今天更好,相信上了大学就解放了。即便离终点还有一万零一步,先踩下无可置疑的第一个脚印,是此时此刻为数不多能把握的小确幸。

面对曾经勇敢喊出的目标,或许今天你已经不敢去看去想。那个始终忽近忽远的结果,也让你越来越患得患失、越来越忧心忡忡。差距你无法控制、结果你无法控制,只有你一直以来的努力是你能控制的,只有你马上要做的事情是你能控制的。

心态、发挥、运气、考试状态,都是一些虚无缥缈也捉摸不定的东西。心态好不好?状态稳不稳?发挥是高是低?运气是好是差?越看重,就越焦虑。

你应该相信的,也是你唯一能够信赖的,就在当下,是当下看得见摸得着的“一小步”。而每一点点小小的进益,都会反过来激励你尝试去迈出第二步、第三步。每一步都踩得踏踏实实,每一刻都变得越来越好。

行动永远是最好的减压剂。就像每次等待发卷的5分钟,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等待未知。但卷子发下来的那一刻,是不是悬着的一颗心终于可以放一放了——“原来第一题我会做,原来第一步并不难。”

退一步说,心态真的那么重要吗?没有压力的考试状态真的存在吗?谁不是在压力之下,谨慎地迈出一小步,尽力平衡负面情绪的影响?不要因为压力而感到压力,不要因为焦虑而感到焦虑,不要因为失眠而失眠。没什么大不了的。

负面情绪爆发的时候,给自己一些缓冲的时间。即便在考场上,也可以喝点水、看看窗外甚至在草稿纸上画几个圈圈。从引发压力的环境中短暂地抽离,会让你更快冷静下来。

人类的一切努力,并不是因为一定能有结果,才开始的。

越是难熬的时候,越要抓住眼前的一点点小确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