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狼疮性肾炎湿热瘀血是病根

 xu中华书馆 2019-04-18
2018-11-04 19:55:51来源:健康报

  狼疮性肾炎作为我国比较常见的继发性肾炎,主要由自身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及肾小管—间质所致。从中医角度分析,本病证候复杂,病程迁延,具有临床和病理类型的多样性,临证治疗必须遵循个体化原则。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教师、天津市名中医曹式丽教授对狼疮性肾炎治疗颇有心得,现将其经验分享如下。

  曹式丽教授认为,肾虚是狼疮性肾炎发病之基础,血分热毒则是其重要致病诱因。本病急性活动期多见发热、面部红斑、皮疹、尿短赤、口渴、舌红等热毒炽盛之象,故热毒之邪是导致本病发生的重要诱因,此热毒有外感与内生之分。如风、湿、燥、火之邪,病毒、紫外线等环境因素即属外感之热毒。饮食劳倦、情志不畅则可内生热毒,如恣食发物,或服药不当,阴阳气血紊乱,可蕴生热毒;五志过极,郁而化火,或思虑过度,阴血暗耗,可致肝肾阴亏、火盛血热。此外,湿热瘀血是狼疮性肾炎进展的主要病理因素,瘀血贯穿病程始终。湿热可致血瘀,瘀血又致湿热之邪愈加猖獗,二者互为因果,相互促进。

  对于狼疮性肾炎的中医药治疗,曹式丽教授有一个基本思路。

  首先,强调辨识其常见证型,进而辨证施治。如热毒炽盛型多见于狼疮性肾炎的活动期(急性期),当处以清气凉血解毒之药,伍以透热凉营之品,以达气营两清,迅速截断病势。临床常用清瘟败毒饮、清营汤加减,以求清气、凉营、解毒于一体。药用生石膏、生地、丹皮、赤芍、玄参、连翘、黄芩、知母、山栀、紫草、生地榆、茜草等。阴虚内热型多见于亚急性期或轻度活动期,当治以凉血解毒、滋阴降火,方用知柏地黄汤合青蒿鳖甲汤加减。药用生地、山茱萸、知母、黄柏、青蒿、鳖甲、丹参、赤芍、红花、金银花、紫草、大黄、地骨皮、龟板等。气阴两虚型多见于缓解期,治疗宜重视扶正、补肾培元,兼以祛邪。治以益气养阴、清热活血之法,方选参芪地黄汤加减。药用生地、山药、山茱萸、泽泻、党参、生黄芪、玉竹、麦冬等。

  其次,对于狼疮性肾炎的防治,不但需要药物治疗,尚应控制诱因,澄源疏浚。“澄源”,即尽可能避免外界因素刺激,忌虾蟹、辛辣等食物;若为感染诱发者,当积极清除感染灶。“疏浚”,乃强调给邪以出路,反对截流,忌过早固涩,以免闭门留寇,犯“虚虚实实”之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