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陶与青铜的魅力 首都博物馆青海文物特展系列之一 “山宗·水源·路之冲——‘一带一路’中的青海”展览系列活动在首都博物馆拉开序幕。青海省442组件具有重要历史文化艺术价值的精品文物向观众讲述了“一带一路”上的青海故事。 青海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以来,在丝绸之路沿线,遗落着大量精美的文物,是历史上文化交流、贸易往来的最好见证。 展览以典型文物为载体,沿着历史时间的脉络,用“源远流长”“汉风羌道”“吐谷浑国”“吐蕃东进”“海纳百川”视频展示了羌中道、吐谷浑道、唐蕃古道、青唐道的交通功能与历史风采,呈现了青海独特人文风貌与生态景观。 此次展览共展出文物四百余件(套),以青海历史发展为主线,以农耕与游牧的大视角切入,展示青海文化特征。每部分还单列出青海与丝绸之路相关的内容,展现“一带一路”中的青海所蕴含的文化交流信息。 远在三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已在青海生活。小柴旦湖遗址、贵南县拉乙亥遗址填补了青海石器时代的空白,与最新发现的西藏尼阿底遗址,共同构成人类征服青藏高原最早的证据。新石器时代的马家窑文化、青铜时代的齐家文化等诸多文化,又证明青海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画面饱满线条生动的鱼纹彩陶瓮、舞蹈纹彩陶盆等新石器时期的精品,都在此次展览中出现。 (下图为牧羊人Ayup拍摄于青海博物馆) (下图为牧羊人Ayup拍摄于青海博物馆) (下图为牧羊人Ayup拍摄于青海博物馆) 图片均为乐艺会艺术图库资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