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来自上虞的周先生41岁,正是打拼事业的黄金期,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家庭也和和美美,是周围人羡慕的对象。但人生总是祸福相依,不曾想到,有天他一不小心碰到颈部肿块,让他走上了漫漫的抗癌之路…… 这一年,周先生在浙江省肿瘤医院被确诊为鼻咽癌。经过治疗,周先生的癌细胞得到控制,顺利出院。头颈放疗科病区主任傅真富叮嘱他定期复查,随时关注身体变化。 然而,此后每半年一次的检查,癌细胞就像在和他躲猫猫一样。从肺转移、到8处骨转移,再到肝转移。周先生先后住院22次,经历了33次化疗,250次放疗,与癌细胞对抗13年 …… (网络图片) 周先生的爱人说,“骨转移的时候,他疼得我都掉眼泪。那时我们都非常担心他会站不起来,轮椅都打算要买了,好在治疗效果好,几乎没有什么后遗症,和正常人一样。” 13年来,周先生没有完全放下工作,生意还是很好。而他的业余爱好很多,隔三岔五还和朋友去KTV唱上几首歌,依旧活得乐观而精彩。 浙江省肿瘤医院 头颈放疗科病区主任傅真富: 自身免疫力强大很重要 这样才有底气与癌细胞对抗 提 醒 随着新一代放化疗药物的应用,只要诊疗无误,一般癌细胞都会被杀死。说白了,就是癌细胞与身体免疫力打架、对抗的过程,免疫力强大,癌细胞会处于休眠状态,免疫力弱下去,癌细胞就占上风,在此消彼长的过程中,就看哪一方的承受力更强大。 13年来,老周为何不服输?一个是乐观面对疾病的精神,一个是较好的身体素质。傅真富主任说“周先生能承受住高强度的放化疗,主要还是身体素质好,我经常对他说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不要怕这怕那,营养好身体素质才会好,这样与癌症对抗才能有力气。” 无论是何种癌症,都要积极寻求“专病专治”,得到控制后,定期复查;当然,面对癌症也不要恐惧害怕,应该像周先生一样勇敢面对。在现代的医疗条件和医术水平条件下,即便癌症转移也不要放弃,只要治疗得当,是能够做到长期生存的。 4月15日—4月21日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 今天上午,《大医生来了》节目走进浙江省肿瘤医院,对话医学大咖。 大医生来了 程向东 浙江省肿瘤医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 我国著名肿瘤外科学专家 浙江省胃癌诊治领域学科带头人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Question1 今年肿瘤防治宣传周的主题是“科学抗癌,预防先行”,既然提到“预防”就离不开生活,哪些生活习惯或可控的危险因素和肿瘤发病有着密切的关系? 答 我们都知道,世界卫生组织早就提出三分之一的肿瘤是可以预防的,三分之一的肿瘤是通过早诊早治完全治愈的,还有三分之一的肿瘤是通过规范化的治疗,能够延长生命,改善生活质量的。关键就是预防在先,我们三级肿瘤防治最前沿的,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要预防恶性肿瘤的发生。 首先我们要了解肿瘤是怎么发生的,跟哪些因素相关?其实,恶性肿瘤的发生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它从一个正常细胞,发展到恶性肿瘤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 影响的因素非常多,外在因素,比如说,物理方面,化学方面,感染的这种外界因素;内在因素,比如说:遗传背景、免疫因素、生活习惯,年龄因素等等。有些因素很难控制,但是你的生活习惯,生活状态是可以通过自身改变去预防的。比如,饮食结构,戒烟限酒,心情状态等。像消化道肿瘤,应该说是跟饮食是非常相关的。像我们浙江地区,高盐的饮食都是跟消化道肿瘤有相关性的。 另外一种情况,现在年轻人长期的高压力工作,长期的熬夜,吃夜宵等等,这些与消化道肿瘤发生也是相关的。所以说,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够很好的预防肿瘤发生。 Question2 在谈“癌”色变的大背景之下,大家对肿瘤的恐惧不言而喻。哪些肿瘤疾病可以完全做到“早诊早治”? 答 到目前来说,我们现有的医疗状况,医疗设备和医疗的技术对绝大部分的常见肿瘤,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一点问题都没有。 比如说体表的一些肿瘤,甲状腺肿瘤,乳腺肿瘤,通过一些常规的超声检查或乳腺钼靶检查都可以得到非常好的早期诊断。对于深部的脏器,比如消化道(食道、胃、肠)可以通过胃肠镜检查。 这几年,一方面,我们临床医务人员提高了早诊早治的意识;更重要的是,广大民众也意识到了肿瘤早诊早治的重要性。 Question3 最新一期浙江省癌情报告提到,浙江省肿瘤疾病发病率虽高于全国水平,但死亡率低于全国水平。这也反映出,目前我们浙江省肿瘤疾病的整体治疗水平处于全国头部阵营。目前从肿瘤类别来看,哪几类肿瘤的治愈效果和生存率是较为可观的? 答 我们现在在肿瘤的治疗上,其实发展是非常非常迅猛的。比如说我们刚才讲的甲状腺肿瘤,甲状腺肿瘤五年生存率,甚至十年生存率是非常非常高的;像乳腺肿瘤,中早期的乳腺肿瘤在治疗后完全可以恢复到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那么,一些难治性的肿瘤,只要是相对比较早期发现的,然后经过“专病专治”的规范化治疗后,同样也能得到非常好的治疗效果。比如男性前列腺癌,发生率现在也在增高,但是治疗效果非常好,而且治疗手段非常多。所以说,我们应该正视这样一个现象,肿瘤其实并不可怕,只要通过规范化的诊治可以得到非常好的生存质量或大大延长和生存期。 范云 浙江省肿瘤医院胸部肿瘤内科主任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浙江省医师协会肿瘤精准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浙江省抗癌协会肿瘤内科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 问 主持人杨宸 通过今年的癌情报告看到,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排在很靠前的位置。如今,肺癌的治疗手段不断更新,加之政策上也把抗癌药纳入医保范畴。为何肺癌的死亡率还是居高不下呢? 答 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这几年,肺癌都是中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肿瘤,这几年一直是这样的,说明肺癌的防控和治疗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大家经常听到专家说,我们有更多的药物,有更多的治疗手段,但是为什么肺癌的死亡率还在上升呢?这是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我们从四个方面去看。 第一,虽然死亡率在上升,但是我们要看到发病率的上升更高一些,总体来说发病率和死亡率都上升,但是发病率还是更高一些,所以说我们的治疗其实还是有效的。 第二,从目前的数据来看,肺癌的治愈率(一般讲的治愈率是指五年的生存率)是在上升的。10年前,报肺癌的治愈率在15%左右,现在报在17%左右。大家又会问了,15%到17%才提高了那么一点点!但是要知道,肺癌这个瘤种是非常难治的一个瘤种,能有2%的提高我觉得已经是非常不错的进步了。 第三,我们要看肺癌的发病率在提高,但是肺癌就诊的病人到底是哪一些病人为主呢?从我们目前的情况来看,还是晚期的病人多。晚期的病人多自然死亡率就会提高,治愈率相对比较低。所以,目前对肿瘤的防控提出了严峻的考验。我们早期筛查,找出早期的病人来,这些病人的治愈率就会高了。比如说原位癌,百分之百能治愈;早期癌的治愈率也在90%以上,所以防控是非常重要的。 第四,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我们要知道我们现在有很好的药物,肺癌目前治疗最有效的药物就是靶向药物,再就是免疫药物,这两个确实对肺癌人群带来了非常大的获益。但是要知道,这些药物用在哪一个人群呢?我们现在用在晚期的人群!但是对晚期的病人来说,我们一般不讲治愈率。我们讲的是控制率,讲的是生存期。因为晚期病人是很难治愈的,但是新的靶向药物和免疫药物可以让病人比以往活得时间更多、更长,这也是一种成就。 如果晚期病人没有靶向药物和免疫药物的话,单纯化疗可能生存时间一般在一年左右,但是用了靶向药物以后,生存时间可以达到三到五年。从一年延长到三到五年,应该说是非常大的飞跃。 另外,免疫药物也是一样,如果没有免疫治疗,一般晚期病人化疗时间是在一年左右,但是如果这些病人有机会免疫治疗,他的生存时间可以延长到两年左右,这也是非常不错的。 我们从各个纬度、各个方面去看,肺癌的治疗是在进步的,还是非常大的进步。但是。我们现在药物更多是用在晚期病人身上,我们希望能够把这些有效的药物用在早期或中期的病人身上,这样治疗以后就可以达到非常好的治愈率,五年生存率90%以上,那完全不是一个神话,轻松可以达到的! 问 主持人杨宸 肺癌能否也像上消化道肿瘤一样做到“早诊早治”呢? 答 肺癌,你看这个肿瘤是长在肺里面的,甚至都不用做胃镜、肠镜;做一个CT就可以发现它。那所有人都要去做CT吗?不是这样的,我们还是要科学地去分析这个问题,常规的CT做得多了对人体也是有影响的。另外一方面,健康人群定期做CT,费用会增加,对家庭的负担,对社会的负担也都会增加。 那么,我到底有没有必要去做?这是第二个问题,正在吸烟或戒烟在15年之内,吸烟指数在30包年以上。或者是有一些高危因素的人群,吸烟指数在20包年,也建议做CT筛查。在国内,越来越多的年轻肺癌病人发现,我们建议从未检查过CT的人群,有条件的话,45岁以上的人可以做一次胸部CT检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