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泉州寿星养生诀

 东北姐 2019-04-19

健康长寿是每个人的愿望,人到晚年,正是颐养天年,安享天伦之乐的时候。老人如何能长寿?寿星们自然对此最有发言权。值此重阳节到来之际,记者走访了多位泉州百岁老人,请他们畅谈各自的长寿之道。我们发现尽管在生活习惯上,寿星们可能各不相同,但家庭和睦,子女孝顺,邻里融洽,却是共同的因素。

  本报记者 杨秋香/文

  吴刚强/图

  概述

  百岁寿星男少女多

  据今年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泉州百岁以上老人共188人,比去年减少35人,居全省第二,仅次于福州(235人)。据介绍,这些百岁老人中,男性18名,女性170名,约为1∶9。其中,南安百岁老人最多,有50人,其次是晋江37人、泉港22人、惠安19人、鲤城17人、安溪17人、永春11人、德化5人、石狮4人、丰泽3人、洛江3人。

  这些百岁老人中,最长寿的老人是惠安县涂寨镇上村村5组的阿婆郭姑,今年110岁。

  沿海寿星多于山区

  这些数据不难看出,泉州市的沿海百岁老人明显要比山区多得多。

  泉州市老龄办副主任商黎霖说,泉州百岁老人的分布有两个相对特殊的情况,一是同其他长寿之乡不同,泉州百岁老人分布在沿海的比较多,山区反而少;另外一个就是泉州的这些百岁老人生活习惯各异。多数长寿之乡的长寿因素,多与当地特定的气候、地理结构及饮用水源等共同条件有关,而在泉州,大部分的长寿老人除了具有经历过长年累月的劳动这个共性外,很难从他们的长寿成因中看出某些共同的特点。

  为什么泉州沿海的寿星会相对较多呢?商黎霖说,曾有调查分析显示,空气中的阴离子越多,终年劳动的人体组织和器官得到的氧就越充足,因而有利于促进肌体健康。而众所周知,空气中阴离子最多地方是海滨、山顶、森林,每立方厘米的空气中约有2万个阴离子,这或许是比较重要的原因。

  男女寿星比例1∶9

  泉州的长寿老人数量及状况显示,泉州市的长寿老人存在一个在国内外都较普遍的现象,就是男性远远少于女性,在泉州目前的188名百岁老人,男性仅有18名,占总人数9.59%,而女性就有170名,而且,最长寿的10位老人,也全部是女性。

  对此寿星男少女多的现象,科学上的解释主要有两个:一是认为个体细胞的遗传因素所决定;二是认为“男性对肾上腺素及收缩血的活性物质反应较女性敏感,因此容易患心血管等疾病”。

  泉州寿星男少女多,民间也流传一些说法。

  “比如有的说是因为女性经常梳头,而实际考察中也发现,寿星天天梳头例子很多;比如说女性不顺心时爱哭流泪,可以排出毒素;又如女性爱唠叨,有助于情绪发泄等。”商黎霖告诉记者。

  访谈

  长寿离不开 动和孝清

  长寿离不开 动和孝清

  人长寿各有绝招,总结起来,即“动、和、孝、清”。据分析,首先,他们一生都闲不下来,几位老人到现在了还坚持自己洗衣缝衣。我们平常总说老人辛苦了大半辈子,晚年了,应该享清福了。其实,享清福并不是让他们什么都别做,就像机器一样,放着不用就会生锈。所以,不管是工作、劳动还是锻炼,应该让老人适当动一动。当然,这个“动”字也包括动脑,让思维常处于活跃状态。“和”即家庭和睦,“孝”即儿孙孝顺。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每一位寿星的背后都有一群孝顺的子女。至于饮食,则是健康饮食、清淡饮食。

  郭春英:作息规律 不挑饮食

  年龄:102岁

  养生秘诀:节制有度 无忧无虑

  练了10多年的健身操

  “快进来坐呀!快进来坐呀!”见到记者,郭春英老人热情地招呼。她102岁了,但精神矍铄,思维依然敏捷。

  阿婆的女儿告诉我们说,阿婆生活很有规律。每天六点醒来,自己穿好衣服,就到阳台上,甩甩手,摆摆脚,转转头,做起了自编的健身操。老人说,她知道多运动对身体有好处,但是她心脏不太好,下楼容易上楼难,就改在家里锻炼。有一次,她在阳台上,看到楼下的老邻居聚在一起做操,老人边看边学,后来自己加上了一些动作,就成了练了10多年的健身操。

  老人还很注意“劳逸结合”,每天都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晚上9点多,阿婆就上床睡觉,中午都要睡午觉。有时候看完电视累了,也要躺在床上眯眯眼。

  清晨要喝三杯茶

  做完运动,静静地喝上三杯水或茶,也是老人每天必修的“功课”。阿婆喝水很有讲究。阿婆有自己专用的茶杯,容量大约有150毫升。喝第一杯时,一定要空腹喝,作用是清理肠胃,也能提神;第二杯,边吃早点边喝,这也就是阿婆的早餐了,这杯茶就作佐餐之用;第三杯茶,则是感觉口渴的时候喝,用来补充身体水分。

  饮食节制但不挑不拣

  老人非常注意对自己饮食的控制。她的女儿告诉记者,晚年时,阿婆每顿饭只吃六分饱,以免给胃肠造成负担。她说:“节制,讲分寸,可能就是母亲的长寿之道吧。”其他时候,老人会吃一些水果。老人最爱吃的水果是龙眼,但是,老人每次吃的时候,绝不超过6颗。

  阿婆在饮食上从来不挑不拣,这种好习惯也是她长寿的重要原因。老人晚年的食谱以清淡为主,不过家里如果做了红烧肉,阿婆就会津津有味地享受着。阿婆还认为,吃鱼有利于健康长寿。几十年来,在阿婆的饮食菜单里,鱼就是很重要的一项,而且阿婆喜欢吃鱼头和鱼尾。

  “母亲很热情,心地很好,很爱帮助人。以前好多户人家住在一座大厝里的时候,她每天都四五点就起来,帮大家换煤球,下米,提水,而且从不计较得失。”阿婆的女儿说,“她的心态好,从不知什么叫烦恼。遇事了,她就会说出来,不会藏在心里,我觉得这是她长寿最重要的原因。”

  翁淑荣:心宽知足乐延年

  年龄:101岁

  养生秘诀:读书看报 闲适生活

  接受外部信息从不间断

  翁淑荣老人儿孙满堂,她的四儿四女中,有一个是交通部副部长,一个是大学校长,一个是大学教授,一个是高级工程师,其他儿孙也都有出息。

  儿女们的成功,带给母亲无尽的满足。带着这份满足,百岁老人却选择落叶归根,独守古厝。

  这就是年届101岁的翁淑荣阿婆,厝边眼里的“先生娘”。

  提到读书,阿婆自豪地说:“我是培英女中的毕业生,小学教员,去年,学校百年校庆,我去不了,他们还送了份礼物给我。”要知道,像阿婆这个年纪的人,在那个年代能读书还是中专毕业可不件容易的事儿。

  阿婆说,晚年时,她最喜欢的是读书看报。本来,阿婆一直有着每天阅读的习惯,90来岁还自己买书订报。不过,8年前患上白内障,她已经看不清楚了,生活因此少了一大乐趣,“现在只能开着电视听声音,有时,保姆会扶着我到院子里散散步。”

  心平气和寿常驻

  提起子女,阿婆一脸骄傲与满足。儿女成才,自身固然要勤奋努力,长辈的品德教育同样重要。阿婆的一位邻居曾说:“先生娘,不设官府。”意思是阿婆的孩子家教好,不惹事,不用官府来断是非。她的几个孩子到现在都不抽烟、不喝酒。

  “所以,良好的生活习惯很重要。”阿婆说,她的作息非常有规律,饮食虽清淡但也很讲究。

  “主要还是她看得开,舍得任由孩子到外面去闯、孩子能回来看她,她高兴;不能回来,她也很体谅。”阿婆的保姆说,“每个月,儿女们都会打电话向她问安,有空还回来看看她。”

  阿婆插了一句:“老二本来说这个月要回来了,现在看来不会回来的。回来一趟不容易,要多给国家增加负担,只要他们在外面过得好就好了。”

  章园娘:梳妆打扮很爱“水”

  年龄:102岁

  养生秘诀:每天梳妆多次 每晚一杯小酒

  经常梳头爱打扮

  记者到章园娘阿婆家时,老人家正站在阳台上,对着小镜子在“梳妆打扮”。

  “她可爱‘水’(漂亮)啦!即使没客人来,她一天也要照好几回镜子,要梳好几次头,还老说头发梳得不够整洁、光亮。”阿婆的孙女王女士边把老人扶到客厅坐下边打趣道。

  阿婆一边笑着招呼记者坐下,一边还用手梳理着自己的头发:“老了,难看啦!”

  其实经常梳头对阿婆的身体健康很有好处,常梳头能促进头部血液循环,能防治多种老年疾病。

  缝缝补补练眼力

  女士告诉记者,阿婆除了有些耳背外,其他都挺好的,“到现在,她还坚持自己洗头洗澡、自己梳头,还能自己穿针引线,缝补衣服”。

  原来,阿婆年轻时当过几十年保姆,照顾了20多个孩子。当年日子苦,衣服常要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可以留下来给很多小孩穿。这样一来,缝缝补补在所难免,阿婆心细,一针一脚不马虎。

  现在,阿婆虽然已经102岁了,但眼力还不错,经常拿出旧衣服缝缝补补。多年养成的习惯愣是改不了,有时,孙女给她买新衣服,她一拿到手也要“动手术”,不是缝缝衣袖,就是补补内里。穿过一阵子,她又重新修修剪剪,“就是想把衣服的每个细节都缝得漂漂亮亮的”。

  俗话说“心眼相系”,王女士说,阿婆这么高寿,依然心细眼明。

  每天喝杯小酒

  令人惊讶的还有阿婆的牙齿齐整。王女士告诉记者,阿婆除了一颗门牙好多年前摔断了以外,其他牙齿都是真牙,而且还很坚固。一旁的阿婆从我们的表情里猜到我们正在谈论她的牙齿,就用手指着自己的牙齿说:“这颗摔断了,医生说不用补了。”

  现在阿婆每天吃两顿稀饭、一顿干饭,稀饭配的菜比较清淡,干饭却一定要有肥肉配才行。“她从年轻起就爱吃肥肉,嫌瘦肉会塞牙。”

  “还有,她每天晚上爱喝点小酒,一般是一小杯白酒,夏天则喝少一点。如果按养生来讲,这确实是有利于身体健康的。”王女士说。

  记者问阿婆喝酒的事,阿婆连连摆手:“没喝,没喝!”

  “她怕人家说她喝酒,老人真就像孩子似的。”家人说。

  何锦绣:喜食粗粮 谨慎用药

  年龄:100岁

  养生秘诀:爱吃地瓜 不用抗生素

  幽幽小巷,古老大厝,何锦绣阿婆坐在厅堂一把藤椅上,入神地看着电视。

  阿婆的儿子林先生说:“电视上的字她都看得见,而且记忆比我们小辈的还好,那些比较有名的播音员的名字,她都记得住。”

  阿婆到现在生活都基本自理,以前,她都会自己缝制衣服,这几年年纪大了,虽然没有自己做衣服了,但买回来的衣服,她都还要自己改改、缝缝。还有,阿婆特爱走动,每天都要出去好几趟,找街坊邻居“聊天讲古”。“有时,一转头,她就不见人影儿了。”林先生笑着说。

  林先生告诉记者:“母亲念过几年私塾,认的字比我还多,看的书也非常多,现在偶尔也还会看看书。”

  阿婆听了,插话说:“我活了这么大岁数,什么事都经历了,读的书也不比大学生少。”引得大家都笑了起来。

  问及老人的养生秘诀,林先生觉得母亲的高寿得益于三方面原因:

饮食:一则阿婆爱吃粗粮尤其是地瓜。现在,家人每天都要给阿婆准备地瓜稀饭或单独蒸地瓜芋头给老人吃。“可能是她吃的粗粮多,所以到现在她的肠胃还很好,比如她爱吃肉皮,特别是炖得烂烂的、香香的,她能吃大半碗。另外,她的血压也一直很正常。我觉得是吃地瓜吃出来的。”二则她从不用抗生素。老人一向健朗,偶尔有点小毛病,她都是自己去抓些中药来煎着喝。“所以有一年,她染上肺炎,结果到医院,用了一次药就好了。”

  心态:老人一生与人为善。以前一大家子合伙吃饭,都是她一人在主持,她也从无二话、从不计较。街坊邻居谁有困难了,她都尽心、尽力帮助。“以前我们家门口就是菜市场,有一些小贩没地方摆摊了,她就让他们到家门前来摆。有个人在我们家门口卖了好几年鱼,后来市场拆掉后,她一直要来当我母亲的干女儿,母亲不同意才作罢。这不,现在每年春节,她还会送鱼来给母亲。”

  居住环境:住在古大厝,周边邻里关系好,方便老人四处走动,与人交流,这有利于老人保持身体、头脑的健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