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子仁丸(脾约丸)的组成、方歌、功用、主治和配伍意义 中公医考网2017-07-31 17:58:15 麻子仁丸(脾约丸)的组成、方歌、功用、主治和配伍意义由提供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和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课程及资料的中公医考网提供。 1、组成:麻子仁、杏仁、芍药、枳实(炙)、大黄、厚朴。 2、方歌:麻子仁丸脾约治,杏芍大黄枳朴蜜,润肠泄热又行气,胃热肠燥便秘施。 3、功用:润肠泄热,行气通便。 4、主治:胃肠燥热,脾约便秘症:大便干结,小便频数。 5、配伍意义:本方用小承气汤泻下泄热通便,并减轻大黄、厚朴用量,更取麻仁、杏仁、芍药、自蜜等质润多脂之品,用处有二:一为益阴增液润肠通便,二为甘润减缓小承气攻下之力,使得全方下不伤正、润而不腻、攻润相合,达润肠、通便、缓下之功,使燥热去,阴液复,而大便自调。 甘遂半夏汤 甘遂(大者)三枚,半夏十二枚(以水一升,煮取半升,去滓),芍药五枚,甘草如指大一枚(炙)。 诊断:热入血室,子宫里有多年的瘀血或干血。小柴胡汤加减。 方:柴胡24,生半夏12,黄芩12,党参10,炙甘草10,生姜6片,大枣6枚,黄连10,黄柏10,赤小豆15,白术10,茯苓20。(药方用量仅供参考,生半夏更要注意) 小柴胡汤加减。 常用中药 柴胡、半夏、人参、甘草、益母草、鸡血藤、川芎、三七。 白芍的功效与作用是流传比较广泛的中医美容方法,可能要数明代(16世纪)医学著作《医学入门》记载的三白汤,“白芍、白术、白茯苓各5克,甘草2.5克,水煎,温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