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蒋勋 | 美,从不曾消失,只是在不断修正

 CyndiMark 2019-04-20
西洋美术史——哥德艺术 来自蒋勋 23:23

巴黎圣母院大火引起全球的一片哗然。

法国时间4月15日,巴黎圣母院发生重大火灾,大火持续燃烧4个多小时,直至当地时间晚上10时许,火势才逐渐减弱。

巴黎圣母院其主体建筑是木质结构,当熊熊大火下不可控制的蔓延到屋顶,巴黎民众早已自发在巴黎圣母院前跪地祈祷,唱起了挽歌,束手无策的看着标志性的尖塔粉碎在火幕中。

有人感慨:雨果笔下的卡西莫多不仅失去他心爱的姑娘,还失去了他心爱的钟楼。

尖塔的倒塌实在令人惋惜。在西方的美学建筑史和建筑艺术上,巴黎圣母院的地位非同一般。它属于典型的哥特式建筑性风格,与亚眠大教堂、兰斯大教堂和夏特尔大教堂,并称法国四大哥特式教堂。

其最大的特点就是高和尖,尖塔高达90米,由竖直的线条构成,雄伟庄严,称得上巴黎圣母院的独树一帜的标志。

“哥特式建筑是西洋美术史里中世纪时代最重要的一个艺术成品。”

蒋勋先生曾这么说道。

哥特式艺术,又译作哥德式艺术,为一种源自欧洲法国的艺术风格,起源于12世纪的法国北部,从教堂建筑逐渐扩展到其他公共建筑,例如英国国会大厦。哥特式继承了罗马式建筑的拱顶,并将圆拱发展为尖券,建筑结构也从拱、穹顶、厚实墙体等整体受力体系,转变为一种更接近“框架结构”的受力体系。

蒋勋在《写给大家的西方美术史》这本书里对哥特式建筑进行了很好的概括:

“哥特式建筑的特征是以向上的垂直结构为目的,尖拱、交叉肋拱、飞扶拱是哥特式建筑的三个典型特征,使一座一座大教堂在欧洲各地矗立起来。也因为飞扶拱最后取代了墙壁承重的功能,大教堂在拱与拱之间的墙壁不需要承重,便以华丽透光的彩绘玻璃花窗代替了。

进到哥特式教堂内部,视觉一方面被尖拱、交叉肋拱带引到如神所在的高度;另一方面,玻璃花窗迷离的彩绘透过阳光,造成神秘的图像和光线的游移,形成极具超现实幻象的宗教艺术。

哥特式建筑风格是从罗马式建筑发展而来的,同时它还熔铸了浓厚的基督教神秘主义意韵,它以一种外在性的凝固形式形象地反映了中世纪西欧人内心深处汹涌激荡着的神秘而诡谲的宗教感受。

这种极其强烈的宗教寓意和象征特点的建筑风格到中世纪后期越来越疯狂地朝着单纯形式化的方向发展,后来文艺复兴席卷而来,继哥特式建筑后诞生了文艺复兴建筑。

这一方面正呼应了蒋勋在西方美术史中谈到的“一盛一衰”、“循环嬗变”的规律。

“西洋的美术,从久远的古代开始,一直求取着平衡。

希腊的理想美学,被罗马的世俗经验做了修正。

罗马的个人感官放纵与俗世耽溺,正是基督教禁欲美学的起点。

基督教美学的压制世俗人性,到了最后正是文艺复兴重新回归人性的契机。

历史在多重的矛盾中向前行进。

历史经历政权兴衰、战争、灾难,经历屠杀与毁灭,但是,历史一路走来,传留着一脉香火。

美,正是历史传递下来的信念罢。

美,从不曾消失,只是在不断修正而已。

观看美的历史,便如同观看一个走索者在悬吊的高处如何自我平衡,似乎千钧一发,然而总是在平衡中度过艰难。”

音频来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