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才的头等大事是什么?

 格物方可致知 2019-04-20

这是静之兄第898篇原创,累计原创160万字

01

大家好,我是静之兄,今天我们来讲《传习录》第67条。

在这一条里,有位学生问王阳明:鸟兽草木之类的东西以及礼乐刑政之类的法度需不需要学习、考究?换句话说,学生的问题就是繁杂的知识值不值得多花点时间去学习、考究?王阳明回答道:人只要成就自己的心体,自然就懂得应用。如果养得心体,达到了“未发之中”的状态,自然有“发而中节之和”,自然怎么做都是合道的。如果心体没有存养,即使学再多的知识,也和自己没有关系,只是点缀和装饰,一旦要用的时候就用不出来。当然,也不是说知识不需要学习、考究,只是要明白知识与心体的先后关系。过了一会儿,王阳明又说道:人要随才成就,才能最后成才。比如夔创造音乐,稷教百姓耕种,这是他们本来就有这方面的才能。他们之所以会有所成就,都是因为心无杂念、内心纯净,才能顺应天理,发挥才能。进一步说,如果内心纯是天理,就可以做到“不器”,也就是做什么都可以,不受所谓才能的限制,如果夔和稷对换他们所从事的事情,彼此应该也可以胜任。说完这些后,王阳明又补充了一句:像我们经常说的“素富贵行乎富贵,素患难行乎患难”,就是“不器”的情况。这正是心体纯净无私时能够达到的状态。

王阳明讲了这几大段话,听起来很复杂,其实意思就一个:成才的头等大事是养德。

02

成才的头等大事是养德,这是说,在处理德、才、学三者的关系时,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德的养成是排第一位的。

一个人之所以能够成才,离不开三方面的修养,分别是德、才、学。所谓的德,就是顺应道去做事,也就是王阳明讲的“养得心体”。道是无法用语言描述的,包括发心和方法,勉强说来,大概就是无私;所谓的才,就是我们一般理解的才能。俗话说,天生我才必有用,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才能,关键是能不能把自己的才能发挥出来并用到恰当的地方;所谓的学,就是学识,也即王阳明所说的“名物度数”。

德、才、学三者的关系,拿电脑来比喻,就是操作系统、CPU和硬件的关系。我们知道,要让一台电脑正常工作,首先要有个操作系统,否则所有的软件和硬件都无法正常工作;有了好的操作系统后,就要求有一个高性能的CPU,否则电脑也跑不起速度来;系统和CPU都OK后,还需要准备一些需要用到的硬件设备,比如像打印机、显示屏等,否则也无法完成特定的工作。德就是一个人的操作系统,才就是一个人的CPU,学就是一个人的硬件。三者之中,德是根本,没有德,其他都免谈。当然,一个人要成才,除了必须有德外,才能和学识也是不能少的,只是德要放在第一位。

当一个人的德行涵养到极致时,他将不受才能和学识的影响,理论上可以做任何事,也就是达到王阳明所说的“无器”的境界。这是为何?因为万事万物背后的道都是相通的,无论有没有这方面的学识,有没有这方面的才能,都可以从零开始,很快抓住其中的规律,成为这方面的专家。王阳明曾经举过孔子的一个例子来说明,他说有一次一位农民来问孔子如何种田,孔子又不是农夫,他哪里知道怎样种田,但孔子几个问题一问,就把种田的关键问题搞明白了,让农民深感佩服,惊为天人。后来,孔子道出实情:我既不懂种田的知识,也没有这方面的才能,只是我懂得问问题,通过几个问题就搞清楚了其中的关键,而这些知识和才能,都是那位农民的,只是他不知道如何将这些知识和才能理顺,我不过是帮他理顺了而已。

03

在现实生活里,我们也经常碰到一些人,他们看起来无所不会,任何事情,到他们的手里,很快就被搞定了。

我有一位忘年交的朋友,就有这方面的才能。十多年前,我曾向他咨询过一个比较专业的问题,涉及企业的发展战略的调整。说实话,他并不懂这个专业,也没有做过这个行业,但他三言两语的一问,很快就搞清了其中的门道,最后劝我别搞,说是没有发展前景。当时我听从了他的建议,事实证明,大多向这个方向转型的同业最后都亏得一塌糊涂。我一直有个疑问:朋友并非专业人士,怎么就知道不能做这件事呢?多年后,当我再碰到这位朋友时,谈到了我的疑问,他哈哈一笑,说是论专业他根本就是门外汉,只是物有本末、事有终始,他只是从我为什么要做这件事的发心进行判断,因而得出结论,我并非有强烈的愿心想做这番转型,如此,又怎么可能一直坚持这个方向?无法坚持,就一定会失败,这个结论并不需要靠知识和才能就能得出。

说到底,朋友之所以有如此非凡的智慧,关键是他的德行好,心如明镜,因而什么事情到他那里,瞬间就被照得清清楚楚。

04

在孩子的教育上,养德也应该排在第一位。培养孩子,无非希望他有一个成功的人生,德行就像是根,才能和学识了不起只是枝叶花果,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哪个方面,不言而喻。在古人看来,一个人要立起来,养德最关键,所以他们的蒙学是从“洒扫应对”开始的,一开始就教会孩子如何正确的对待所遇的人和事。现在的教育则不然,家长和老师们关心的主要是成绩,这几年随着素质教育的风靡,又重视上了才艺的培养。我们看现在的孩子,基本上都有兴趣班,原来每天的家庭作业做起来都头大,现在又加上了上兴趣班,留给个人的空间少得可怜。我曾问一位朋友上初一的孩子是不是经常会玩游戏,他说哪有时间玩,应付作业和兴趣班都忙不赢。当这个孩子谈到这个话题时,表露出来的神情是幽怨、愤懑的,这个细节使我感到心有余悸。不可否认,现在的孩子无论从知识还是才能来讲,都比我们小时候强,但要说到心理健康,他们却远不如当年的我们,这与广大的家长和老师们长期忽略孩子德育是否有必然的关系?这点需要我们去深思。

昨天,一则视频让人看了揪心。在上海的一处高架桥上,一位妈妈突然把车停在路中间,从驾驶位下来,跑到后座对孩子说了几句话,当她重新回到驾驶位,准备开车时,孩子却突然拉开车门,迅速跑到高架桥的边缘,毫不犹豫的跳了下去,17岁的孩子当场死亡,母亲也痛不欲生,瘫倒在地,捶地痛哭。经过警察的调查,发现事故的起因很简单,孩子在学校与其他同学起了冲突,母亲批评了他,因而产生对抗,造成悲剧。人们在讨论这件事时,大概有两个不同的观点,一是认为这是母亲的不对,比如,为什么把车停在高架桥的路中间和孩子理论?二是认为这是孩子的问题,抗挫能力太差,这么大个人,连几句重话都听不得。我则认为,这两个观点都有道理,不过物有本末、事有始终,造成这一悲剧的根源,还是德育的缺失。于是,我在朋友圈说了这样一段话: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并没有给他们装上一个强大的发动机,等到他们长大了,却要求他们能够承受高负荷的压力,不爆炸才怪。

05

成才的头等大事是养德。孔子曾经说过,他只担心四种情况: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你看,孔圣人把德之不修排在第一位,可见,养德该有多重要。

养德,就是最根本的才能和学识。能否从自我中跳出,看清事物的规律,看到他人的角度,考虑他人的利益,尊重他人的情感,这才是能否成才的关键。

附录:《传习录》67

问:“名物度数,亦须先讲求否?”

先生曰:“人只要成就自家心体,则用在其中。如养得心体,果有未发之中,自然有发而中节之和,自然无施不可。苟无是心,虽预先讲得世上许多名物度数,与己原不相干,只是装缀临时,自行不去。亦不是将名物度数全然不理,只要‘知所先后,则近道’。”又曰:“人要随才成就,才是其所能为。如夔之乐,稷之种,是他资性合下便如此。成就之者,亦只是要他心体纯乎天理。其运用处皆从天理上发来,然后谓之‘才’。到得纯乎天理处,亦能‘不器’。使夔、稷易艺而为,当亦能之。”又曰:“如‘素富贵,行乎富贵。素患难,行乎患难’,皆是‘不器’。此惟养得心体正者能之。”

去年今日文章:《静之兄 | 四个月!0基础突破数学(首月报告5)》

静之兄,专注传习阳明心学

建议通过意念关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